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痕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燾酷愛下棋,下棋時“志不聽事”。尚書令古弼上朝奏官奪民田之事,可魏世祖只顧與給事中劉樹下棋,聽若未聞。古弼坐在一旁等來等去,還是不被允許秉告,不由火冒三丈,揪住劉樹邊打邊罵“朝廷不治,實爾之罪”,愣是把皇帝的棋興打攪了。幸虧魏世祖也頗明大義,不但沒怪罪他,還鼓勵他說:“自今以后,茍利社稷、益國便民者,雖復顛沛造次,卿則為之,無所顧也?!?/p>
有一年魏世祖在河西打獵,傳命在朝主持尚書臺的古弼送好馬來,古弼卻派人送去瘦馬。魏世祖當眾丟了面子,發(fā)誓回去以后“先斬此奴”。消息傳來,與古弼一起共事的官員非?;炭?,而古弼卻平靜地說:“打獵不過游樂,即使有罪也是小罪,而誤了守土御敵卻是大罪。現(xiàn)今外患不絕,敵寇窺伺邊境,一旦有事,我拿什么馬給軍中?倘若對國家有利,我決不避死?!蔽菏雷媛犝f這話,從內(nèi)心感激古弼,感嘆道:“有臣如此,國之寶也?!?/p>
古弼犯顏拒上的做法是常人很難做到的?;实鄣难排d哪個敢打攪,皇帝要的東西哪個敢不照辦?古弼之所以能犯顏拒上,是因為他能以國事為重,對國家、對百姓有利的事,即使丟官殺頭也在所不惜。
魏世祖對古弼的犯顏拒上能給予高度評價,除了能放下架子,知錯就改外,更重要的是能認識到古弼的“犯上”恰是敬上、愛上。
縱觀近幾年我國查處的大要案、窩案,往往是查處副的,牽出正的,查處大的,帶出小的。問題出在哪里?就出在少了古弼這樣敢于犯顏拒上、敢于直諫的下級,少了魏世祖這樣知錯就改的領(lǐng)導。假如有人敢于站出來,對自己上級領(lǐng)導的違法亂紀、以權(quán)謀私行為犯顏直諫,或?qū)ι霞夘I(lǐng)導指派要辦的違法違紀之事拒絕辦理,那么他的上級領(lǐng)導就可能避免在犯罪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他本人也會避免成為領(lǐng)導犯罪的“同路人”和殉葬品。假如有哪一個領(lǐng)導敢于放下架子傾聽自己的下級和身邊人的逆耳良言,對敢于拒絕自己非分要求的下級給予肯定和重用,那么他就可能不會成為犯罪的“帶頭人”,也就可能不會把自己的部下和身邊人一同帶入犯罪的深淵。因此,為了我們的領(lǐng)導干部少犯錯誤,不犯錯誤,為了我們的干部不再成為犯罪道路上的“同路人”,我們應該學學古弼的犯顏直諫,學學魏世祖的知錯就改。
(責編 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