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校車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車輛技術狀況不良,以及超員、超速等違法行為本身是造成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但更深層次的問題卻值得再商榷。
2005年5月28日,汕頭市潮南區(qū)峽山鎮(zhèn)埠頭村一輛載著十幾名幼兒的幼兒園接送車失控墜入埠頭村內溪,造成4名幼兒溺水死亡,1名女教師經搶救無效死亡。
2006年11月21日,黑龍江省雙城市周家鎮(zhèn)東躍村村民關景全,不具備客車駕駛資格和營運資格卻駕駛一輛嚴重超載(應載26人,實載51名小學生)的中型客車,在前往周家鎮(zhèn)中心小學的途中側翻并墜入河中,造成8名小學生死亡,39人受傷。
2007年5月28日,湖北省麻城市一輛核載9人、實載21人的校車被一輛農用車撞入5米多深的水溝,造成7人死亡、14人受傷……
校車事故不斷引起人們對校園安全問題的廣泛關注,也引起人大代表的深度關注。筆者認為,校車安全管理不能只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要從本質和源頭上管起,從管理體制方面著手,通過法律法規(guī)的保障和政府部門從資金上給予保證。
我國校車面臨的困境
拿北京市來說,據統計,目前北京市中小學在校生約為170多萬人,其中一半需要家人接送。目前的校車基本有三種模式:學校自備車、學校租用客運單位的客車以及社會車輛。不過,這些校車都處于尷尬境地:
一是資金短缺。由于資金短缺,許多校車存在著車輛技術狀況差的問題,很多學校無法繼續(xù)使用自備校車;專業(yè)客運企業(yè)往往由于學生人數多,且時間過于集中等高運營成本的制約因素不愿將車租作校車使用。
二是超員超速運行。私營校車往往為了利益而超員超速,再加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很容易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
三是校車營運資質是法律法規(guī)的缺口。目前,學校自備車、社會車輛等形式的校車不具備營運資格。
加強法律法規(guī)建設
我國在校車管理上尚無專門的法律法規(guī),更沒有明確行業(yè)主管部門,目前普遍采取的管理方法是公安、交通、教育、安監(jiān)等四部門共同負責監(jiān)管。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接送車輛安全技術狀況和駕駛人的監(jiān)督管理;交通部門負責專業(yè)道路客運企業(yè)接送車輛的監(jiān)督管理;教育部門負責對學生乘車安全的教育管理;安監(jiān)部門督促檢查各相關職能部門履行校車的安全管理工作職責落實情況。
上到國家部委,下至各縣級政府都不只一次的發(fā)文要求加強校車的安全管理。各級領導重視,管理隊伍龐大,可是“多頭”管理的弊端也逐漸顯現,難免會出現推諉扯皮、責任不落實的情況,進而形成管理盲區(qū)。
因此,必須加強校車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建設,制訂《學生接送車安全法》,使“辦法”、“通知”上升到法律法規(guī)的高度,要明確行業(yè)管理部門職責,避免“多頭”管理,嚴格對危害校車運行安全的行為進行處罰。要嚴把校車的營運資質關,提高駕駛員的準入門檻,落實承運人責任保險制度,確保安全管理責任落到實處。
加大政府財政投入
近年來,由于城市建設的需要,一些中小學、幼兒園遷建到了城市的新開發(fā)區(qū)域,這使校車的需求逐漸增強;同時,集中在城郊結合區(qū)域的外來民工子弟學校以及農村的中小學校,還存在著公路等級低、路況差、路窄、彎多、坡陡等交通條件差的問題,而這些學校的學生也同樣需要校車。
無論是哪類學校,在校車投入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讓學校單方面解決校車問題必定有困難,因此,首先必須明確校車的公益性質,靠政府加大財政投入,統籌全局,解決學生上下學矛盾。政府可以整合通往城鄉(xiāng)的公共汽車資源,調整部分城市公交車線路側重學生接送。
其次是要對校車進行補助,通過“稅費減免”、“政府補貼”等優(yōu)惠政策來降低運營成本,緩解學校資金困難,同時也減輕學生壓力。
再次要對校車“行車優(yōu)先權”予以明確,加強道路安全設施建設,在學生上下車的地點設置供校車使用的港灣式停靠站,在學校周邊設置專門交通信號燈以及更醒目的交通標志,并且劃上安全區(qū),提醒其他交通參與者注意學生。這些設施要做到“三同時”,即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優(yōu)化校車管理模式
校車管理模式方面可采用有經營資質的專業(yè)客運公司代管或成立獨立校車公司二種模式。
目前的校車既有專業(yè)客運企業(yè)的,也有學校自備車和社會車輛。除專業(yè)客運企業(yè)的車輛以外,其他車輛有的存在嚴重改裝,有的已報廢或接近報廢,有的安全設置不全或毫無安全設施,有的駕駛人沒有一定年資或駕駛經驗,甚至有的是無牌無證車輛,校車市場魚目混珠。
因此,必須將校車納入公司化管理,來嚴格校車車輛技術標準和駕駛員資格,落實承運人保險,全面擔負校車安全管理的責任。而校車的管理模式可采用以下兩種:
1.從專業(yè)客運公司分流出一部分資源,由客運公司對校車進行管理。由政府和企業(yè)共同出資,利用專業(yè)客運公司豐富的管理經驗和良好的經濟基礎對校車進行管理,無論是在成本控制還是車輛利用率上都將會實現最大合理化。
行業(yè)管理部門加強日常監(jiān)管,指導專業(yè)客運企業(yè)合理設置運行線路,按學區(qū)統一調度和管理,按照學生在校時間分批次接送,承擔各個學校學生的接送任務。
通過客運企業(yè)內部的安全管理制度,對車輛和駕駛員進行嚴格管理,加強對車輛技術及其安全設施的日常維護,并確保駕駛員日常安全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
另外,通過目前已廣泛使用的GPS遠程監(jiān)控手段實時掌握車輛的運行狀態(tài),控制車速和運行路線,并可以通過平臺及時將路況、天氣等情況發(fā)送至校車上的終端。
2.成立專業(yè)校車公司。由政府全額投入,成立專業(yè)校車公司,對校車實行公司化管理。這種政府主導的模式相對于前一種模式需要政府的投入更大,分工更細化,管理更專業(yè),是校車管理的最終發(fā)展方向,當前只適用于經濟實力強大的地區(qū)。校車公司成立的先期,需要政府相關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大量的財政投入,但當校車公司達到一定規(guī)模以后,專為校車提供服務的修理、配件制造,將會形成一個潛力巨大的“校車產業(yè)”,可以彌補由于公益性質產生的虧損,減輕政府壓力。
美國校車安全管理經驗
以校車顏色為例,早在1939年,美國政府就立法規(guī)定一律為黃色,因為這種顏色最醒目,即便在大霧中也最容易看清,因此也是最安全的顏色。美國的校車上都安裝有黃色閃光燈和紅色停車標志,當校車將要減速停車之時,它的黃色閃光燈就會象交通路燈一樣閃,提醒過往的車輛要準備減速停車;當校車停下來時,紅色停車牌就會自動打開,而過往的汽車都會停下來等待。
美國交通部近年來頒布了36項用于校車的安全標準,包括校車車體結構、防傾覆保護、制動裝置等,校車必須由專業(yè)廠商制造。在這種高標準下,美國校車由專業(yè)廠商制造,質量高,造價昂貴,有“客車的設施、卡車的骨架”之稱。美國的校車司機都是經過特別挑選的專業(yè)司機,大多為女性,他們認為女性比男性更加細心謹慎。法律中專門對校車司機提出了極為嚴格的標準,具體包括:校車司機的年齡不低于21歲;必須有年度健康證明,包括視聽測試結果;有文件證明其本人沒有危及駕駛安全的問題;駕駛記錄令人滿意;無犯罪記錄。一個司機如果在四年內罰單超過三張,就會被剝奪校車司機資格。(作者單位:嘉興市公路運輸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