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漪
金風送爽的時候,迎來了令人矚目的共和國首屆記者節(jié),我,作為一名老教師,在這兒向記者同志致以節(jié)日的祝賀與由衷的感謝。祝賀記者同志節(jié)日快樂,事業(yè)有成;感謝記者同志使我能在教育生涯中與報紙雜志結伴同行,不斷從中獲得“源頭活水”。
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須有一桶水。其實,這個比喻并不妥帖。“一桶水”的看法是靜止的,只注意到“量”,至于“質(zhì)”如何,是活水,還是死水,是清純的水,還是混濁的水,不得而知。我歷來認為教師必須知識常流水,才可能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揚帆遠航。要做到知識常流水,除了向書本學習,向?qū)嵺`學習,大量的是從報紙雜志中獲取信息,開闊視野。教師的工作崗位在學校、在課堂,不可能廣泛地接觸社會,廣泛地采擷各種信息,多虧記者同志采編了豐富多采的社會新聞、世事經(jīng)緯,把報章雜志作為載體,傳達到千家萬戶,因而,教師能知天下事。至于廣播、電視傳媒普及,這種渠道就更通暢無阻了。
源頭活水對教師來說至關重要,它能有效地提高教育的時代氣息,提高教育的震撼力、感染力。一名閉目塞聽、孤陋寡聞的人是無法擔當培育學生成長、成人、成才的重任的。記者同志通過各種媒體提供的信息是鮮活的,靈動的,能激起人們感情的漩渦,引起人們的共鳴;教師及時學習,及時篩選,及時吸收,及時組合,向?qū)W生傳遞,帶領學生思考、判斷、欣賞、品味,不僅教師自身獲得提高,而且學生受益匪淺。教育教學中的勃勃生氣、時代活水,如果離開了記者同志的辛勤勞動,那就必然是空穴來風,不可思議。就這一點來說,教師又怎能不致以深深的謝意呢?
采擷新聞,報道社會百態(tài),絕非易事。在前方,在前線,在前沿,風里雨里,白天黑夜,那種辛苦操勞的勁兒,那種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也常給教師以精神上的激勵,激勵教師珍視這些來之不易的“活水”,并有意識地灑播到教育的園地,滋潤學生成長。
祝愿記者同志妙手寫出更多更新更美更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