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桂蘭
2003年《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在體現(xiàn)課程改革的同時,將課程結構分為9個等級,每個級別的要求均以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的綜合行為表現(xiàn)為基礎進行總體描述,指出八級是高中畢業(yè)階段必須達到的級別要求。在這一級別中,對目標總體描述中閱讀部分的要求是能理解閱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tài)度;能識別不同的文體特征;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能在教師的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文學作品;能根據(jù)學習任務的需要從電子讀物和網(wǎng)絡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除教材外,課外的閱讀量應累計36萬詞以上。
一、英語報刊閱讀課的重要性
由《課程標準》要求可以看出,在高中階段,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同時通過提高閱讀能力來促進和提高學生的說的能力和寫作能力。從我國高考情況來看,試卷正從測試語言知識向突出考查能力轉變,閱讀理解作為考察學生英語能力的主要題型、題量和分值在持續(xù)增加。從某種意義上說,英語閱讀能力的強弱決定了英語卷面成績的高低。因此,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內容。
但現(xiàn)在的一些英語教材往往較為死板,與學生的興趣相悖,它們的素材往往更新緩慢、閱讀量不足、題材拓展的面也較窄,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英語應用水平的提高。再者,由于詞匯量的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越來越廣泛。他們不愿意僅僅局限于課堂上的課本閱讀教學,而對每天做不完的閱讀理解題又逐漸產(chǎn)生了厭倦情緒。他們希望能通過一種輕松愉快的、新穎的課外閱讀形式去涉獵更多的實用英語,學習各類題材的英語文章。我們都知道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局限于課堂閱讀教學,必須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課外閱讀是指在老師的科學指導下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fā)揮的前提下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所以,應該選擇適當?shù)恼n外閱讀形式,以適應不同年齡段的特點。
為了滿足學生的興趣和實際需要,每周抽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作為英語報刊閱讀課,實踐表明,這樣的做法很受學生的歡迎和喜愛。學生普遍反映在這樣的課上他們收獲很大,在讀報了解信息的同時,增加了詞匯量,開闊了視野,提高了閱讀水平,更加喜愛英語,學習英語的興趣更濃。
二、一些常見的英語報刊及其特點
我們中學生常常接觸到的“China Daily”,“21st Century Teens Senior Edition”(《21世紀中學生英文報》高中版)ShanghaiStudents'Post(《上海中學生英文報》)等是目前國內適合高中學生閱讀水平的一些高質量的英文報刊,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以報道時事文化為主導,以淺顯地道的英語向讀者報道國內外的社會政治熱點、校園文化、體育運動、休閑娛樂、風云人物、歷史地理、科技知識、生活常識等內容。在形式上則有新聞報道、原版讀物、分析推理等等。文體上有應用說明文、敘事文、議論文,可以肯定的是它們運用的語言涵蓋了學生所關心的話題,且從多種角度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大部分文章短小精悍,針對性強,內容豐富,更適合高中學生的英語程度和理解能力。擁有這些報刊不僅能增加學生閱讀量,學生讀起來也興趣十足。更重要的是報刊文章的文體形式多樣,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語言運用能力有很大幫助。
三、英語報刊閱讀課的模式與方法
當然作為老師,首先得端正學生對報刊閱讀的思想認識,注意調動每位學生的參與熱情,掃除他們的心理障礙,防止閱讀流于形式。其次教會學生怎樣閱讀英文報刊,提供報刊常用術語,介紹報紙的版面內容,或提供必要的閱讀背景。再者教會必要的閱讀方法,如查讀法,猜測法,略讀法等。比如拿到一份報紙通常通過讓學生閱讀導讀部分和瀏覽報刊文章標題來了解報紙的主要內容,然后讓他們根據(jù)他們的興趣或在老師的指導下去細讀研讀。因為報刊的文章內容和題材都非常豐富,有時必須教會學生采取相應的閱讀方法,對于時事報道或敘述性的文章,注意抓住標題,采用五“W”閱讀方法;對于科普或者應用說明文注意文章的層次和邏輯結構;議論文注意作者的觀點、意圖及評論。
英語報刊閱讀課的模式和操作方法有多種,筆者通常嘗試采用這樣的方法:
1.材料準備首先作為老師要注意選材,選材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所選材料要結合時事熱點;所選材料要盡量與目前所教的單元相配套;所選的材料要切合學生實際水平。
2.閱讀步驟閱讀時可以讓學生純粹憑興趣而讀,純粹娛樂,即讓學生自己當場選取感興趣的部分,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某篇文章的主題感興趣,就會迫切地想獲取更多的信息,從而讓興趣來挖掘學生的潛能。
當然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文章作為課上集體閱讀的篇章,畢竟一堂課的45分鐘時間有限,要想讀完所有的文章也不現(xiàn)實,選取一些學生很感興趣的又有一些指導意義的可讀性強的文章很有必要,余下的文章留給學生課后自行閱讀。讀前老師會布置一些任務,閱讀完之后來討論,這樣的任務可以是概括文章大概,也可以是復述某個故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評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實際上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邊閱讀邊動腦思考,帶著問題有針對性的閱讀,實際上也是為下一個步驟作準備。閱讀時有必要讓學生記下或劃下認為對自己有用的或者感興趣的詞、短語、句子或段落,比如一些名言警句,寫得精彩的段落等等,留給他們讀后去交流或者課后記憶背誦,但不要很多,否則違背了閱讀課的初衷。
3.交流與檢測正式閱讀后學生會交流閱讀心得,通常以小組為單位(3-5人為宜)交流各自所讀的感興趣的文章,他們可以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不同的看法,短短的時間里同學不可能對每一篇文章都進行閱讀,通過這一步驟學生在短時間內除了對報紙上至少一篇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外,也能通過同伴的介紹了解到自己沒讀的文章,獲取了更多的信息,也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另外老師還可以根據(jù)布置的任務來檢測他們的閱讀能力。測試報刊閱讀能力方式很多,筆者常用的有概括大意,復述故事,正誤判斷,多項選擇,簡答題,寫讀后感等,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概括大意、回答問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是測試閱讀能力的一種常見的方法。簡答題有時要求學生寫或回答一兩個完整的句子。這種測試方法比較自然,因此效率較高。它可以真實地反映學生對原文理解的情況,因為它能排除猜測的因素。多項選擇題測試閱讀能力很好但設題難度較大,選擇項不易設計。
4.過程評價最后閱讀完畢后,教師要及時概括和評價閱讀活動情況,大力表揚先進,指出一些不足和問題。
四、開設效果
多年的報刊閱讀課教學使筆者和學生收獲都很大,了解了最新的消息,拓寬了視野,更多了解到東西方文化;接觸到了最時尚的英語和更多原汁原味的英語,比如非常地道的口語以及一些俚語、成語;擴大了詞匯量,比如一些科技英語詞匯,豐富的報刊用詞匯,對于詞匯構成方法、派生、合成和轉化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加大了教學的密度,提供給學生更多語言實踐的機會,學生的閱讀速度明顯提高;掌握了各種文體的特征,不再害怕閱讀理解這樣的題型;同時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有所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濃。
當然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報刊閱讀課的模式也是多樣的。要全面大幅度提高學生報刊閱讀能力,需要不斷地鍛煉學生的報刊閱讀思維,提高總的文化素養(yǎng)。不同的報刊閱讀題材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無論哪一種,教師的角色都應該是整個活動的設計者,是學習目標的引導者,也是學習群體的協(xié)作者。師生之間是平等民主的合作伙伴關系,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當認真研究報刊閱讀教材,根據(jù)閱讀的不同目的和內容,按照整體——局部——整體的思路,設計形式多樣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豐富的閱讀情境,給出積極的學習評價,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報刊閱讀這一新的領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報刊閱讀這一教學模式的新的特點,為學生的發(fā)展做準備,綜合提高學生的素質。
(責任編輯劉永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