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洪
這次南北鐵路連接試運行,使韓國政商界鼓吹了多年的讓韓國作為"東北亞物流中心"?"鐵路絲綢之路起點"的夢想看到了希望,更可因此有可能實現(xiàn)遏止中國對朝鮮的影響,提高朝鮮對韓國經濟上的依賴度?而北方則警惕和擔心,鐵路貫通會陷入韓國主導的南北統(tǒng)一,所以北方對南方拋來的繡球大多不太熱情?
近來發(fā)生在朝鮮半島三千里江山最重大的事件,莫過于朝韓中斷了半個多世紀之久的兩條鐵路于5月17日實現(xiàn)了連接,進行了試運行?此條鐵路分東西兩條線,西線(京義線),韓國的列車由南方的文山站開到北方的開城站,長27.3公里,中斷了56年;東線(東海線),朝鮮的列車由北方的金剛山站開到南方的豬津站,長25.5公里,中斷了57年?
這是繼2000年南北航空通行?2003年南北陸上公路開通?2005年南北海路開通后的又一件有利于朝鮮半島南北民族和解的大事?此事在韓國的反應非常強烈?有文章稱這次試運行是"連接韓民族血脈的始發(fā)點",南北鐵路是"和平之路?繁榮之橋"?
連接背后的經濟
其實,這次南北列車通行僅僅是試運行,線路也短,因此其政治?歷史?軍事意義大,而經濟意義小?民眾更向往的是朝韓鐵路試運行后能繼續(xù)正常通行,如有報紙文章標題為"跨越軍事分界線的'統(tǒng)一列車'希望每天都能啟動"?如果京義線能正常通行,今后南方運往北方的輕工業(yè)產品及原材料物資,北方輸往南方的礦產品就可以通過鐵路運輸;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交通工具,京義線還可以為朝韓合作的開城工業(yè)園區(qū)的1.3萬多名朝鮮員工上下班提供便利,當然還可以成為運送工業(yè)園區(qū)物資的重要渠道?
韓國報紙還有諸如"南北列車希望能夠奔馳在廣闊的大陸上"等文章,描繪了借助這次南北鐵路連接試運行,沖出韓半島,實現(xiàn)韓國政商界鼓吹了多年的讓韓國作為"東北亞物流中心"?"鐵路絲綢之路起點"的夢想:即通過京義線將韓半島縱貫鐵路(TKR)與中國東北的橫貫鐵路(TCR)相連接,通過東海線,將TKR與俄國西伯利亞橫貫鐵路(TSR)相連接?2003年,盧武鉉在總統(tǒng)就職演說中曾說過,"韓半島應成為連接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東北亞的和平之門,我們應及早盼來在釜山購買到巴黎的火車票,途經平壤?新義州?中國?蒙古以及俄羅斯后到達歐洲大陸的那一天"?
國外媒體也高度評價韓半島南北鐵路連接的意義?美聯(lián)社分析說,"從長期角度看,對于韓國而言,得以打開了把以朝鮮的廉價勞動力為基礎生產的產品(即開城工業(yè)園區(qū)產品)利用西伯利亞鐵路直接出口到中國?歐洲的路線,對于朝鮮來說,將可以成為大力刺激金剛山觀光的契機"?
按韓國經濟學家的計算,如果韓國的TKR鐵路與俄國西伯利亞鐵路(TSR)相連接,釜山到莫斯科的貨運時間可以比海運縮短8天,運費也可縮減一半,物流量將達到目前的10倍,年收入可增加5億美元?朝鮮也將每年從中得到1億美元以上的過路費?TKR和TSR連接后,韓國的釜山港有可能成為"鐵路絲綢之路"的起?終點站?釜山港曾是僅次于新加坡港和香港港的世界第三大港口,隨著近年上海洋山港?深圳港的興起,釜山港退居第五位?
相比之下,西線的京義線與中國東北鐵路連接可能更容易?因為,朝鮮的開城至中朝邊境的新義州鐵路還在使用,完全可以立即通車?自從1992年中韓建交15年來,雙邊貿易額由53億美元增加到1300億美元,中國早已是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國?但目前由于幾十年南北鐵路的中斷,韓國與外國的經貿往來只能全部通過空中和海上運輸,韓國實際上成了個"島國"?為了擁抱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韓國甚至設想過由仁川到山東半島的大型海輪擺渡火車計劃?如果京義線正式通車,韓國鐵路連接中國東北鐵路,將有利于分流兩國龐大的貿易量,中韓經貿關系前景將變得更加廣闊?
前路困難重重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上述描繪的僅僅是朝鮮半島明天的美妙藍圖?韓國人清醒地認識到,完成了鐵路試運行并不等于正常通行即刻就會實現(xiàn),何時真正實現(xiàn)通車尚無時間表?韓國國內外媒體都用"任重而道遠"來概括朝韓鐵路的正常通行,因為前路困難重重?
首先是經濟代價高昂?連接這兩條總共才52.8公里的路段及修建車站(其中包括北方的路段及車站),南方共計投入了5454億韓元(約合5.8億美元),相當于每公里投入了103億韓元的費用(約1100萬美元)?據(jù)韓國方面說,朝鮮鐵路至少要比韓國鐵路落后40年,時速達不到40公里,而韓國高速鐵路時速可達200公里?如果南北鐵路東西線全程貫通,將要面臨對北方境內的鐵路進行現(xiàn)代化改造的問題,所需資金將是天文數(shù)字?改造北方鐵路使之達到現(xiàn)代化?商用化要求,最樂觀的數(shù)字是要花費3萬億韓元(32億美元),最悲觀的數(shù)字則是8萬億韓元(86億美元)?
盡管韓國統(tǒng)一部長官表示,"無論投入多少錢,都是為了我們的經濟著想的投資"?但是一直對盧武鉉政府的南北和解政策持批評態(tài)度的反對黨及媒體將會不依不饒,輕則潑涼水,如說風涼話"南北列車試運行僅僅是'一次性活動'";重則在國會發(fā)難,阻攔有關的預算議案通過?他們認為,走"先軍路線"的朝鮮不會關心鐵路等經濟基礎的建設,到頭來,韓國對朝鮮的鐵路建設和改造實際上變成了為朝鮮"先軍政策"買單,不僅得不償失,還會得罪了美國?
其次是態(tài)度,對于此次連接,南方熱,北方冷?韓國看到中朝雙邊貿易額的連年增加,中國企業(yè)對朝鮮投資的擴大,而且中朝鐵路是貫通的,總有一種"酸葡萄心理"或者說警惕心理?甚至發(fā)出"朝鮮將變成中國東北的第四省"的毫無道理的擔心?南方所以對貫通南北鐵路持積極態(tài)度,不惜斥巨資為朝鮮改造鐵路,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即想遏止中國對朝鮮的影響,提高朝鮮對韓國經濟上的依賴度?而北方則警惕和擔心,鐵路貫通會陷入韓國主導的南北統(tǒng)一?所以北方對南方拋來的繡球大多不太熱情?
自從2000年金大中和金正日實現(xiàn)南北世紀會談,南北方就簽訂了鐵路開通運行的協(xié)議,然而整整7年時間,一波三折才實現(xiàn)了第一次的試運行?據(jù)說為了這次試運行,南方許諾給北方40萬噸糧食,價值8000萬美元的輕工業(yè)材料的援助?換句話說,北方答應鐵路試運行是給南方援助的一個回禮?
其實有識之士都明白,要使5月17日的南北鐵路連接不僅僅是一個"歷史性事件",從試運行變成正常通行,要讓南北朝鮮真正實現(xiàn)民族和解,繼而給韓半島帶來永久的和平,至少要等到朝核問題得到解決以后?而這決不是光朝韓自己就能解決的問題?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