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韜
三年前,我曾到豐澤園采訪過陳愛武。今天,當我在一間大教室的門口再見他時,不得不刮目相看:標準的學生頭,惺松的眼睛布滿血絲,他比過去瘦多了,一笑,眼角出現(xiàn)幾條“光芒線”。這個曾經在社會輿論中掀起過軒然大波的青年,如今開始了大學學習生活。
“窮追”精神
陳愛武是靠著勤奮和努力,于1983年考入北京師范學院政教系的。由于一些原因,他人學就晚了一個多月。老師幫助補課,同學幫著抄筆記,晚上他幾乎12點以前沒睡過覺。很快,落下的功課補上了,考試都在80分以上。我問他在短期內學有成效的奧秘,他習慣地眨眨眼,“80年我去過日本,比起人家我國還很窮,但我們有‘窮追精神,現(xiàn)在,不是‘窮追得很多地方變樣了嗎!這種‘窮追精神對學習也極有幫助?!?/p>
陳愛武的文化基礎知識不厚實,開初的學習是費力的。但他那種不達目的不甘休的“窮追”精神深得同學們的欽佩和老師的好評。大學上課,記筆記是頭一關,他很不適應。那就從頭一關開始突破吧。他邊聽廣播邊作記錄。平時別人跟他說話,他就在腦袋里過一遍這些字,以致現(xiàn)在別人跟他說話,他腦袋里都在走字。個把月功夫,筆記記得得心應手了。自入學以來,陳愛武的學習成績沒有下過80分,體重卻減了26斤。
“有人說,勞模上大學是趕時髦,是為一張文憑,你對這個問題怎么想?”我直截了當?shù)貑査?/p>
“我也聽人說過,別看陳愛武頂不正之風有兩下子,學習未必靈。還有的說我上大學是走‘后門,為自己‘鍍金、撈‘資本。這些說法,盡管違背事實,但說明自己沒有被人忘掉。不同形式的監(jiān)督,都是學習的動力?!标悙畚溆X得,新時期的勞模,要有新的素質,不學習就會被淘汰。文憑是要的,但僅有一張紙的文憑又是極不夠的。他要用學到的本事加倍地為人民創(chuàng)造。
陳愛武是老實的。他老實地承認自己學習基礎差,只得靠“窮追”;他老實地承認文憑是要的,為的是將文憑的內涵奉獻給人民。對這樣一個厚道的學生,還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旺盛地燃燒
陳愛武熱愛這個新的集體,熱心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在宿舍,他經常掃地、打水,同學生了病,主動去關心和照顧。到大教室聽課,有的同學瞅著桌上的灰塵發(fā)愣,他這里一塊抹布扔了過去,在幾個同學中傳擦著。一個同學政治上有進步的愿望,陳愛武多次與他談心,并主動做了他的入黨介紹人。這些無聲的行動,就象一條友誼的小溪,潺潺地流動在同學的心田。他被理解和信任了。有個同學是干部子弟,過去因聽到一些議論對陳愛武有看法。實際的接觸,使他辨別了真?zhèn)?。他充滿感情地對陳愛武說:“事實證明你是對的,我沒有理由對你抱成見?!币粋€星期天,同宿舍的幾個小伙子跑到了陳愛武的家。陳愛武重操舊業(yè),顛出幾個菜,改善了一頓。飯后談學習、談進步、談友誼,小伙子們覺得這個星期天過得格外舒心、愜意。
我問陳愛武:“你是個學生,既要學習,又要做這么多的事,不覺得是負擔嗎?”他說:“一點也不覺得,這些舉手投足的小事都不去做,那生活還有什么意思呢?”是的,陳愛武做這些“不起眼”的小事,并不是出于一種莫明其妙的壓力,而是由衷的,就象他自己需要生存一樣自然、入理。難怪他的老師說:“陳愛武身上具有一般人所沒有的素質,他象—團火,總是旺盛地燃燒,烘染著周圍的人?!?/p>
“將就”的原則
陳愛武是個拉家?guī)Э诘膶W生。愛人是工人,十分理解他。每天上下班路上需要三個小時,又承擔著大部分家務。兩歲的女兒也好象特別懂事,從不非份地要求與爸爸嬉戲。就是這樣,總還是有些應盡的義務和生活中必做的事情。對待生活,陳愛武的原則就是“將就”。他當過廚師,炒三兩個菜,吃個風味、吃個滋潤也不是沒條件,但他舍不得時間。平時在家,蒸出一鍋米飯,吃上兩三天。因舍不得時間排隊買菜,常常抱空飯碗,時鮮的菜很少沾過嘴邊。小蘿卜便宜到一毛一堆,沒人排隊,才買回一抱,一直吃到糠了心兒,黃了葉兒。到了考試的節(jié)骨眼上,他就把娘兒倆甩到了岳母家。一人“獨霸”陋室,啃個饅頭,喝杯茶水,一學一個通宵??粗悬c發(fā)青的眼眶,我不禁問他:“這不是太苦了嗎?”
“有失才有得嘛。我今年29歲,明年就是而立之年,不抓緊掌握知識,今后憑什么出成果呀!”說著,他朗朗地笑了。為了學習,陳愛武的生活幾乎簡單到了清苦的程度,一年多才看了一場電影,下棋、打球等業(yè)余愛好都割舍了。一年來,沒帶女兒去過一次公園。
當我問陳愛武畢業(yè)后喜歡干什么時,他說:“當然是服從組織分配。就我個人愛好來說,喜歡搞實業(yè),當個直接的建設者。每天聽廣播、看報紙,改革的新鮮事不斷,我心里直起急,不過眼下最要緊的還是把學習搞好,將來到實踐中真正干一番事業(yè)?!标悙畚鋵ι鐣枰敲舾械?。過去,他按照社會的需要煅造自己,成為全國勞模;今天,他仍是按照社會的需要來充實自己,做學習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