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智華
如今屬于“終端為王”的時代,各賣場牛氣沖天,讓各路供應商遍嘗“富貴險中求”的酸辣滋味。
要想有效的和賣場進行周旋、在“險”中求勝,關注合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做才可以讓你從細節(jié)中籌集足夠的籌碼,讓勝利的天平向你傾斜。
談判要弄清楚的兩個問題
一是要清楚自己有多少籌碼。如果你是一流的產(chǎn)品,你就可以牛一些,說話粗一點;如果你是三流、四流甚至是不入流的產(chǎn)品,那你就得聰明點,想別的辦法和捷徑增加手中的籌碼;如果你是二流的產(chǎn)品,你還是有一定機會的,一般賣場都會拿二流的產(chǎn)品來威脅和恐嚇一流的產(chǎn)品,賣場買手都是精通法家“制衡”術的高手。
二是與采購談判,要研究彼此的“焦集點”是什么。一般不外乎是“費用”和“銷量”,如何平衡這兩點是要講究技巧的。一般賣場采購都背負著“費用”和“銷量”兩個考核指標,如果你不想給太多的費用或是給不起太多的費用,那你就必須要告訴他你的產(chǎn)品能有如黃金般地增值,能夠給他帶來巨大的好處與利益。
增加銷量的方法
作為供應商來說,做賣場的目的是要賺取利潤,而利潤要銷量來保證。提升銷量一般有三種方法:一是增加品項,二是增大陳列面,三是提高單品的銷售額。一般進店品項是相對固定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單品的銷售額。提高單品銷售額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擴大陳列面。陳列面一般可以通過“買”和“搶”得來,如果你夠富有的話,你完全可以不必顧及那么多,用錢開路吧;如果你不夠富有或精于算計,那我勸你還是通過最粗暴的方法——“搶”!根據(jù)個人經(jīng)驗,好陳列20%靠錢買,80%靠自己搶,所以建議臉皮厚些,放心大膽地“搶”!
不要給采購任何拖延貨款的借口
實際上被拖欠貨款很多時候是由于我們自身的疏忽造成的,我們給了采購很多“空子”來找借口,比如不了解賣場的結算流程,使你不能按流程及時提供對單、稅票等。因此,我們必須先從自身做起,不要給采購任何敷衍你的理由。因為是人都得講道理,如果你沒有“空子”讓采購鉆,我相信他也沒有敷衍你的底氣,所以我們要作到盡可能的不給他任何借口。
細節(jié)中增加籌碼
在平時的業(yè)務巡視過程中,要注重信息的收集,因為談判籌碼的大小幾乎是跟信息量成正比的。一些連鎖賣場經(jīng)常出現(xiàn)斷貨、缺品項等現(xiàn)象,很多時候,你花錢所進的5個條碼在某些店內(nèi)可能只有2-3個,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可以每兩周由業(yè)務人員統(tǒng)計一次,把那些店所缺規(guī)格的品項匯總成一張調(diào)查表,往采購面前一遞,“你們某某店沒有我的某某貨,你看怎么辦?”在采購面前你就要得理不饒人了,“你必須在這次促銷活動的費用上給我減點!”語氣粗點也不為過!往往你能討巧!當然也不要忘記有時間邀請采購出來喝喝下午茶,一些大的國際性賣場,要求不得賄賂采購,那你請客送禮就要講點技巧了。
與賣場合作的方式一般有很多種,譬如租賃專柜、實銷實結、帳期結算、保底銷售等方式,最常見的合作方式是帳期結算,但最好不要做“實銷實結”的方式,這明顯對你不利,因為不論你發(fā)了多少貨,均不列為銷售,但賣場結款的數(shù)額卻依據(jù)自身的數(shù)據(jù),它有很大的隨機性,當賣場資金緊張時,也許當月銷售量20萬元,但賣場只結10萬元,由于信息不對稱,你也毫無辦法,吃虧了也只好往肚里咽;另一方面商場丟失的貨及損失全部由你承擔,如果商場管理越差,你的損失就越重,最終就是一本糊涂帳,誰也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