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進
女兒從托兒所出來,在回家路上突然興奮地叫喚:“媽媽,看(那里有)紅色的車!”我領(lǐng)女兒來到那輛消防車旁,于是不斷的問與答開始了:車的紅色——表示它擔(dān)負著救火的重要任務(wù);大象的鼻子——救火時噴水用的水管與噴頭;叔叔的綠頭盔和綠衣服——他們要像解放軍消滅敵人一樣消滅火災(zāi)保護大家的安全……就這樣,我和女兒在消防車旁足足呆了半小時。
一次快餐店的玩具贈品,使女兒知道了玩具車世界的存在。她對車的興趣和敏感,當(dāng)然主要來自于家里的那些玩具汽車。特別是家中玻璃櫥里的那些色彩繽紛、形狀各異的仿真小車,它比女兒早來我家,但女兒出生后才是它們真正的擁有者!一歲左右,我就常陪她坐在地板上玩那些車。起先,看見滿地跑(發(fā)條慣性)的車,女兒手舞足蹈;再是抓住一輛車就翻來覆去探究它;以后她漸漸會開車門、上發(fā)條、裝電池、用遙控了。把能拆的都拆散,然后再自己去裝,實在裝不起來了就求我?guī)退谝慌约毤毜乜粗S谑?,關(guān)于車的數(shù)量、顏色、玩的方法規(guī)則等,開始進入了她的大腦。
坐進她爸爸開的桑塔納轎車時,她也是東摸西摸,在得知亂動有危險時,才會坐在我懷里略現(xiàn)“安靜”。在去外婆家的路上,車沒油了。她爸把車開到加油站,問女兒這是什么地方,“這是車吃飯(加油)的地方”;看著高速道路上的車,女兒說“它們像我們小朋友一樣,排好隊滑滑梯,不能搶先”;看見警車呼叫而過,女兒也知道:它是抓壞蛋的車。
家中的玩具車被女兒弄壞了不少,可她的動手能力和認知能力卻已今非昔比。玩具車連接著外面廣闊的世界,“玩深玩透”也不易,因為知識與信息是無窮盡的。通過“車”的載體和女兒對車興致盎然的把玩,開發(fā)出的便是比車本身意義更大的東西。
(上海中易心理健康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