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門
2004年8月,18歲的中國男孩兒趙云揚名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shù)學院。這一年度,該學院薩克斯管專業(yè)在全球范圍內(nèi)選拔招收2~4名后備人才,為歷年來名額最少的一次,學費每年僅有象征性的800歐元。經(jīng)與來自世界各地30余名拔尖人才較量后,來自中國黑龍江的趙云以超乎年齡的沉著冷靜及純熟的演奏技巧,勇奪第2名,在人才濟濟的音樂之都成功起飛!
給你夢想,給你力量
1986年農(nóng)歷大年三十出生的趙云勢必成為張淑云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18年來,作為母親,張淑云身上母愛的光輝時時閃現(xiàn)。
趙云5歲時的一天,張淑云去幼兒園接兒子,音樂老師突然對趙云的音樂天分“大加贊賞”:“經(jīng)我手帶過1000多個孩子,教音樂近20年,只有小趙云能在一節(jié)課內(nèi)學會并完整地吹出一支曲子!你們是不是已經(jīng)教過他了?”張淑云搖著頭說:“我和他爸都是普通人,連歌都不會唱幾首,哪能教他……”
從那天開始,張淑云每天都不忘督促兒子給她吹一首曲子聽聽。漸漸地她發(fā)現(xiàn):即使不讓兒子吹,他也會主動去練習,在將近三年的時間里,豎笛成了與趙云形影不離的伙伴。
趙云小學就讀于佳木斯市鐵路三小,9歲時即人選了學校管樂隊。沒過多久,音樂老師把張淑云找去說:“趙云媽媽,這孩子在音樂感悟和技藝領(lǐng)會能力上表現(xiàn)出的沉穩(wěn),顯示了很少見的特質(zhì),值得找個好老師培養(yǎng)一下。”音樂老師的話,使張淑云興奮得不得了,到了周末,她帶兒子叩開了專業(yè)教師曹銘菲的家門,鄭重地把趙云領(lǐng)進了音樂之門。
鑒于薩克斯管的發(fā)展空間更為廣闊,從10歲起,趙云開始主攻薩克斯。那時,上課地點總是“偏巧”離家不是橫穿市區(qū)東西就是貫穿南北,可是,張淑云夫婦把這戲稱為“萬里長征剛起步”,既然選擇了最遠的路,就要有涉險遇難的心理準備。
無數(shù)個陪讀的春夏秋冬,無論雨雪冰霜,張淑云每周三次都準時將兒子送到課堂上,她記不得在厚厚的雪地里從自行車上摔下來多少次,也記不得在磅礴大雨中為保護兒子和金貴樂器濕透了多少件衣衫,然而,每到說起這些事情時,她總是來一個大轉(zhuǎn)折——這些看得見的“磨難”都表現(xiàn)在外部,兒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起伏和變化才真正稱得上“刻骨銘心”。
幾年時間里,市里有名氣的薩克斯老師趙云跟著學了一個遍兒,演奏技巧已經(jīng)非一般孩子可比,這令趙云有些沾沾自喜。
初中三年級時,學校組織大型文藝匯演,班里同學推舉文藝委員曹倩倩當“總導演”,趙云心里感覺很不是滋味兒。在排練中,趙云多次為“總導演”的指導失誤和不到位而著急,一次次又不得不將焦急壓在心底,可是,眼看第二天就要參加比賽了,班里這支合唱曲仍沒排練成型,趙云再也坐不住了,他猛地推開曹倩倩,“越俎代庖”起來,他手舞足蹈地“指揮”同學們應(yīng)該注意這里、注意那里、哪個地方應(yīng)該收、哪個地方應(yīng)該放……
趙云的一番指導,招來了同學們的嘲笑和噓聲,同學們哄笑他“臭顯”……趙云的一片好心沒有得到理解,反倒招之一片斥責,那顆驕傲而又理想化的心哪能經(jīng)得起這種沉重打擊,他奪路而逃,哭著跑到媽媽開的超市里。當時,張淑云正在庫房理貨,突然,一雙手臂從后邊死死抱住了她:“媽媽,我太傷心了,我?guī)退麄兣啪?,他們卻嘲笑我,他們怎么不理解我啊……我到底哪里做錯了?”
十多分鐘后,趙云哭累了。張淑云將單純可愛的兒子抱在懷里,摩挲著他的頭發(fā)說:“媽媽第一個理解你。不過,什么事都沒有一帆風/頃的,就像我們學習音樂一樣,總是先看它是座山,登上山頂才知道它其實并不是看上去那么高不可攀!我覺得這件事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對你是一次鍛煉和激勵……你的音樂才能是出類拔萃的,你有自信,我們也都相信你,但是,你現(xiàn)在涉及的是一個做人的大問題,這既和你學音樂有著同一個道理,但又有不同之處……”
“這做人的學問可大著呢.我看你也許是在人事協(xié)調(diào)、組織方面的處理上還不夠好,引起了同學們的誤解……要想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有出息的人,應(yīng)該從多方面修練自己.不能‘恃才傲物,凡事都想當然……要腳踏實地、自自然然地樹立自己的威信和權(quán)威,不能逞一時之勇……以后你要注意把自己欠缺的課程補回來,要學會搞藝術(shù),更要學會做人……”
趙云茅塞頓開,在媽媽信任的目光下邁開越發(fā)堅實而有力的步子回到學校,先找到曹倩倩,畢恭畢敬地說:“是我太魯莽了,我向你道歉,以后再不會這樣了,凡事不能太理想化……”
曹倩倩破涕為笑,打心眼兒里敬佩起這個人品和才藝都很“酷”的小帥哥。
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接下來的排練很順利。那次匯演活動,趙云的班級獲得了好成績,他的熱情和誠懇感動了老師,感動了同學,沒過多長時間,他在同學中間的威信指數(shù)大幅度上升。
2001年7月,聽說同學梁靜的舅舅遠在雙鴨山市的鞋城要舉行成立十周年慶典活動,趙云感覺這是一個檢驗實力的好機會,先是說服了所在“水滴樂隊”的20多名隊員,后是借出了學校的4萬多元的樂器,起早貪黑地排練了兩個月。9月末,他們一天四場載歌載舞的慶典演出得到了商家和顧客的好評,這支由一群十四五歲孩子組成的“娃娃樂隊”著實讓有關(guān)人士刮目相看了好一陣子。由此,趙云的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得到了同學和老師們的認可。
哺育艱辛,兒念母恩
現(xiàn)實的中國,從小學習音樂的孩子到了初中便會遇到文化課這個“坎”.大多有音樂潛質(zhì)的孩子往往因為這個坎而放棄了音樂,選擇了一些更為現(xiàn)實的專業(yè)。趙云同樣遇到了這樣的“麻煩”,然而聿運的是,他有一位睿智的母親。
上初中以后,趙云感覺到七門文化課一齊壓到身上,有些喘不過氣來,便想放棄,他想只要學好音樂,一樣可以“出人頭地”。面對并不理想的考試成績,張淑云也頗費了——番腦筋。經(jīng)過考慮,她認真地和兒子談了一次。
張淑云間:“你覺得你將來會成為…個大人物嗎?會成為一個國際知名的大音樂家嗎,”
趙云帶著幾分羞怯,點了點頭。
張淑云又問:“那你告訴我,歷史上和現(xiàn)在世界上音樂界的大人物有多少是大學教授,又有幾個只有初中文化的?”趙云不假思索地答:“初中文化的應(yīng)該沒有吧?”
張淑云緊迫不舍:“那大音樂家們是怎么當—上教授和專家的?據(jù)我所知,國際上有些名氣的音樂家基本都會幾門外語,都有堅實的文化基礎(chǔ),甚至有的還是別的專業(yè)的專家……:我倒要問問你,這些人是怎么成就自己輝煌事業(yè)的?”趙云稍稍想了一想,說:“鍥而不舍,勤學苦練!”
“這就對了嘛,只有超乎常人的勤奮和吃超乎常人的:苫,你才能成就超乎常人的輝煌事業(yè)!如果見硬就縮頭,遇到困難就卻步,無論如何是成不了大氣候的……和你將來要成為:大人物的目標相比,區(qū)區(qū)
初級中學的幾門課程又算得了什么呢?”
趙云笑了,笑得很自信,表示會勇往直前,不言放棄。
其實,張淑云的心里最清楚不過了,自信而又要強的兒子不會甘心落后和放棄什么,只是他還需要一股動力,就像運載衛(wèi)星的火箭尾部環(huán)環(huán)相連幾級的“燃料”,作為母親,她理所當然要成為那幾級使兒子成功飛升的助推器。
激勵作用收效顯著,過了半個學期,趙云的學習成績趕了上來,要知道,每天他至少要花三個小時用來進行器樂訓練和樂理知識的學習。由此,他的毅力和決心可見一斑。
讀初中的后兩年,趙云的成績始終保持在班級的前兩名。一次,開完家長會,他笑著對媽媽說:“這回考第一名的那個女生是單親家庭.缺少媽媽的愛,就算給她一個安慰吧,讓她補償一下?!币痪湓挾簶妨怂腥?,也顯示出了他真純可愛的本質(zhì)。初中畢業(yè)時,開弓沒有回頭箭的張淑云把本可以升人省重點高中的趙云送到了第七中學的音樂特長班,將藝術(shù)之路堅決地走了下去。她知道,這早已是兒子心中最大的夢想了。
一直追求上進的趙云不時會向媽媽提出最新的要求:“媽媽,老師教我的我都會了,我想再向上邁一步;媽媽,都說北京的老師水平高,我想有提高必須得去拜名師啊……”這年6月,母子倆冒著酷暑,坐著硬座來到了北京,費盡周折,終于找到了原中央樂團社會音樂學院院長楊璨教授的家。不巧的是,楊教授沒在家,要到晚上9點多鐘才能回來。由于著急上火,母子二人誰也吃不下飯.從中午12時到晚上9時,頂著中度中暑的病體硬是在街頭的車站亭下、廣場的長椅上熬了下來……
當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再次敲開楊教授家門時,楊教授和他愛人不禁被這“千里迢迢來取經(jīng)”的母子感動得一陣唏噓。
在京城學習的一個暑假,張淑云和趙云住在價格最便宜的地下旅館,楊教授面對如此有才華的學生、如此難得的家長,為了減輕她們的經(jīng)濟壓力,決定定期到佳木斯來給趙云上課,開始是半年、三個月一次,到后來就是一個月一次……到2002年8月,他干脆把趙云接到了自己家,一住就是一年。
藝術(shù)之路固然艱辛,同時更需要巨大的經(jīng)濟投入,除了精神支撐,張淑云給了兒子人世間只有母親才能給予的物質(zhì)支持!因為她并不是一個大款;她的家和千千萬萬中國普通三口之家一樣,只是依靠工資生活。兒子學音樂以來,張淑云夫妻背負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即使省吃儉用、口省肚攢,可兒子買樂器、交學費的錢還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父母兄弟能借到的錢也基本都借遍了。思來想去,張淑云決定辭職,自己創(chuàng)業(yè)做生意,增加收入。
財會中專畢業(yè)后,張淑云一直工作在市華聯(lián)商廈的財務(wù)部門,那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工作,輕閑、福利待遇優(yōu)厚??墒?6歲時重新選擇謀生道路,命運跟她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懂事,更懂得媽媽心的趙云“高興”地說:“媽媽你辭職吧,你一定能行,你當會計當?shù)媚敲春茫?jīng)商也一定能行,我覺得我媽最強、最能,在哪個行業(yè)都能干好……”
1999年11月1日,一陣鞭炮聲響過,張淑云的“近江超市”開業(yè)了。
愛心天堂,任我飛翔
2000年的一天,趙云拉住媽媽,說:“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說,聽《二泉映月》要跪著聽,我搞不懂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境界,我想用薩克斯吹這支曲子,體驗這種滋味,提高自己作品的表現(xiàn)力?!?/p>
張淑云請教楊璨教授。楊教授說:“低音薩克斯管更適合演奏這支曲子,買就要買好的,買德國產(chǎn)的,不過價格在2.6萬元左右,你能承擔下來嗎?”
張淑云當即請楊教授替她從國外訂購一支??伤妥邨罱淌冢唤麨殄X犯起愁來。
她只好去求助老母親,70歲的老母親為女兒的癡心感動了,拿出了自己養(yǎng)老以備不測的“過河兒錢”;二姐夫也被小姨子的天大“正事”感動了,說服二姐取出了自家的定期存款……
高二時,趙云寫了一篇作文.名字叫《鷹》。那是一篇文筆很好的作文,將自己的理想,自己對媽媽的恩情進行了一番形象的描述:
“這些年,媽媽就像一只寂寞的駝鳥,一個人不停地在沙漠里奔跑,為了我的音樂之夢而不停奔跑……我好似一只雛鷹,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里成長.一點點地長大,羽翼豐滿了,身體強壯了……如今,我驕傲地站在懸崖邊,向遠方眺望,遠方就是我的未來,只待我振翅一飛……親愛的媽媽說,人不能甘于現(xiàn)狀,所以我的目標在前方,很遠很遠的前方……”
面臨高考,已經(jīng)“成熟”很多的趙云說:“以現(xiàn)在咱家的經(jīng)濟條件,我不想給你和爸爸再添壓力了,還是考烏克蘭吧,我相信幾年后我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再考到維也納。”但是,這一次媽媽沒有采納兒子的建議,她毅然決定讓兒子“放飛”維也納。
20萬元的費用,對早就沒了家底可言的張淑云來說無異于要她的命。最終,她把自己家的小平房賣了,把媽媽家的房子抵押出去貸了款……讓兒子“背著家里的房子去考學”!
從2003年7月起,趙云來到維也納一家私立語言學校學習德語,開始感受音樂大都會的風情,并努力融合于這個藝術(shù)氣息濃厚的國度。因為有良好的英語基礎(chǔ),他的德語運用能力突飛猛進。
8月4日這天下午要進行關(guān)鍵的樂理和專業(yè)演奏考試,按照規(guī)定,每名考生現(xiàn)場最長演奏時間為10分鐘,無論你準備的曲子有多長時間。考生們一個接著一個地上臺、演奏、下臺,極有秩序。評委席上的七位專家表情凝重,使整個音樂廳更添了幾分緊張氣氛。趙云倒數(shù)第二個出場,這時他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無論成敗都不能給中國人丟面子,都得挺直腰桿兒。
那種勁頭,他后來戲稱為“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趙云演奏的曲目是《格拉佐諾夫薩克斯管小奏鳴曲》,時長大約25分鐘,演奏到10分鐘時,他停了下來,禮貌地用德語向評委們說:“就到這里吧?!笨墒?,副主考突然夸張地抬手示意:“不,請你繼續(xù)?!边@意思不言自明。趙云調(diào)整好節(jié)奏,一氣呵成!
半個小時后,考試結(jié)果出來了,那位副主考擠開人群走到趙云身邊,輕輕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說:“過關(guān)了?!蹦且豢趟l(fā)覺,教授們送給他的笑容特別慈祥!
“兒子啊,如果失敗了,我們就從頭再來……”拿起電話,張淑云脫口而出這句話。可是,她可愛的大寶貝帶來的消息卻是:“我過了,老媽?!?/p>
正在上班的爸爸趙連永接到兒子的電話后,再也無法控制,失聲痛哭起來。十多分鐘后,他“笑比哭還難看”地告訴了同事們這個天大的好消息。
62歲的楊璨教授用顫抖的聲音“要求”道:“是嗎?你再說一遍,真是太爭氣了!你成就了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美夢啊!”
在兒子成功之后,一向謹慎為人的張淑云仍不改本色,數(shù)十次地推掉了當?shù)孛襟w和筆者等大批記者,低調(diào)得讓人驚詫。2005年年初,當筆者再次執(zhí)著地登門時,她被感動了,最終道出了她心底最希望告訴廣大家長的有關(guān)她和兒子之間的故事。
通過越洋電話,筆者從趙云的口中得知:入學前,同時通過專業(yè)課程考試的另外三名分屬不同國度的同學中已有兩人被退學,原因是他們的德語未能過關(guān)……為了掙夠生活費用,減輕家里的負擔,盡早還清外債,半年多來,除去繁重、緊張的專業(yè)課程學習,趙云馬不停蹄地打工,他送過外賣、當過服務(wù)生,一段時間在一家中國餐館跑堂,每天工作的時間竟達到11個小時!“大教授”O(jiān)toVrhofskv(古典薩克斯演奏與教育界泰斗)聞訊不失冷靜地告訴他,這很正常,三十年前我和你的經(jīng)歷差不多,異國留學嗎,都要經(jīng)歷這些!2005年2月,經(jīng)他介紹,趙云找到了一份難得的酒吧演奏員的臨時工作……
這樣一個出色的天才少年正爬著人生中最大的坡,要知道,他今年才僅僅19歲!
責編/程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