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 珩
高中畢業(yè)文憑一發(fā)到手,我便有一種猛然被人推到凄涼、空寂之地的感覺。
15歲的少年,無奈地走回鄉(xiāng)村,走回那片貧瘠的黃土地。
晚上,昏暗的油燈下,父親把我用過的書本連同那張一文不值的文憑統(tǒng)統(tǒng)塞進一只破木箱里,并把它推到床底下。他用練習(xí)簿上撕下的紙,撮了點煙絲,卷了支喇叭筒遞給我,然后,用平靜的語氣對我說:“從明天起,你該自己養(yǎng)活自己了。”
我掂出了父親這話的分量。那支粗劣的煙嗆得我滿眼流淚,但我還是強忍著把它吸了下去。
第二天一早,我打起精神,隨著隊長的哨音和社員一起出工。
那天早上的活兒是掰玉米葉兒。每個人都站在兩行玉米的中間,然后,左邊幾片葉子,右邊幾片葉子,一路向前掰去。別人都是老手,掰得又快又干凈,只有我,掰得極慢,動作也十分別扭。我心里著急,就胡亂用力,結(jié)果,玉米稈子扯斷了不算,手指也被玉米葉劃開了口子。
記工員記工分是按每個人掰下的玉米葉的重量來折算的,每20斤玉米葉合12分。我從早上一直掰到中午,又累巴巴地將玉米葉從田里背到隊房,弄得滿頭灰塵滿身芒刺。結(jié)果,記工員才在小本本上極為吝嗇地為我記了32分。
32分雖少,按當(dāng)時的工分值來算,它只合2分4厘錢,但它卻是我自食其力的開始,我的勞動價值也便以這32分作為開端。
很顯然,單憑體力,我是很難掙到高工分的。掙不到高工分,便很難做到自己養(yǎng)活自己。那時候興造綠肥,縣里、公社常派人下來檢查,綠肥折合的工分也高,于是,我便在造綠肥上找開了主意。我在自家茅房的旁邊挖了一個又圓又大又深的坑,然后,精心地開始了我的綠肥制造業(yè)。我制造綠肥有一套嚴(yán)格的程序:先撤一層草木灰,而后鋪一層青草,再放一層溝塘邊挖來的黑土,再澆上些人糞尿,然后,再撤一層草木灰。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我一心想把那大坑早日填滿,因此,我一有空兒,便去溝邊割草,去塘邊挖泥。中午,烈日灼人,我汗流浹背,卻依然勞作不息。
坑終于填滿了。漚制了個把月之后,隊里派人來起肥。那肥又黑又臭,氣味熏人。肥從坑里起出后,在地上堆成個梯形。記工員用尺子反復(fù)丈量,算好了土方,然后,在小本本上一下子為我記上了1200工分。1200工分,這得強勞力苦上120天才能掙來。當(dāng)時,我撫摸著手上的老繭和刀痕,心里激動得直想哭。
那天晚上,父親又卷了支喇叭筒遞給我。他沒有說話,但他的目光中卻透出幾分贊許和欣慰。
煙還是那么嗆人,但我這次卻沒有流淚。一個夏天的經(jīng)歷,已使我習(xí)慣了承受這種生活的滋味。15歲的夏天是過去了,可我真正的人生卻從這里剛剛開始。
(文華摘自1993年12月11日《經(jīng)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