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珠
再說一句有知識的話:家庭烹調(diào)是門藝術(shù),極繁和極簡都是一種境界。
都說上海女人精刮(也許讀精怪),會算計。我是這樣理解的:好主婦善于理財,物盡其用。比如說,一家人去外面餐館用餐,你就不能點那些容易烹制的菜肴,而那些需要開大油鍋的,用大蒸籠的,殺起來麻煩的,燉得久的,難以買到的菜肴,你得在菜單上挑出來,或者用很老練的語氣讓服務(wù)員進(jìn)去問廚師長,總之,得想方設(shè)法利用人家的廚房,吃到平時不易吃到的菜。
我這樣一寫,形象有點尷尬,其實我這方面并不擅長,每遇點菜就緊張。有一次和外地出版社編輯吃飯,我提前上網(wǎng)查那家店的資料,聽網(wǎng)友的評價,把菜單寫在紙上帶去點菜。那位編輯相當(dāng)吃驚,說上海女人做事真仔細(xì),其實我可能患有點菜恐懼癥吧,都是被過去上海餐飲服務(wù)行業(yè)的態(tài)度嚇壞的。上面講的都是對幾位女友點菜的大將風(fēng)范極其佩服后總結(jié)出來的。曾享用過一道蜜汁火腿,偌大一塊方火腿圍著許多蓮芯、蜜餞,蒸到火腿皮晶瑩剔透,火腿肉絲絲甜蜜,用幾十小時的火候你舍得嗎?那蒸籠你有嗎?奶油焗龍蝦,夠麻煩;苦瓜球,誰有心思做;蒜香骨、松鼠黃魚、煙熏鯧魚、瑞士牛排……呵呵,不好意思,僅供參考。
反過來,在家里喊喊追求清淡、崇尚簡易、尊重原材料之類的口號,清高而體面。
毛豆連殼煮是最簡易快捷的烹調(diào)方法,以往我們家是要剪去毛豆的兩個角后才下鍋煮的,毛豆和水一起入鍋,加鹽,滾開以后再煮到豆子酥。無論怎樣新鮮青綠的毛豆,盛到碗里,總是呈陳年黃色,感覺上是牙齒落光的外婆吃的東西。后來我在日本看見餐館里的煮毛豆碧綠生青,一留心他們的做法,才懂得我們以前有多傻。有人說,毛豆的品種不一樣,說對了一半。做煮毛豆最好選叫“牛踏扁”的青毛豆,也有豆子較大叫“日本毛豆”的品種。顆粒小的,殼包得緊的不適合煮來吃。
再論煮法,也很簡單。鍋中先放水,滾開后,洗凈的毛豆(不用剪角)倒入,一滾后開蓋,只需兩三分鐘,馬上熄火,潷去水,趁熱在毛豆上面撒鹽花,翻勻裝盤。道地一點的,熱毛豆馬上用冷開水或冰水沖涼,然后放鹽拌。這樣的煮毛豆外觀能夠保持原先的青綠色,甚至顏色比生的時候還要漂亮,去殼后豆子含著點咸味,水潤潤的,脆鮮脆鮮。
前幾天有日本女友來家里玩,天太熱了,她們不想外出吃飯,說煮毛豆吃吧。她們教會我一個辦法,毛豆洗凈后,用鹽撒在上面,輕輕揉一會,好像腌制似的。鍋內(nèi)開水沸騰后,毛豆不用洗,就那樣倒入水中,不用再放鹽,稍微滾一下,濾去水就行。果然,毛豆殼碧綠生青,咬開殼,里面的豆粒帶著點咸味,鮮嫩得很。女友高興地說,和日本豆相比,上海的毛豆顆粒雖然小,但是豆味十足,很好吃啊。
水煮毛豆老公百吃不厭,常常自己動手采買、操作,它是餐桌上的救急品種。餐桌上另一個清高體面的菜是蒸蝦。
我喜歡吃蝦。遇有人請客,問我吃什么,第一想到的就是蝦。龍蝦、明蝦、車輪蝦、河蝦、基尾蝦、條蝦、沼蝦、白米蝦……這中間除了龍蝦比較難對付以外,其他各種在自家廚房里做熟都比較方便,除非你指名要做“避風(fēng)塘”式的,要剁椒蒸開片蝦、木桶桑拿蝦等等為難人的做法。我的拿手偷懶法便是蒸,理由是只有隔水蒸才能最充分地展示活蝦的原汁原味。
曾經(jīng)有人教我用微波爐轉(zhuǎn),用保鮮膜連盤蓋住活蹦亂跳的活蝦,轉(zhuǎn)個七八分鐘,變色就好。后來我發(fā)現(xiàn)微波爐是會收干水分的,蝦吃起來不夠鮮活。改用傳統(tǒng)方法上籠蒸,蝦沐浴在水蒸汽中,就像在洗桑拿浴似的,渾身汗淋淋的,剝殼吃起來鮮嫩,感覺才最好。當(dāng)然,掌握蒸蝦的時間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太久,一久就老了,水開以后五六分鐘吧。
蘸蝦的調(diào)料是鮮醬油加點醋,切一些嫩姜絲進(jìn)去。也有加黑胡椒粉的,加白糖、味精的,由你的性子好了,不必拘泥。
再說一句有知識的話:家庭烹調(diào)是門藝術(shù),極繁和極簡都是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