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執(zhí)斌
王宏志先生要將她歷史教材改革及有關文章結集出版,我很想當這部書的責任編輯。我之所以如此絕沒有半點附驥攀鴻的私心雜念,實在是受感情和責任的驅使。眼下在職人員中,跟隨王先生編寫教材時間最長的有我一個,接受王先生指點最多的也有我一個。更何況,王先生連任兩屆中國教育學會歷史教學研究會理事長,我先后任副秘書長、秘書長,協(xié)助她開展工作,直到今天。
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改革大潮一浪高過一浪。那時候,人教社正籌劃編寫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王先生做為社里的編委,隨后又接替蘇壽桐先生擔任副總編輯。作為人教版歷史教材的領導者、組織者,她敏銳、務實、能干,用"嘔心瀝血"來形容她的工作,是不過分的。她是這時期人教版歷史教材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設計師。那時候,無論是編寫初中教材,還是編寫高中歷史教材,總是由她先拿出相當成熟的設計方案。設計方案包括明確的指導思想、嚴謹?shù)捏w例結構、具體的編寫原則和要求,還有樣章,使每一個參加編寫的人有章可循。她說她愛"突發(fā)奇想",有些編寫教材的好主意是在睡夢中或飯桌上捕捉來的。這就是靈感思維。王先生的靈感思維完全是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心所致。
王先生不僅擔當教材的設計任務,而且還是教材的編著者和審閱者。她認為"領導編書,自己不寫,就無從領導"。她身兼數(shù)任,可工作抓得非常緊,任務一旦布置下去,草率了事,延誤期限,是絕不允許的。對于年輕同志寫的稿件,她總是格外認真審閱、修改,有時整段整段地改寫。我從她修改過的稿件中學到許多東西。她還堅持集體討論書稿,說這是歷史室的好傳統(tǒng)。每逢討論書稿時,她總是強調"對稿不對人",不管是誰寫的稿,都要求大家充分發(fā)表意見。由于領導有方,大家工作起來既緊張又愉快。那時候,歷史室總能夠高質量按期完成教材編寫任務。
面貌一新的義務教育歷史教材出版以后,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也得到海內外專家、學者的好評。大家都知道,王先生對這套教材貢獻最大。但她每次聽到人們的贊揚,總是說:"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王宏志先生愛護名譽,淡泊私利。她干工作總是不惜氣力,追求完美,生怕教科書因質量問題損壞人教社和歷史室的名聲。但分享利益時,卻從不計較,她經(jīng)常把自己應得的錢財、物品捐贈給室里或學會。
王先生的書稿《歷史教材的改革與實踐》,對她個人來說,是從事歷史教材編輯生涯的忠實記錄和辛勞結晶;對我們這些中青年歷史教材編者來說,不僅能從書中學到歷史教材的編寫學問(大到編寫的指導思想、選材原則、內容、涉及的觀點、方法、政策等,小到具體史實、編寫技巧),還能進一步認識編寫教材事業(yè)的神圣和教材改革的永無止境。對廣大中學歷史教師來說,這本書既能幫助他們理解和把握教材,又能幫助他們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關鍵時刻,及時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教材改革。
這本書還幫助我們了解海內外歷史教材的交流情況,以及王先生為此做出的貢獻。中韓歷史教科書交流,始于王先生1993年率團赴漢城;中日歷史教科書的交流,她數(shù)次參加、主持,還撰寫出有影響的階段性總結論文;她去馬來西亞為華文中學歷史教師講學,受到熱烈歡迎和好評。在與港臺歷史教材交流中,香港請她審閱當?shù)氐臍v史教材,臺灣的歷史教材編者,經(jīng)常與她交換意見。港臺的歷史教材編者都很重視她的意見。這些交流也促使她在主編歷史教科書時,積極吸取海內外歷史教科書編寫的長處。這對我們來說,也是有益的啟示。
王先生是當今歷史教育界知名的專家,同時在史學研究領域也有突出的成就?!杜f史新譚》一書集中體現(xiàn)了她的史學研究成果?!逗槌挟爞鳌贰ⅰ秴顷蟼鳌?與人合作)是她史學研究的代表作,在海內外有相當影響。積極參與史學研究,開闊了她的視野,使她萌發(fā)了不少獨到的見解,這突出表現(xiàn)在民族問題和歷史人物問題上。她主編的歷史教材,民族史的內容空前增加,民族平等的原則在教材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歷史人物在教材中有了廣闊展現(xiàn)的舞臺,改變了以往教材"有史少人"的現(xiàn)象,而且對歷史人物給予了大膽的、實事求是的評價。
王先生是個重感情的人。對培育她的老一代歷史教育家邱漢生、蘇壽桐、李純武等先生,她總是以老師相待,既尊敬,又關心,彼此結成"忘年交"。對與她共事多年,年齡上下不多的同事、朋友,像趙恒烈、嚴志梁、李隆庚、臧嶸等,她總是以誠相待,引為知己。從她寫的《趙恒烈先生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文,就不難看出。對中青年人,她既嚴格要求,又熱心扶持,滿懷希望地助他們成才。
王宏志先生的書稿《歷史教材的改革與實踐》即將付梓,僅以此拙文報答她對我的培養(yǎng)和幫助,并祝愿歷史室全體同仁踵事增華,再創(chuàng)輝煌。
(作者系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責任編輯:林 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