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震 夏炎興
目前市場上見到的靈芝,有野生的,有人工栽培的,還有采用工業(yè)發(fā)酵得到的靈芝菌絲體。在人們的印象中,野生靈芝非常罕見,十分寶貴,其實未必如此。首先,沒有證據(jù)表明,野生靈芝的藥效比人工栽培的靈芝好。其次,野生靈芝多在幼嫩時期便被蟲蛀,且許多多孔菌也?;祀s在野生靈芝中,誤食對身體反而有害。
靈芝的人工栽培目前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袋栽法,一種是原木栽培法。原木靈芝栽培法更接近靈芝的天然生長環(huán)境,生長時間要比袋栽靈芝生長時間長,所獲靈芝子實體比重較大,含有的多糖、三萜類成分都比袋栽靈芝要多,因此其質(zhì)量優(yōu)于袋栽靈芝。
要區(qū)別是袋栽靈芝還是原木靈芝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一是袋栽靈芝比重較輕,二是袋栽靈芝菌柄較長,三是袋栽靈芝菌蓋背面顏色較淺,一般均呈白色,少見淡黃及金黃色。
目前市場上見到的靈芝子實體,有成朵的,有切片的,還有的是磨成粉的。對切片及磨成粉的靈芝子實體,除非采用顯微分析或化學分析的手段,否則肉眼很難判定其優(yōu)劣。對于成朵形的靈芝子實體,一般可以從色澤、厚薄、比重上判別其好壞。好的原木靈芝子實體,其朵形呈圓形或腎形,柄短,肉厚,菌蓋的背部或底部,也就是用放大鏡能看到有管孔的部位,一般呈淡黃色或金黃色為最佳,呈白色則其次,呈灰白色,而且管孔已經(jīng)較大的則最次。這種靈芝子實體已經(jīng)噴射完孢子粉,也就是其營養(yǎng)已經(jīng)大量轉化為孢子粉噴射出,其藥力較差。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加深了對靈芝在增強免疫、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抗氧化、抗自由基等功效的認識后進行了抗腫瘤研究。在化療和肝癌病人身上獲得了改善癥狀和延長生存率的效果。1988年報道了靈芝孢子粉的使用,并進行了將靈芝精粉(由子實體提取)和孢子粉結合治療腫瘤的研究,之后又將孢子破壁提高效果。目前認為對靈芝治療腫瘤問題應該有一個實事求是的評價。目前市售抗腫瘤保健品甚多,有抑制DNA合成誘導細胞凋亡的樓蓮膠囊;抗腫瘤新生血管的奧硒康膠囊、鯊魚軟骨素;基因調(diào)控抗癌的得寶膠囊;磁藥殺癌止痛的癌克痛貼片;抑制酪氨酸激酶、過剩激素和抗氧化的金轉停;以單克隆抗體為藥物載體抑制DNA、RNA、蛋白質(zhì)合成的慈丹膠囊;多途徑破壞癌細胞結構的去甲斑螯素等。只能說靈芝也與這些新誕生的抗癌保健品相似,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能改善病人的癥狀和延長帶瘤生存率。事實上目前的抗腫瘤藥物,離開真正的“奇跡”出現(xiàn)還有一段距離,對于腫瘤的治愈率目前尚無法評價。
癌癥病人在購買靈芝制劑時應注意:只含子實體或孢子粉一種成分的產(chǎn)品效果較差,而孢子粉、靈芝精粉和菌絲提取物三者合一的產(chǎn)品效果較好;沒有藥政部門批準文號的產(chǎn)品,常會魚目混珠或因孢子粉和靈芝精粉來源渠道不一,品種不同而降低質(zhì)量;食字號靈芝制品不可作為藥物服用,在治療腫瘤上效果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