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月毛澤東曾專門從章士釗先生處借得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的《智囊》閱讀。近年來,日本等經(jīng)濟強國為了自身在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fā)展,開始掀起中國古典智慧熱研究。中國古典智慧何以有如此的魅力?我們輯錄了《智囊》中某些片斷,以饗讀者。
——編者
人才篇
孔子盡人之用
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周游列國,有一回,他的馬跑了,吃了農(nóng)民的莊稼。那個農(nóng)民十分憤怒,就把馬扣下了??鬃拥膶W生子貢去向農(nóng)民求情,說了許多好話卻沒有把馬取回來??鬃痈袊@地說:“用別人不能理解的話去說服人,好比用最高級的犧牲——太牢去貢奉野獸,用最美妙的音樂——《九韶》去取悅飛鳥,有什么用呢?”他就派養(yǎng)馬的人前往。養(yǎng)馬人對那個農(nóng)民說:“你不是在東海耕種,我也不是在西海旅行,我們既然碰到一起了,我的馬怎么能不侵犯你的莊稼呢?”農(nóng)民聽了,十分痛快地解下馬,還給了他。
呂夷簡辦事得體
宋仁宗病了很長時間,沒有上朝理政。一天,他的病情稍有好轉(zhuǎn),想召見主持政務的大臣們。于是坐在便殿,召中樞省、樞密院文武二大臣緊急進宮。呂夷簡得旨后,過了一會兒才起身入宮。樞密大臣催他快點走,而呂夷簡卻象平時一樣,不緊不慢地踱著方步。宋仁宗見到他們就說:“我病了這么久,今天剛好些,非常想見見你們,你為什么姍姍來遲?”呂夷簡從容稟奏皇上:“陛下患病,不能親理朝政,朝廷內(nèi)外都很擔憂。一旦忽然召見大臣,我們就慌忙奔跑進宮,恐怕會使人們誤認為出了什么不好的事,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彼稳首诼牶?,認為他輔佐政事,考慮周全,辦事得體。
曹彬不假公濟私
當初宋太祖在周世宗手下做殿前都檢點,駐扎在澶州。曹彬是周世宗的親信,專門掌管宮中的茶和酒。太祖曾經(jīng)向他要點酒喝。曹彬說:“這是公家的酒,我不能隨便給你。你自己去買酒喝吧?!钡鹊教娈斄嘶实郏麑θ撼颊f:“周世宗手下的官吏中,沒有欺騙他們主子的,只有曹彬一個人。”于是將他視為心腹,委以重任。
遠見篇
陳晉公報憂不報喜
宋真宗時,陳晉公陳恕作三司使,總攬?zhí)煜仑斢?。宋真宗命令他將宮廷內(nèi)外府庫中的錢財、糧食全部統(tǒng)計一下上報給他。陳恕當即答應。但卻未統(tǒng)計上報。拖了很久,真宗屢次催促,陳恕始終沒有上報。真宗就命令宰相去質(zhì)問他。陳恕回答說:“天子還很年輕,如果他知道府庫這樣充實,我怕他會生出奢侈之心?!?/p>
楊榮薦賢
明英宗時,宦官王振專權(quán),他對仁宗時的元老楊士奇、楊榮、楊溥說:“朝廷里的大事多虧了三位老先生。然而你們都年事已高,操勞過度。今后應該怎么辦呢?”楊士奇說:“我們理應當鞠躬盡瘁,報效國家,死而后已!”楊榮卻說:“士奇先生不能這樣說,我們這些人已經(jīng)老朽,沒有力量再為國效力,應當推薦一些能夠勝任工作的年輕人來接替我們,以報答皇上的恩德呀!”王振聽了非常高興。
第二天,楊榮就推薦曹鼎、苗衷、陳循、高谷等人,這些人都先后得到提拔重用,大有要取代“三楊”的陣勢。楊士奇認為這都是楊榮當初那番話造成的。楊榮說:“我們應當團結(jié)一致,齊心協(xié)力辦事?!睏顦s的話說得楊士奇心服口服。
李賢論官多兵少之患
唐章懷太子李賢曾因為軍官只是增多不見減少,就向高宗皇帝進諫。他說:“天地間的萬物都是有生長必有消亡,如果人只生不死,就會無處立足了。自古以來,有軍功的人,雖然持有皇上賜的金書鐵卷,發(fā)誓要永遠保留他們的官爵。然而他們的子孫良莠不齊,多次觸犯法律,馬上被革除官職、剝奪封地。有時能再立功,又再給他們爵位,哪里有屢次犯罪而不革職的呢?如果照現(xiàn)在這樣長期搞下去,天下官多兵少,老百姓供給他們俸祿,必然導致人民的貧困,國家的根本就虧損了,這個問題,不能不深入地考慮啊?!?/p>
靈變篇
以墨嚇退覬覦者
宋真宗有病,宰相李迪為了替皇帝祈禱上天消除災禍而住在內(nèi)宮。當時宋仁宗年紀還小,八大王元儼很有盛名,以詢問皇帝的病情為藉口逗留在宮內(nèi),好幾天不出宮。宰相李迪對此十分憂慮,但又沒有什么辦法。碰巧翰林院用金盂端上熱水,說:“這是八大王要的?!崩畹响`機一動,拿過幾案上的墨筆放在水里一攬,熱水就染黑了,讓翰林院給八大王端去。八大王見了,大吃一驚,以為有人在水中下了毒,想害他,于是便立即上馬奔馳而去。
解衣自免
陳平從小道走,帶著劍逃亡,要渡過黃河。船夫見他那樣相貌堂堂,一人獨行,懷疑他是逃亡的將領(lǐng),猜想他腰中會帶有金玉寶器,因此屢次用眼睛打量他,想殺了他來奪取財寶,陳平害怕了,就解下上衣,光著上身幫船夫撐船,船夫知道他身上并沒有藏著財寶,也就不下手了。
鬼嗣應付安祿山
王忠嗣是唐朝著名將領(lǐng)。安史之亂初,安祿山筑城雄武,扼住飛狐塞,預謀作戰(zhàn)。他請王忠嗣來幫助修城,并想乘機留下他的兵馬。王忠嗣于是提前到達,不見安祿山來,就借口返還說:“我去了,沒碰上任何人!”
善言篇
唐太宗望昭陵
文德皇后已經(jīng)安葬,唐太宗在禁苑中修筑了一個幾層的觀(高臺),好登高遠望昭陵(文德皇后安葬在此)。一天,他帶著魏征一同登上觀。魏征看了很久,說:“臣老眼昏花看不見。”太宗用手指給他看。魏征說:“這是昭陵吧?”太宗說:“是的?!蔽赫髡f:“臣以為陛下是觀望獻陵(唐高祖陵)呢,如果是看昭陵,那臣早就看見它了啊?!碧谝宦牐罡袃?nèi)心有愧,痛哭流涕,立即下令毀掉了那座觀。
李綱薦張所
唐高祖的禮部尚書李綱想重用張所,但張所曾經(jīng)批評過宰相黃潛善,李綱十分為難。一天,李綱遇到了黃潛善,他緩緩地對黃潛善說:“如今正當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我們肩負著天下的重任,而四方的士大夫們,都不愿應召前來。前些時候我們曾商議要設(shè)置河北宣撫司,只有一個張所可以任用。但他又曾經(jīng)因為狂妄,出言不遜,得罪了你。如果張所沒有這件事,誰會認為不合適呢?但如今為形勢所迫,不得不試用了。如果將他放在御使臺,諫議處等機要的地方,那是不行的。讓他當個招撫官,冒死立功以便贖回他的罪過,似乎沒有什么不妥當?shù)??!秉S潛善欣然允諾。
蘇子由釋疑
宋代諫議大夫劉安世(別號元城先生)在《元城先生語錄》中有一段文字說:蘇東坡被御史謝景溫誣告乃至下獄。當時張安道在南京做官,就向皇帝上疏營救他。本想附在南京府的公文中遞交皇上,府官不敢接受。于是張安道就命令他的兒子張恕到登聞鼓院將信投進去,張恕徘徊再三,終于未敢投書。不久,東坡出了獄,后來他看見那封上疏的副本,不由得伸出舌頭,臉色都變了。有人問他為何如此,東坡未回答。后來蘇東坡的弟弟蘇子由看了那副本,說:“我哥哥當然要吐舌頭了!這件事全靠張恕之力?!逼腿藛?“為什么呢?”子由說:“難道不知道漢代鄭昌救盍寬饒的事嗎?鄭昌上書說:‘上無許史之屬,下無金張之托這話正激起漢宣帝的憤怒。而且寬恕有什么罪過呢?正是因為觸犯了許、史之輩而遭禍。再來發(fā)人隱私、就更添加了幾分怒氣。如今東坡也沒有罪,只不過是名氣太高,與朝廷爭勝負。張安道的上疏說東坡實在是天下之奇才,難道不只有激起人主的憤怒嗎?”仆人說:“那么當時要救東坡,應該怎么說呢?”子由說:“只說本朝還未曾殺過士大夫,如今就從陛下開始,后世子孫必然要援引陛下為例子。神宗好名而畏義,也許可以制止那件事?!?/p>
斗智篇
陸遜智退兵
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孫權(quán)北征,派右都督陸遜與中司馬諸葛謹攻襄陽。陸遜派親戚韓扁懷揣奏疏上報朝廷。返回途中,在沔中遇到敵人,敵人抓獲了韓扁。諸葛謹聽后,十分恐慌,寫信給陸遜說:“大駕已還,敵人得到韓扁,將我們的虛實全部打聽清楚了。而且河水快干了,最好是趕快離去?!标戇d未作答復,仍催促人種葑豆(一種蔬菜),與眾將領(lǐng)下棋射箭游戲,一如平常。諸葛謹說:“陸伯言足智多謀,他這樣做一定自有考慮?!庇谑怯H自來見陸遜。陸遜說:“敵人知道大駕已還,再不用為此擔憂,便專心對付我們。如今敵人已經(jīng)守衛(wèi)了要害之處,兵將已經(jīng)出動。我們自己應當首先鎮(zhèn)定自如以穩(wěn)住部隊。然后再巧施計謀,退出此地。如果今天就向敵人表明我們要走,敵人會以為我們害怕了,必然會來威逼我們,那就是必敗之勢了?!庇谑敲孛艿嘏c諸葛謹定計,令諸葛謹坐鎮(zhèn)舟船,陸遜率領(lǐng)全部兵馬向襄陽進發(fā)。敵人素來懼怕陸遜,見陸遜要攻襄陽,立即退回城中。諸葛謹便引船而出,陸遜慢慢整頓好隊伍,大張旗鼓地走上船。敵人不知究竟,不敢追擊,于是陸遜全軍安然退出。
夫概王分亂取勝
吳軍在柏舉打敗了楚軍,追到清發(fā),將要全殲楚軍。吳王閭闔的弟弟夫概王阻攔說:“被困的野獸還要拼死一搏,更何況人呢?如果對方知道遲早得死,就會破釜沉舟,拼死戰(zhàn)斗,這很可能反敗為勝。如果用計叫他們一部分先渡河的人知道免于一死,那么后面的士兵都會羨慕他們,就不會有拚死作戰(zhàn)的斗志了。這樣等到楚軍渡河渡到一半時,發(fā)起攻擊,必獲全勝?!眳擒娊y(tǒng)帥采用了這個計策,結(jié)果大敗楚軍,打了五仗就追到了楚國的郢都。
賀若弼的計謀
隨朝大將賀若弼準備攻取京口(今鎮(zhèn)江),先以老馬多不好使喚為借口,買陳國船然后藏起來,又買破船五六十艘,放在港中。陳國人窺見到這些破船,就認為中原無好船。賀若弼又命令沿江巡防的軍隊交接班時,都必須集中到廣陵(今揚州),并在廣陵大列旗幟,曠野支帳。陳國人以為隋國的大軍開來了,立即派出軍隊,做好戰(zhàn)斗準備。過后知道并無此事,原來是江防人員交接班,就不再戒備了。這時賀若弼又沿江漁獵,人馬喧噪,聲勢不小,陳國人認為對方是在打漁,仍無動于衷。等到賀若弼的軍隊渡過了長江,陳國人還始終沒有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