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波
又到了鮮花盛開與鳥鳴的季節(jié),城市在市聲及激光音響的伴奏中完成一次又一次白晝與夜晚的嬗遞。心境卻總如一張被寂寞漂洗的紙潔白而寧靜。
不知自哪夜始學會了懷舊。懷念許多年前一株花紅葉綠的桃樹下,那個用畫筆蘸著顏料和陽光,想要把整個春天搬到畫紙上的丹青少年;懷念大一的周末之夜,那個一邊念著“火車是綠色的遠方”,一邊計劃逃票獨自做一次無目標旅行的校園詩人;還有小城歌舞廳里,極少跳舞,夜夜只唱同一首《紅河谷》的沉默歌手。
抬起頭來,鏡里的面頰不再有昔日的狂放和清純,卻不再唱嘆時光無情世道艱辛。因為自知失卻一分鋒芒時,骨骼里必增添了一些更為堅實的內容。
依舊相信友誼和愛情是人生的雙拐,兩腿撐起的世界畢竟容易失重。依舊在日記里對自己說:誰能輕而易舉地說出我內心的冰凌與火焰,誰就是我永生永世的兄弟和情人。卻不再會為了跋涉中少一點孤獨,多一分詩意,就用最真誠的初衷去制造一次刻意的美麗。最失落的日子,忽然有一紙意外的問候自遠方或身邊來,就以為是一種真實的幸福。
漸漸愛上了“守株待兔”的成語。因為不管對于友誼或者愛情,這么多的兔子,這么大的林子,能撞上來的,即便不是緣于默契,也該是一種緣份。
有一點始終沒有絲毫改變,依日固執(zhí)地信奉:奉獻和拼搏是生命里最美好的花朵。
無數個被失眠折騰得極疲憊的清晨,面對講臺下比弟妹更親切熟悉的笑顏;或者最想偷懶的時候,看到一位并不被自己關注的學生在交上來的隨筆本里寫著,自己不經意的某句話竟點燃了她黯淡的青春。便無法不熱愛手里一支粉筆的重量。
每個用枯燥的文字營造第二空間的孤獨夜晚,重讀各個編輯部寄來的樣刊和一些陌生文友、讀者的殷殷祝福,心情被淚水打濕的同時,就無法不相信明晨的太陽一定新鮮誘人,并在心底滋長一種愈來愈明晰的期待。
是的,期待燃燒,期待美麗,期待輝煌。每一個必須用整個心靈去負荷的沉重時刻,這成了寧靜孤獨的內心最細小又最倔強的聲音。
(作者單位:江西省波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