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興超
驢這一輩子與磨、車和韁繩有關(guān),一輩子都離不開它們。
它和狗恰好相反,狗總是戀家、顧家、舍不得家。而驢總想離開家,所以主人總是先想辦法把它拴住,讓它圍繞著家轉(zhuǎn),想跑也跑不掉。對家的感情,狗總是主動的,而驢總是被動的:狗的家。就是主人的家。而驢的家,是它自己。
它和牛也不相同,牛雖然也被主人用韁繩套住。但牛天生勤奮,專幫主人干最累最重的活兒。之所以被套,那是因為有時牛發(fā)起火來讓主人也管不住。這是主人所不能容忍的,才不得已而為之。而驢就不同了,天生一副懶洋洋的姿態(tài),犟脾氣,做事還喜歡偷工減料,一到要干活的時候,又是屎又是尿。
村子里的每一戶人家都養(yǎng)著驢,把套子往它的身上一放就可以替主人拉磨了,主人只須在旁邊一邊抽煙一邊加著糧食。驢的嘴,有些像八九歲的小女孩,饞得很。它會一邊拉著磨。一邊伸嘴就吃磨出的糧食。主人看見就會生氣地把它的眼睛給蒙上,給它的嘴套上籠頭,讓它專心干活。驢的腳步,總是不緊不慢,主人見半天了也不怎么出活,就用鞭子狠狠地抽上一下,它就會乖乖跑起來,但不一會又開始慢下來了。驢和主人之間的情感,就是靠鞭子一次一次地給磨合出來的,時間長了,自然也就聽話多了,服帖多了,有時只需要主人吆喝一聲它的步子就開始快起來。
驢一輩子做得最多的還是替主人拉車。每次到了農(nóng)忙的時候,驢就會每天來回地拉各種東西.拉麥子回來,拉糞到田頭去,拉空車再回來……這時的驢是一年中最辛苦的時候。主人在這個時候也最心疼它,會給它吃好吃的草料,有時主人自己還沒有顧得上吃飯就得先把它給伺候好,沒有它可不行,得靠它來幫主人出體力。一般的人家,都知道在農(nóng)忙前的一個月左右開始給驢添膘,夜里還起來給它加料,這樣才能在關(guān)鍵的時候用得上、用得好。在農(nóng)忙的季節(jié),鄉(xiāng)村人都明白,驢比人還管用。每天反復(fù)拉著沉重的車子,驢沒有了往日的慵懶和倔強,賣力了很多,也勞累了很多。
農(nóng)忙后閑散的時間,主人會帶上它到集市上溜達。驢拉著空車,緩慢而優(yōu)雅地邁著步子,主人這時一般都不會打它,如果打,也不是真打,而是習(xí)慣性拿起鞭子。鞭子落到了驢的身上,也就沒有了力量,不疼不癢,輕飄飄的。驢到了集市上眼睛就花了。四處張望,像丟了魂似的。驢見過最大的世面,就是在集市上看到各種各樣新奇的東西。
驢的大半輩子是在木樁上生活的,它沒事的時候就會用嘴啃著木樁,要決心把它啃斷似的。一次次徒勞而返后,它就死心了,和木樁相依為命了,吃飯的時候、睡覺的時候、累了的時候、發(fā)情的時候……都由木樁陪著。
驢可能一輩子恨主人給它的韁繩、給它的木樁,但它到頭來都可能醒悟不了:不是主人拴住了自己,而是自己拴住了木樁。驢,就這樣走完了一生。
[原載2007年7月(A)《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