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強
失眠是一種病因較復雜的常見病,大體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引起:1情志所傷,2飲食不節(jié)、脾胃受傷;3久病體質(zhì)虛弱或余熱未消;4勞倦思索太過。失眠的治療可以按照不同的病因進行分證施治,但原則上以養(yǎng)心安神為主,在此,推拿療法有其獨到之處,它不但能收斂心神,益氣周精,而且能強健身體,方法亦簡便易行。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推拿所產(chǎn)生的低頻率的生物電,能促使睡眠和腦電波同步化的活動加強,從而誘發(fā)睡眠。有失眠癥的病人,不妨學了試試,也許可以收到藥力所不能及的好療效!
推拿治療的具體手法主要是按揉法,即用拇指指腹或中指指腹、也可食、中、無名三指的指腹并攏(以操作者自感方便為宜),按住穴位,作環(huán)狀旋揉,注意按準穴位,不得移動。按揉的穴位應(yīng)依照從上而下、從左到右、先坐位后臥位,臥位時先前面再后面的順序,手法可重些,按揉時間可以長些。
具體穴位是:(詳見圖)
1攢竹穴:在眉頭凹陷中,按揉150~200次;
2完骨穴:在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處,按揉150~200次;
3神門穴;在腕橫紋近小指端,肌腱側(cè)凹中,用拇指指尖按壓50~1 00次;
4三陰交穴:在內(nèi)踝上三寸(本人的一手掌寬)、脛骨的后緣,按揉100~1 50次,還可作輕快的摩擦,以有溫熱感為度;
5足三里穴:在膝蓋外下方三寸處。按揉或輕擦1 00~150次。
在上述穴位全部按摩的基礎(chǔ)上,還可根據(jù)不同病情,加其他穴位按摩,如:
(1)失眠伴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飲食、口渴喜飲、目赤口苦、大便秘結(jié)、小便黃赤的,一種是摩擦太陽穴(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寸的凹陷處)100~150次;一種是按揉陽陵泉穴(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150~200次。
(2)失眠伴痰多胸悶、吐酸惡心、頭重目眩的,在腹部正中(范圍可大些)來回摩擦100~150次。
(3)失眠伴多夢易醒、心悸健忘、肢倦神疲、飲食無味、面色蒼白的,一是按揉印堂穴(兩眉連線中點)1 50~200次;二是按揉人中穴(人中溝的上1/3處)100~150次;三是按揉承漿穴(嘴唇下凹陷中)100~1 50次。
治療失眠的過程中,還須注意精神和生活的調(diào)節(jié)和調(diào)理,如避免情緒激動,睡前不吸煙、不飲茶,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zhì)等等,否則治療也難以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