夜已慢慢地拉上了帷幕,草地上,小徑間,光線朦朧,分不清到底是月光還是燈光。晚風(fēng)送來了淡淡的草香,蟋蟀簌簌地彈奏,還有葉子在枝頭嘩然地跳動。
我一個人緩緩而行,嗅到了家鄉(xiāng)月光的味道。
那是一種清澈如水而又香醇如酒的味道,籠罩在靜謐的村子上空,傾瀉在香郁的稻田上,灑落在每一戶平和的農(nóng)家院里。
故鄉(xiāng)那土質(zhì)的老房子,紙糊的老窗子,還有院里老榆樹下圈養(yǎng)的幾只老母雞,在月光下都靜靜的、靜靜的。故鄉(xiāng)塞北清爽的晚風(fēng)會送來陣陣熟透的稻香,伴著時起時伏的蛙鳴。天空在秋季顯得更高、更藍、更清澈,黑而高的夜幕上無云無霧,月光清清亮亮的灑向大地,泛著明亮的金黃色,宛如一張女孩明凈的臉。
每年的中秋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照月”,在院子里擺上一張桌子,桌上擺著紅撲撲的蘋果、黃橙橙的梨、紫晶晶的葡萄、剜成花籃形狀的西瓜,中間不可缺的是一張月亮大小的“照月餅”,祭供月亮神。除此之外,母親還分別在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供桌前擺上水果和月餅,以及他們生前最愛吃的東西。然后她總是和緩地對我說:“鳳,去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上香,別忘了給姥爺點煙。”煙霧繚繞中,我仿佛又看見姥爺盤腿坐在炕沿兒上,一口一口吸著煙卷,我坐在房檐下的小板凳上,沐著如練的月光,聽著母親準備團圓飯時鍋碗瓢盆輕輕的碰撞聲,仰首望天,幻想著嫦娥、桂樹和玉兔。
月亮升到南屋屋角時,母親忙完了一頓豐盛的團圓飯之后,把我叫到身邊:“去,給大奶奶送吃的去。”總是一碗熱騰騰的餃子,幾塊月餅和一兜水果。大奶奶是一個瞎眼的老太太,獨居在河西頭一間又矮又暗的小屋里。每年八月十五我都會頂著月亮去給她送東西,而她糊涂得每年都以母親的名字喊我:“青子,你來了,大娘用不著麻煩的?!?/p>
母親總是能記得容易被遺忘的人,更何況是在這孤獨者極其失落的月明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