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青
每年九月份,是幼兒園最“熱鬧”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新入園的孩子比較多,往往有些孩子會哭鬧不止,尤其是那些個性比較強的孩子,甚至會一連鬧好幾個月。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都感到很頭疼,怎么才能讓他們盡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
我的兒子也有類似的入園經歷,我把當時的情況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兒子是5月份入的園。入園的第一天,他還不清楚上幼兒園是什么概念,所以早上就聽話地跟著我去了,但沒一會兒他就哭鬧起來。原來他在家“瘋跑”慣了,猛地一下受集體生活的約束,有些受不了。老師走過來安慰他幾句,見沒什么效果,就沒再管他。就這樣,兒子哭了整整一天。
點評:這位家長在孩子入園之前,應該多帶孩子去幼兒園玩玩,并告訴孩子,幼兒園有老師,有小朋友,上幼兒園就意味著要過集體生活了。給孩子講講為什么要過集體生活,在幼兒園與在家有什么不同。還可以把已經很好地適應了幼兒園生活的鄰居小朋友請到家里,讓他和孩子一起玩,并請小朋友給孩子講講發(fā)生在幼兒園的趣事,讓孩子向往上幼兒園。
這位老師應該請班里一些開朗、適應能力強的“老生”主動親近新入園的孩子,因為小孩子之間是很容易溝通的。這樣,讓孩子在入園的第一天,就對幼兒園有一個良好的印象。
第二天,兒子照哭不誤,而且邊哭邊往外跑,被老師抓了回來。在兒子與老師“較勁”的過程中,兒子的臉和老師的胳膊都被幼兒園的鐵門碰傷了。老師當著全班的面批評了兒子的“無組織無紀律”,并讓小班長看著兒子。
點評:對于私自跑出園的孩子,老師要嚴加“管理”,這一點無可厚非。但這位老師當著全班的面批評孩子的做法,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讓小班長看著新同學,更使這位新入園的孩子產生一種失去自由的感覺。老師最好私下里對這種有個性的孩子進行單獨教育。
接下來的幾天,兒子堅決不肯再上幼兒園了。兒子的姥姥、姥爺心軟了,說:“干脆9月1號再上吧!”我當然不同意,因為兒子已經3歲半了,應該接受正規(guī)的教育了。但我見兒子實在不肯再去,便退了一步,同意每天讓他上半天,中午接回來,等他上了大班,再上全天的。兒子點頭答應了。
點評:教育孩子,最怕全家意見不統一。一般來說,老年人比較心疼隔輩人,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常會利用這一點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教育孩子還是應該以父母為主。另外,家長不能輕易允許孩子上半天,尤其不能一連上幾個月半天。這樣形成習慣了,將來很難改。
但是,一上大班,兒子就說話不算數了。他仍要求天天上半天,理由是在幼兒園睡不著午覺,干躺著太難受。我對兒子半天接的要求一口回絕,他就天天哭鬧,而且早晨根本就不配合穿衣、穿鞋。每次給他穿衣服都得全家人一起動手,有摁胳膊的,有摁腿的,有穿衣服的,往往是全家人出了一身汗,剛把衣服給他穿好,他兩腳一蹭,又把鞋脫了。不但如此,兒子還拿不吃飯來“威脅”我們,說只要不半天接,他就不吃早飯和午飯。他還真的說到做到。老師說他早飯根本就不吃,中午餓過勁了,也只吃一點點。盡管如此,我和他姥姥還是天天狠著心把他“押”到幼兒園。
兒子見哭鬧、“絕食”都不解決問題,便兩次跑進園長辦公室找園長“談”,要求園長同意他上半天,弄得園長哭笑不得。那段日子,據老師反映,課間活動的時候,他不去參加小朋友的活動,而是躲在一邊抹眼淚。老師見他這樣,也挺心疼孩子,甚至跟我商量,要不咱再允許孩子上一段時間半天?我不同意,我對老師說:“幼兒園沒有上半天的規(guī)定,如果依著他,等以后上小學了,他也要上半天怎么辦?”為此,我冥思苦想的,別說,我還真想出了好辦法。
兒子的老師發(fā)現,只要老師一說:“小朋友們把課本打開?!眱鹤泳土⒖滩豢蘖?,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兒子顯得非常高興。我請老師及時在課堂上表揚了他。針對兒子不愛午睡的情況,老師給予他特殊照顧,允許我給他帶一個不出聲的毛絨玩具,睡不著覺他就玩這個毛絨玩具。
點評:抓住孩子的優(yōu)點及時鼓勵,對“特殊”的孩子,給予一點特殊的照顧,這些都是可取的辦法。另外,早在入園之前,家長就應該讓孩子養(yǎng)成睡午覺的習慣,這樣,從生活規(guī)律上就與幼兒園同步了。
我給兒子規(guī)定:如果每天都能好好吃飯,就獎勵星期五半天接;如果一個星期之中有一天的早飯或午飯沒吃,星期五中午就不接。兒子當然不干,半夜醒了都哭著喊著要求我取消這個規(guī)定。我還是沒有答應他。我給了老師一張月歷,請老師根據孩子吃飯的情況,在當天的日期旁劃“√”或“×”。如果他早飯、午飯都吃了,就劃“√”,如果他沒吃,就劃“×”,等他姥爺接他的時候,把這張日歷交給他姥爺帶回來,我好及時了解他的情況。我想,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對他會有約束的。之所以只考察他的吃飯情況,是因為如果他能好好吃飯,就說明他已經能愉快地在幼兒園生活一整天了,別的就不需要擔心了。為了讓老師很好地配合我,我還特意誠懇地給老師寫了一封信,對老師表示感謝。
就這樣堅持記了一個月,兒子逐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又回到原來那個開朗的他。這張月歷也成了“文物”,被我珍藏起來。如今的他,不但自覺自愿地上幼兒園,而且在幼兒園里過得很愉快。老師說,他各方面表現都非常突出,是班里學習的小標兵。
點評:在大原則不變的情況下,適度地滿足孩子作為獎勵,這個方法的確值得借鑒。
由于這位家長十分重視與老師的溝通,使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互動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