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珧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這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困難的。為了保證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質量,應力求以全新的觀念,全新的教學形式來優(yōu)化低年級閱讀教學。
一、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yǎng)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關鍵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小學一、二年級)的閱讀目標第一條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有興趣才會喜歡。怎樣才能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呢?其一是選擇淺顯易懂,貼近學生實際的,學生感興趣的童話、寓言、兒童謠、古詩等內容,便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幫助讀懂,能讀懂就有收獲,有收獲就有成功的快樂。其二是采用形式多樣化的手段,如讀一讀、比一比、演一演、畫一畫、唱一唱等,讓學生聆聽美的聲音,欣賞美的畫面,感受美的形象,使閱讀成為賞心悅目的享受,成為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舞臺,學生表現(xiàn)了自我,獲得了成功,就一定會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就一定會喜歡閱讀。
基于先入為主的原因,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還要重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習慣是由多次重復而達到的帶有穩(wěn)定特點的自動化的思維或行動方式。良好的習慣有利于人們高效的工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習、工作、生活的質量,良好的習慣可使人終身受益。反之,消極有害的習慣,則會干擾人們按照有效的方式行事,并要能隨時給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習慣一旦形成,要想改變它就十分困難。因此,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要十分重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這里的良好閱讀習慣包括喜歡閱讀,經常讀書,把讀書當做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手段和《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閱讀目標所講的“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喜歡圖書,愛護圖書”這些方面。良好的閱讀行為產生的指導性或動力性的閱讀習慣有利于閱讀行為自動地進行,有助于提高閱讀自覺性,發(fā)展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文字閱讀在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認識世界和自我,發(fā)展情感和思維,得到審美和體驗、享受等方面的功能,是其他媒體不可替代的。因此,從小養(yǎng)成閱讀的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一要求絕不能放過。
二、在教學中,把聽、說、讀、寫、畫有機結合起來,正確引導學生“愛學”語文,是搞好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1.讀思畫結合?!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弊x書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新教材在練習、復習、語文園地中,大量采用“我會讀”、“我會認”、“我會畫”等標題形式,激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在充分參與的活動中,增強學生學習語文自信心。這里的“畫”有兩層意思,一是邊讀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以及優(yōu)美的句子;二是把理解的內容用圖畫表現(xiàn)出來。《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币虼?,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如教學《四季》一文,可以以讀代講,以讀促思,在讀中感悟,先讓學生根據音節(jié)自讀課文,再讓學生自由討論,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把你喜歡的季節(jié)畫出來。這樣讓學生運用想象、說話能力,把課文內容延伸開去,讓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美的同時感受藝術的美。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中所強調的“語文學科要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
2.讀說結合。“讀”是對信息的輸入,而“說”應該是對信息的輸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小學生閱讀教學應該從小把閱讀與說話結合起來,在讀了同一篇文章后,學生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會有不同的看法,在閱讀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教學《太陽和月亮》一文,可先讓學生反復讀課文,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有關太陽或月亮的故事,說一說自己是否喜歡太陽或月亮?最后讓學生把聽到的說給爸爸媽媽聽。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想象說話,留給學生盡情展現(xiàn)自己,并與同學交流學習成果的機會,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事物的認識。
3.讀寫結合。寫離不開讀,讀為寫打基礎。小學低年級是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的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機。如在教學《家》這課后,可仿照“()是()的家”和“()愛我,()愛我,我也愛()”寫話。以此來加強課文與學生的想象世界相聯(lián)系,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總之,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既要激發(fā)和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努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要發(fā)揮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有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以指導學生“愛學”語文,“會學”語文,“學好”語文。
(楊珧 貴州省遵義縣蝦子鎮(zhèn)青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