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河北文學(xué)院簽約作家,。作品見于《詩刊》《人民文學(xué)》《當代》《中國作家》《作家》《鐘山》《青年文學(xué)》《北京文學(xué)》《揚子江詩刊》《星星》《飛天》《解放軍文藝》《光明日報》《文藝報》等刊物,作品被收入多種年選本,被評為河北省第三屆“十佳青年作家”,獲得葉圣陶教師文學(xué)獎,《詩選刊》年度詩人獎,首屆“光中杯\"全球華文新詩主題征文大賽金獎,作品入選2021年河北文學(xué)榜。已出版詩集《像雪一樣活著》《我用手指彈奏生活》《我一直在趙國》。
1 昏和黎明時天空正南方的恒星,依舊在屋頂閃耀。日影重復(fù)變化著,亙古的事物不需要時間,有限的生命才需要那些分秒。
這一小把碎屑是量化的,有保鮮期。懂得抓緊眼下這把沙子的人都明白,再密集的紐扣也系不住時間的衣襟。
時間在萬物身上秘密棲身。
那么多流水聲,從月光下仄窄的古巷,從橋下樹陰里垂釣者的魚鉤上流過;從老銀杏樹的枝葉間,從古老建筑的烏瓦寬檐下流過;從寺廟禪院洪亮震蕩的鐘聲里流過。
世人捂不住一條時間的河流,堵不住其中一個缺口。
2 么多的滴水聲。枝葉的、屋檐的、雨廊的、格窗的、馬蹄的、孤雁的、鐵軌的……到處都在滴水。啪嗒啪嗒的聲音,被雨水沖刷過,濕漉漉的。
時間在自己的世界里畫直線,雨聲讓它變成弧線、波浪線,圓圈,讓它成為音符、樂章。
聲音的弧度里也有尖銳的棱角。
撞開虛掩的門窗,人們在流水聲里,打鐵花、滾石頭,讓混沌的夢境變得清晰,用滾燙的手掌撫平時間的褶皺。
青磚的牙齒啃食自己,也叮咬歲月。那些舊窗,映著杜鵑花的新枝。蝸牛慢悠悠爬在上面,停下來就半天不動。畫舫聽雨,那些雕琢的小獸和鳥雀在流水聲里,靜止奔跑了多年,飛了多年,還在跑著、飛著。
我仿佛聽到它們微微的氣喘。
3 葉掩映的石橋縮短了距離,但無法縮短時間。時間一直在被拉長,彈力讓它變得越來越細。但你不用擔(dān)心它會因拉扯得過長而被坤斷。
碧水穿街而過,水聲催人上岸。曾在喧鬧聲中聽到寂靜的唐人宋客,是距離時間很近的人。他們在春去秋來里,靜看落樹葉、落月光、落冰雪、落灰塵。
直到塵埃落定,最后都被落下來的事物覆蓋。
時間也會記住一些人。
那些心神高邈、篤志立學(xué)的人;那些浩然放達、志趣縱橫的人;那些德藝雙馨、尊重時間的人。他們都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一片流水聲里。
他們仰著堅定寬闊依然發(fā)光的臉龐,安靜地歇息在這片繁盛之地,用超越時空的大孤獨和大才情,賦予這里一派圣賢靈光和文化氣質(zhì)。
4 極目遠眺,又像站在時間的通道里,或某個點。有些名字沒有變。但時間已經(jīng)走得很遠了,把一些名字遠遠留在了走過的路上,供后人打撈拾起。
打撈什么呢?拾起什么呢?我們都是時間的囚徒,除了煙火中的聚合離散過往,那些試著把梯子走成道路的人,還有操南音、不忘本的南社社員們,都曾把民族氣節(jié)的火把擎過頭頂。
時間像魚刺卡在那里,停頓即紀念。
5流水聲讓時間也縹緲、開闊起來。船在水中行,人在畫中游。櫓聲悠揚,時間看的是心情和境界,遇到性冷的人,就順著廊棚自顧自低頭走;遇到愛熱鬧的人,也會鬧騰起來,沿著青石板路邊跑邊唱田歌。
時間的體會在于人心。頭腦清醒、良心干凈的人,他們和時間一樣,不會在白天就更明亮些,夜晚就更幽暗些。
我們曾把時間倒進銅漏壺,更籌里,放進燈油里,讓時間運行在燃燒的蠟燭上。如今,古老的香漏早已銹跡斑斑。
但時間一直是嶄新的。
人們把時間放進燈籠掛在家門口,讓時間變得更穩(wěn)定,不至于過快或過慢,更不會讓時間停止。
6 光映河面,星河灑人間,時間的鐘聲在人們的身體里沖撞、奔突。
畫好的圖紙、打好的腹稿,不能成為廢墟人們把時間揣在懷里。
時間被懷揣起來變得更加溫暖、柔軟、綿長,祈禱時間走慢些的人,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們和時間一樣,前途也有迷霧、饑餓和暴風(fēng)雪。但他們拒絕岔路口,從不懈怠,挑子,如流水的光陰開納百川的胸襟,時間見證了所有倒下去的事物,斑駁地落在地上,依在墻上。
萬物繁盛,在流水聲里輕聲笑,笑著笑著,就哭了。我們只能記錄時間,指認時間,但無法收集和駕馭時間。
7 秋了,萬類霜天。很多事物又到了謝幕的時候。
如果說時間是一根無限延長的直線,有些東西一圈一圈纏繞在時間身上,纏得越來越密實,滾動得越來越快。
時間有了重量。
他是個負重前行的英雄,是個果敢沉穩(wěn)的大英雄。
他肩負責(zé)任與使命,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