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華
島嶼環(huán)境是最容易速成物種滅絕的環(huán)境之一,因為外來物種可能造成對當?shù)匚锓N的滅亡;同時島嶼上資源有限,物種競爭的結果也可能造成當?shù)匚锓N滅絕。那么,人類怎樣保護島嶼上的生態(tài)?
保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在于可以維持生態(tài)的平衡和自然的參差多態(tài),由此才可能形成人和其他生物所處的自然界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資源的豐富多樣。但是,生物多樣性在近些年受到了很大的破壞,重要原因之一是人類的經(jīng)濟活動和開發(fā)的日益增多。除此之外,生物多樣性減少或一些物種瀕臨滅絕的原因還在于外來物種的入侵和天敵的強大。這后兩個原因同樣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坎特林那島的兩難選擇
一般情況下,在一個比較封閉的環(huán)境中,如島嶼上,如果盲目引進外來物種常常會造成外來物種的入侵而危及本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比如,造成該島嶼上的某些物種瀕?;驕缃^,這樣的教訓已經(jīng)有不少。
一個最為典型的例子是南非的馬里思島,當初有人看到這個島上沒有貓,于是把幾只貓帶到了島上。但是貓很快繁殖起來并威脅到當?shù)氐暮xB。眼見得海鳥一天天少下去,馬里思島上的人們才著急起來,于是采用了以陷阱捕殺和槍殺的方法,獵殺島上的貓。等到把島上的貓徹底清除干凈時,已用去了19年的時間。但是,在一個比較封閉的環(huán)境中,如一個島嶼上,該保留哪些生物和不該保留哪些生物有時卻讓人陷入了一種兩難陷阱。
眼下,這樣一種復雜的事例就發(fā)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坎特林那島上(Catalina Island)。由于受到天敵金鷹的威脅,該島上的像貓一般大小的珍品狐貍已經(jīng)瀕于滅絕。而金鷹也是一種稀有的受到保護的動物。這種情況給環(huán)境保護者、生態(tài)學家和當?shù)卣隽艘坏离y題,是保護可愛的狐貍還是保護美麗的金鷹?討論的結果是,獵殺一定數(shù)量的金鷹,以減少它對幼狐的捕食,就像南非馬里思島上獵殺貓一樣。當然也有人提出了把金鷹轟出該島,但顯然這是一個不現(xiàn)實的方案,因為飛走的金鷹隨時都可以飛回來。
坎特林那島離南加利福尼亞海岸約20海里,包括六個小島。狐貍是島上的“土著”,但其幼子又是金鷹的食物。研究人員認為,如果不采取措施,要不了十年,島上的狐貍就會因為金鷹的捕食和疾病而減少90%。
保護生態(tài)的多項選擇
正因為如此,加利福利亞大學、新墨西哥州大學的一些生態(tài)專家提出,如果要拯救狐貍就要獵殺一些美麗的金鷹,以此來控制金鷹對狐貍的捕食。但是,這種做法也可能在法律和政治上都引起麻煩,不僅會讓人感到難以接受,而且還會引起環(huán)保主義者的抗議與反對。但是,權衡再三,兩害相衡取其輕,一些起研究人員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捕殺一些金鷹。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種方法,讓競爭者趕走金鷹。比如,金鷹也有它的的競爭者——禿鷹,后者的主要食物是魚,因此對狐貍不會造成傷害。由于禿鷹占據(jù)了坎特林那島的桑塔島上的地盤,金鷹受到較多牽制,其數(shù)量不僅受到限制,而且其捕獵狐貍的行為也自然減少。結果該島上的珍品狐貍才有可能生存下來。但是,無論怎樣努力,禿鷹并不去坎特林那島的其他幾個小島,也因此那里的狐貍便沒有這么幸運了。
同時,政府機構無法組織人捕獲和重新安置自由地捕食狐貍的金鷹,而島土的狐貍對于自身的安全似乎毫不經(jīng)心,并且沒有意識到自己這一種族的覆滅將要來臨。當然另一個原因便是它們對金鷹的捕殺束手無策,只得任意讓金鷹捕食。
當然,挽救狐貍也還有另外的方式,比如向島上引進其他金鷹喜愛的食物,如豬。這個方法也并非沒有試驗過,比如以前已經(jīng)向島上引進了一些豬,而小豬和小狐貍都是金鷹所喜愛的食物。這就可以讓金鷹選擇一部分豬為食物,從而減少對狐貍的危害。但是,島嶼上的生態(tài)最容易被外來物種所侵害并造成失衡,因為豬已經(jīng)對島上的一些植物和植被造成了危害。因此一些人已經(jīng)提出把豬重新驅逐出坎特林那島,而且政府也正在組織人員實施。
這又造成了一個兩難如果把島上的非土著豬趕走,那么金鷹對狐貍的威脅更大,將會導致島上狐貍種群的衰亡或滅絕,如果不趕走豬,又會造成島上生態(tài)的另一種破壞。而且,也還不知道金鷹對豬的興趣是否大于狐貍,如果不是,那么狐貍也難逃滅頂之災。
島嶼是物種滅絕的特殊環(huán)境
坎特林那島的珍品狐貍這次似乎已經(jīng)是第二次大難了。上一次由于爆發(fā)犬溫病,導致該島上的狐貍大量死亡,數(shù)量從1200只降到100只,令坎特林那島管理委員會大傷腦筋。后者不得不捕獲一些狐貍來人工孕育狐貍,并向島上投放了三窩小狐貍,這才慢慢使島上的野生狐貍增加到250只。而生態(tài)專家認為,只有該島上的野生狐貍達到300只時,島上的這個珍稀物種才有可能維持下去,否則就有滅絕的危險。因此,如今讓狐貍免于滅絕的方法似乎是只有捕殺以狐貍為食的金鷹了。
其實,美國坎特林那島上的狐貍并不是最為倒霉的瀕臨滅絕的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于2003年11月18日發(fā)布了一份瀕危物種紅名單,有12259種生物瀕臨滅絕。這份紅名單也指出了什么樣的環(huán)境和原因容易造成物種的滅絕與減少。其中,島嶼環(huán)境是最容易造成物種滅絕的環(huán)境之一,因為島嶼一旦引進外來物種就可能造成對當?shù)匚锓N的入侵和攻擊,造成本地物種的滅亡,同時,島嶼上資源有限,如果天敵變得強大時,就可能對其食物鏈下方的物種造成滅絕。
比如,在太平洋的加拉帕哥斯群島上,有35種蝸牛面臨滅絕,而在美國的夏威夷島上有85種很常見的植物也瀕臨滅絕。此外,在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島上,一種獨特的植物——圣赫勒拿橄欖(Nesiota elliptica)已經(jīng)滅絕,因為它的最后一片樹葉已經(jīng)凋謝。雖然研究人員還無法完全證實這些物種消失的真實原因,但估計與獨特的島嶼環(huán)境和外來物種入侵有關。
不過,也有研究人員認為,與其以人為的因素來干預自然,還不如以自然的方式看待自然,因為自然一以貫之有其自身的強大力量保持物種和生態(tài)的平衡,只要人類不對自然做過多的索取和破壞。當然,從上述現(xiàn)象也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保護生態(tài)的線索和方法,從而找到有利于人類和所有生物的生存之道和行為方式。
[責任編輯]張?zhí)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