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金鎧
印度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信奉印度教。印度教徒認為牛是繁殖后代的象征,又是人們維持生存的基本來源。印度教徒對牛是十分尊敬的,他們把母牛視為“圣?!?,老死不能宰殺。在城市里游蕩的牛,可以在街道上恣意橫行,或者躺臥在馬路中心,行人和汽車對它們必須讓路,繞道而行。在農(nóng)村,它們可以大搖大擺地走入田間,飽食已經(jīng)成熟的糧食,或者吃掉樹上的水果。
有人說:“印度遍地都是牛?!边@種說法并不夸張,因為事實上印度是世界上養(yǎng)牛最多的國家,平均每兩個半人就有一頭牛。
印度教的僧侶,每年都要主持一種儀式,叫做“波高”,表示對牛的尊重和崇拜。他們把用樹葉扎成的花環(huán)系在牛頸上,給牛角涂上色彩,并在頸下掛著餅子和椰果,由男性教徒拿著用番紅花的花粉、馬哥沙樹汁和清水混合成的液體,繞著牛群游行三周,遍灑它們的全身,然后在牛前睡下四次,而且必須四肢觸地而睡。這種儀式不許婦女參加,否則,認為是有瀆“圣?!钡?。當(dāng)“圣牛”把頸下的餅子、椰果抖落地時,圍觀的群眾便去搶食?!笆ヅ!彪S意四散后,教徒們還要打鼓念經(jīng)送行。
在印度,還有許多由僧侶或商人主辦的“圣牛養(yǎng)老院”,當(dāng)牛不能自由尋覓食物時,就被收入養(yǎng)老院中供養(yǎng)。
不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在印度常常因為牛的問題而引起宗教沖突和政治矛盾。伊斯蘭教傳入印度之后,與印度教的教規(guī)不同,他們拒絕執(zhí)行不準屠宰健壯牛的聯(lián)邦禁令。而另一方面,印度教徒則要求加強和擴大保護牛的法律。這樣,必然就要引起印、伊兩教的矛盾和糾紛。1979年4月,印度教圣人、八十四歲的維諾巴·巴維為了拯救印度“圣?!泵庠馔罋?,進行了絕食斗爭。巴維發(fā)誓不吃東西,除非印度議會通過法律,規(guī)定大家都要尊重“圣牛”。然而在喀拉拉邦(這個邦有百分之四十的人是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大約有一百五十名吃牛肉的人卻舉行了一次公開的吃牛肉野餐,抗議巴維的絕食。
事實上,要絕對禁止殺牛是行不通的。關(guān)于牛在印度經(jīng)濟中的作用問題,也有兩種不同的主張。主張保護牛的人說,再屠宰牛就會奪走印度窮人十分需要的牛奶、燃料和畜力。反對的人則說,印度“圣?!庇幸话胧菦]有經(jīng)濟價值的。他們說,盡管作了種種努力提供牛欄,但是,大多數(shù)老牛卻因?qū)ふ沂澄锒鴼霓r(nóng)作物。每年總有幾百萬頭牛被憤怒的農(nóng)民打死或被汽車撞死。(沛文摘自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外國風(fēng)俗趣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