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chī)超和謝玄都是晉朝的大臣。可是,他們二人因為私事一直不和。
當時,東北、西北一帶,正處于大混亂、大動蕩的的局面。苻(fú)堅先后攻滅前燕、前涼、代國,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號稱“大秦天王”。
公元383年,苻堅征調(diào)了九十萬軍隊,大舉南下。他驕傲得不得了,說什么“投鞭可以斷流”,企圖一舉滅晉。先是占領(lǐng)了襄陽,攻下了壽春,最后屯兵淝水(現(xiàn)在安徽合肥壽縣之間),氣勢洶洶,不可一世。東晉政權(quán)處于危急存亡的關(guān)頭。
這時,朝廷上有人倡議派謝玄帶兵前去迎敵,可是大家意見不一致,有的贊成,有的反對。郗超卻極力推薦和支持謝玄。他說:
“我過去和謝玄共過事,他每作一件事,總是勤勤懇懇,竭盡自己的才智;即使是一件小事情,他也兢兢業(yè)業(yè)地把它做好。特別是在用人方面,能夠做到知人善任,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才能,就是一些地位低下的人,也能得到任用。由此可以斷定,謝玄一定能夠擔當這個大任!”
后來謝玄領(lǐng)兵北上抗擊入侵者,在廣大人民的支持下,雖然只有八萬人馬,卻把秦兵殺得大敗,苻堅單騎逃回洛陽,一路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晝夜不敢停息。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zhàn)”。
謝玄大敗秦兵,收復失地之后,當時的人們都盛贊郗超的遠見,特別是佩服他不記私怨、不抱成見,而以國事為重、薦舉賢才的雅量?!妒勒f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