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波等
我的治疣體會
□上海 黃建波
三年前,我右手的拇指背上,長出一個針頭般大小的丘疹。起先我也并不太在意。誰知,兩三個月后,那丘疹竟長成綠豆般大的一個疙瘩。更惱人的是疙瘩高出了皮膚表面,呈花蕊狀,摸上去顯得尤為堅硬,顯然,這疙瘩就是醫(yī)學上所稱的尋常疣了。
盡管從感覺上來說,疣體本身并沒有讓我感到有什么痛癢之苦。但是它畢竟生在拇指背上,有礙觀瞻。為此我參考翻閱了一些相關書籍,通過自身的治療和調理,最終治好了拇指上的疣體。
具體方法是這樣的:我先去中藥房買了一大包板藍根,然后每天取出一兩多來煎成藥湯。等湯煎好之后,把湯倒進空置的容器里,趁熱趕緊熏洗拇指背面的疣體。大約15分鐘以后,我再拿一把消毒過的小刀,對已經軟化的疣體表面角質層輕輕地刮削。其后,又取出已研細的等量純堿和生石灰,用適量的白酒調成糊狀,敷涂在被刮破的疣體表面。最后,我用一塊創(chuàng)可貼將其固定。如此這般,經過連續(xù)3、4個月的不間斷熏洗、輕刮、敷藥等方式治療,我右手拇指背上的疣體逐漸軟化,直至消失。
通過這次自我藥療的過程,我意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人其實都應該學會懂得并運用醫(yī)藥方面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知識,一旦出現(xiàn)一些小毛病,也可以及時自我醫(yī)治。
點評:板藍根有抗病毒的作用,直接熏洗對引起尋常疣的人乳頭狀病毒或許有抑制作用,再用刀刮除疣體,用具有腐蝕作用的堿性物質來消毒和腐蝕疣體,治療肯定有效。不過,我們還是覺得,到醫(yī)院去用液氮冷凍的方式,可以更簡單、迅速地去除疣體,可能對多數(shù)人是更明智的選擇。當然,在醫(yī)療條件不允許或者不方便去醫(yī)院的時候,黃先生的方法是合理而且可行的。
生首烏治便秘
□ 湖北興山 張崇安
老年人多有便秘,我也不例外。便秘不宜用瀉藥,用力排便又容易引起其他疾病,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病的老年人,更不能用力排便。我自己用過生首烏治療便秘,連服月余,大便易解且成形,效果相當不錯。
服生首烏要掌握適當劑量,過少不顯作用,過多會出現(xiàn)腸道反應。一般每日用8~15克煎水喝。但由于個體之間存在差異,耐受力不同,宜從小劑量1天6克開始,如不顯效果,可逐漸增加到最大量18克。
要是煎藥不便,也可含服生首烏片(每片含生藥0.8克),1天3次,每次4~6片。開始用量小一些,效果不顯逐漸增量;療程視病情而定,以保持大便通暢而不稀爛為度。
如大便正常后以小劑量常服,可鞏固療效,且可延緩衰老。但大便稀溏者不宜服用。
點評: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干燥塊根,主產于河南、廣西、貴州、湖北、四川等地。
何首烏經炮制稱制首烏,治療頭暈,眼花,腰酸,須發(fā)早白,遺精,帶下。生首烏治腸燥便秘,瘡癤,瘰疬,鮮首烏能潤燥、通便、解毒。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生首烏含有一種蒽醌(音恩昆,一種化合物)衍生物,這種物質能促進腸管蠕動而通便。但生藥一經炮制,其功效就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患者不能亂用藥。何首烏還可治療多種疾病,但必須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張讀者利用生首烏治療便秘,方法是正確的,但是應該注意用量不宜過多。
我用豆腐乳治療口腔潰瘍
□ 江蘇句容 趙廣勝
我?;伎谇粷?,口腔內經常出現(xiàn)如同黃豆大小的白色凹陷小坑。開始一兩天內產生硬塊稍有痛感,然后就發(fā)炎形成小坑。喝水、吃飯都疼痛難忍。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我用過西藥,也用過中藥,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好了幾天后,口腔潰瘍又開始復發(fā)。
后來有一次,我又發(fā)了口腔潰瘍,下顎右側與舌頭右側連接處、左嘴角內側各發(fā)了一個潰瘍,痛不堪言,吃飯時嘴都不能嚼,只能喝稀飯。晚上的時候,實在餓了,妻子給我弄了點自制的豆腐乳當小菜。結果神了,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嘴里不痛了,吃早飯時也能咀嚼了,于是我連續(xù)吃了幾天的豆腐乳,潰瘍竟慢慢好了起來,后來我常吃豆腐乳,直到現(xiàn)在也沒再復發(fā)過,真正起到了預防和治療口腔潰瘍的作用。
點評:吃點豆腐乳就可治好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像這種基本無害的方法,有此疾患的朋友倒都可以嘗試,即使治不了也不會有什么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