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杰等
是正當索賠還是敲詐勒索
姜偉杰
許某開了個雜貨店。2000年8月,顧客在許某的商店買了一瓶品牌飲料,透過飲料瓶,顧客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只蒼蠅,許某當即為顧客換了一瓶,并且把這瓶有蒼蠅的飲料保存起來。不久,他給生產(chǎn)該飲料的A廠寫了封信,向廠家索賠20萬元。否則,他將采取報復措施。
A廠認為許某是在敲詐勒索,向公安機關報了案。在警察的陪同下,A廠的一位副經(jīng)理找到許某,要求協(xié)商解決。許某要求A廠至少賠償10萬元,否則,他將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向新聞媒體披露事實,以維護自己的權益。雙方協(xié)商不成,警察隨即將許某拘留。不久,檢察機關以許某犯敲詐勒索罪為由向法院提起公訴。
本案的起因是飲料的質(zhì)量問題。許某的飲料是從A廠進的貨,當然有向A廠索賠的權利,至于索賠多少,可以雙方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還可以調(diào)解、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訴。這原本是一個民事問題,受民事法律的調(diào)解。而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以將要實施暴力或其他損害相威脅,強行索要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對被害人進行精神上的強制,使被害人產(chǎn)生恐懼心理,逼使被害人提供財產(chǎn)利益。本案中,飲料中的確有蒼蠅,許某并未憑空捏造事實,許某據(jù)此索賠,這是他的權利,這是其一;其二,許某提出A廠不滿足其要求即向有關部門和媒體披露此事,這一手段并不違法,因為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向媒體公開事實是消費者的基本權利。因此,許某的行為并不構成犯罪。
最后,法院判決許某無罪。
幼兒燙傷餐廳是否承擔責任
黃晶瑩
2000年8月,某市5歲的小女孩熊某在外祖父和保姆的帶領下來到一家肯德基餐廳就餐。外祖父買好食品后就去了衛(wèi)生間,保姆未加注意,順手把一杯熱橙汁端給熊某飲用,熊某張口就喝,因為飲料太燙,熊某沒有防備,慌亂中飲料灑在了自己的身上,造成燙傷,經(jīng)醫(yī)院診斷,熊某為淺2度燙傷,面積為全身的5%。熊某的父母認為肯德基餐廳提供的熱飲溫度太高是造成女兒燙傷的直接原因,肯德基餐廳應為此事承擔責任。肯德基餐廳則認為,孩子的燙傷是大人監(jiān)護不力所致,餐廳對此沒有責任。熊某的父母于是起訴到法院,要求肯德基餐廳賠償女兒的治療費4000余元及精神撫慰金30萬元。
熱飲存在燙口的危險性這是勿庸置疑的,但并不能因此就判斷這家肯德基餐廳有過錯,因為沒有任何法律、規(guī)章或行業(yè)標準要求熱飲不燙口。我國《產(chǎn)品質(zhì)量法》第14條要求產(chǎn)品質(zhì)量應“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蓖瑫r要求:“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chǎn)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產(chǎn)品,要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所以,判定本案的關鍵是肯德基餐廳提供的熱飲是否具有“不合理的危險”和是否有警示說明。首先,熱飲燙口應該說是一種合理的危險,任何一個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都能認識并很容易預防這種危險,這和我們平常喝開水的經(jīng)歷是一樣的。其次,肯德基餐廳提供的每一個盛裝熱飲的杯子上都印有“小心熱飲燙口,請勿用吸管”的字樣,在每一個吸管盒上也都有“肯德基提醒您:喝熱飲時請勿用吸管,以免燙口”的提示,應該說,這家肯德基餐廳對熱飲的警示說明是比較充分的。因此,肯德基餐廳不應為此事承擔責任。
最后,法院駁回了熊某的全部訴訟請求,判決肯德基餐廳對熊某的燙傷不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