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開學,學校安排我擔任125班的班主任。校長囑咐我說:“這個班不好對付,到目前已經(jīng)有四任班主任‘下課了,你是第五任,就看你能否把他們帶到畢業(yè)那天了?!?/p>
我誠惶誠恐地接受了這項“光榮任務”!此前我曾順利地將幾個班送畢業(yè),留下不錯的口碑??蛇@次是半路接手,我沒把握。
這不,開學第一天,學生就跟我“叫板”。早讀課開始后,別的班都書聲朗朗,唯獨我的“轄區(qū)”似乎很安靜,離教室還有十多米,忽聽一個學生怪腔怪調地喊道:“注意,李樹文來了?!?/p>
立刻,學生們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投向正往教室走的我??梢韵胂?,這些目光里有詫異、有同情、有挑釁……他們都在猜想,碰到一個膽大妄為的學生,這個新班主任該怎么做呢?
我的心里免不了有點兒生氣,像這樣敢于蔑視教師威嚴的學生,我還很少碰到。如何應對這一突發(fā)事件呢?是裝作沒有聽見,息事寧人;還是毫不客氣地將直呼我姓名的“調皮鬼”揪出來,教訓一通?前一種做法會助長學生的“囂張”,以后更不把老師當回事兒;后一種做法則可以殺一儆百,在班上樹立我的威嚴……
兩種念頭在我的腦海里交戰(zhàn),通往教室的路似乎很漫長。
猛然間,一位教育家的格言觸動了我———“教室,允許學生出錯的地方”。是啊,不要為學生的一點兒小錯誤生氣,這正是考驗教師教育智慧的時候。
想到這兒,我胸有成竹地走上講臺,平靜的目光掃過教室的每個角落。大多數(shù)學生都好奇地打量著他們的第五任班主任,只有一個學生低著頭,不時偷偷地斜眼瞄我。憑直覺,喊我名字的就是他。
我首先做開場白:“同學們,我是你們的新班主任。我想,已經(jīng)有同學知道我的名字了吧,還有誰不知道,請舉手!”這么一問,一多半學生都舉了手。但不出所料,他沒有舉。
于是我馬上指著他說:“那好,就請第二列最后一位同學起來,將我介紹給大家。來,掌聲鼓勵。”
他顯然沒有料到我這一“招兒”,站起來有點不知所措,撓著留長發(fā)的腦殼,看了我一眼,然后結結巴巴地說:“這就是李……李樹文……老師?!蔽也钜稽c兒沒樂出聲來,不過仍一本正經(jīng)地表揚他說:“看得出來,這位同學很細心,也很懂禮貌,不愿對老師直呼其名。”聽了我的話,他的臉頓時紅了個透,學生們都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
那天,我給學生們上的第一課就是“文明禮貌用語”。
中午休息時,我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封信。
從信中我才知道了這個“調皮鬼”的名字———劉曉春。他現(xiàn)在已是125班的班長。而我,也成了125班的最后一任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