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
坦克兵服裝,是軍服的一種,而軍服又是服裝的一種。服裝,說穿了無非是"人的包裝",除了遮體和保暖的基本功能外,顯示身份、地位、性別的功能也越來越突出。
軍服的功能更多些,它除了具有遮體和保暖的功能外,還具有防護、識別和象征三大功能。古往今來,各國的軍服林林總總,花花綠綠,想研究軍服的沿革和變遷,足可以寫上厚厚的一本書。在這里,只能東鱗西爪地"采擷幾片小花",介紹與坦克兵服裝有關的點滴知識。
林林總總話軍服
這里所說的軍服,還是以坦克兵服裝為主。因為坦克兵服裝和一般軍服,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有的國家只有陸軍服,沒有坦克兵服。廣義地講,坦克兵服裝還包括坦克帽、馬靴、標志符號等,這些在下面再加以介紹。
說到軍服的三大功能,這里先要解釋一下。防護功能,是軍服特有的功能,它體現(xiàn)在軍服的顏色、樣式、裝束等方面。古代軍服,往往顏色艷麗,尤其是大將的服飾,富麗堂皇,給人以威武、高貴之感。到了近現(xiàn)代,許多國家將軍服分為禮服和作戰(zhàn)服、常服。禮服往往顏色鮮明;而作戰(zhàn)服和常服,則為保護色,二戰(zhàn)后更盛行迷彩服。保護色,特別是迷彩,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在裝束上,扎武裝帶,中國工農(nóng)紅軍戰(zhàn)士打綁腿等,都能起到保護作用。軍服的識別功能,意義重大。軍服上除了領章、帽徽表示軍兵種和軍銜、軍階的不同,樣式和面料上也有區(qū)分。我軍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軍服,就有"當官的四個兜,當兵的兩個兜"的區(qū)分。坦克兵的服裝,就很有特色。帶上坦克帽,穿上工作服,蹬上馬靴,一看"準是開坦克的"!軍服的象征功能,也很有意義。最典型的是水兵帽上的四條飄帶,代表著我國的四大領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軍服,按照著裝場合的不同,分為禮服、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4大類。
坦克誕生不久,就出現(xiàn)了坦克兵服。最初的坦克兵服,是從騎兵服和空軍服演變而來的。這里有幾張珍貴的歷史照片,可以看出當時坦克兵的"打扮"。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各國坦克兵的服裝大都制式化。蘇聯(lián)紅軍坦克兵的服裝已經(jīng)和今天的坦克服相差不多。而德軍坦克兵服則為黑色的"坦克兵夾克"。按照德國人的說法,這種坦克服和坦克結合在一起,給人以"精悍"的印像。英軍坦克兵的"形像"如圖4所示,腳蹬短馬靴,頭戴貝雷帽,戴耳機,身著坦克兵服,扎武裝帶,褲子上的口袋很多(這和今天的某些便裝有異曲同工之妙)。日軍的坦克兵服和日軍當時的航空兵服十分相像。
概括起來說,二戰(zhàn)時期的坦克兵服裝已經(jīng)和今天的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夾克裝樣式,便于操作和作業(yè),看起來比較精神,軍褲一般為馬褲形式,是由騎兵的馬褲演變而來的,褲子的下部緊口,便于穿馬靴,褲子的"臀部"突出,既有美觀的作用,穿著也比較舒適。馬靴,也有長短之分。
坦克兵服裝,除了具有上述功能外,有的還具有隔振、耐油、加熱、降溫、三防等作用。如美國的M1主戰(zhàn)坦克乘員配有水冷背心,我國部分坦克部隊配發(fā)我國專家研制的制冷坦克帽,這些帶"微型空調(diào)器"的坦克服裝,深受坦克兵的歡迎。
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兵的服裝,跟蘇式坦克兵服差不多,沿用了幾十年。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發(fā)現(xiàn),在國慶50周年大閱兵的車輛方隊中,坦克兵的服裝樣式已經(jīng)煥然一新,不但坦克帽變了,坦克服也換成了迷彩服。這套坦克服不僅更美觀、更大方、更適用,防護的作用也明顯加強。
五花八門坦克帽
和坦克服相比,坦克帽的樣式算得上是"五花八門"。
坦克帽的功能較多,除了有保暖的功能外,還有隔振、隔音、防碰撞、護目、通話、防護等功能。
從構造上講,蘇軍的坦克帽比較典型,由帽體、襯里、3條保護帶、護額、耳機、喉頭送話器組成,防碰撞和隔音的性能良好。以前講過,坦克車內(nèi)的噪聲級很高,乘員間直接說話根本聽不清楚,即使喊破嗓子也白搭。乘員戴上了坦克帽,便可以自由通話。首先,坦克帽密封良好,可以很好地隔離車內(nèi)噪聲。而乘員的話語通過聲帶的振動,由喉頭送話器→胸前開關→收發(fā)信機,信號經(jīng)放大后,傳給車內(nèi)乘員。這種坦克帽一直沿用至今。我軍的坦克帽,和蘇軍的差不多。令人欣喜的是,在國慶50周年大閱兵的坦克方隊中,坦克兵戴上了新型坦克帽,這種坦克帽向頭盔的方向靠攏,由防護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質(zhì)地輕,強度和剛度高,硬防護能力顯著提高。
為30年代美軍坦克兵的坦克帽。為二戰(zhàn)時期日軍坦克兵的革制坦克帽。圖7為日軍的老式坦克帽和新式坦克帽的對比??梢钥闯?,加強坦克帽的硬防護功能,是坦克帽的發(fā)展方向之一。我軍新研制的制冷坦克帽,利用半導體制冷的原理,體積小巧,降溫效果好,深受我國南方地區(qū)坦克部隊官兵的歡迎。
大同小異坦克靴
坦克靴,也稱為馬靴,是從騎兵的馬靴演化而來的。各國的坦克靴大同小異,無非是高腰、低腰之分,革制、帆布制之分,以高腰、革制馬靴為主。
坦克兵蹬上馬靴,走起路來,嘎嘎直響,顯得十分威風。由于馬靴多選用上好的牛皮制成,質(zhì)地較硬,防碰撞的功能較強。坦克車內(nèi)比較狹窄,磕磕碰碰的事是免不了的,蹬上馬靴,便不怕磕著碰著。再說,坦克炮發(fā)射時,推出的炮彈殼滾燙發(fā)熱,如果不穿馬靴,很容易砸傷燙傷。
不過,馬靴的缺點也不少。一是捂腳,特別是對愛出腳汗的坦克兵更是添了不少麻煩。二是穿脫費勁,特別是高腰馬靴更難脫,有時候兩個坦克兵"互相協(xié)作",像"拔蘿卜"似的,一個往前使勁,一個往后使勁,才能脫下來。圖2中美國坦克兵穿用的一種馬靴,上部可以系帶,脫靴要方便得多,不過把這一排帶拉緊也挺麻煩??刹豢梢圆捎媚猃埓羁鄣氖o方式?值得考慮。
坦克兵服裝上的標志符號,包括帽徽、領章、肩章、臂章等,也屬于坦克兵服裝的范疇。有的國家,如英國、法國、德國等,坦克部隊有專門的稱號,像英國的"沙漠之鼠"第7裝甲旅即是一例。不但在坦克上畫上一個可愛的小老鼠,坦克兵臂章上也有一個"小老鼠"圖案,煞是有趣。有的兵器愛好者喜歡收集軍兵種的標志、符號、隊徽等。以后將介紹這方面的趣聞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