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委托期貨公司操作期貨,后因賬戶出現(xiàn)穿倉(賬戶上的權益變?yōu)樨撝担?,期貨公司為客戶墊付13萬余元的損失,并向客戶索要上述墊付款。但客戶認為,穿倉是期貨公司未能在第一時間強制平倉所致,該損失不應由客戶承擔。雙方為此對簿公堂,圍繞期貨賬戶出現(xiàn)的穿倉損失當由誰承擔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
2021年2月25日,某期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期貨公司”)(甲方)與期貨投資者奚某(乙方)簽訂期貨經(jīng)紀合同(以下簡稱“案涉合同”),約定乙方委托甲方按照其交易指令為其進行期貨交易,乙方對交易結果承擔全部責任,且不能以不符合適當性標準為由拒絕承擔期貨交易結果。
關于追回保證金和平倉,案涉合同約定:在交易過程中,甲方按盤中最新價對乙方賬戶進行動態(tài)結算,當乙方的盤中風險率大于100%時,乙方應即刻補足保證金或平倉,否則乙方同意甲方有權對乙方的部分或者全部未平倉合約強行平倉,直到乙方可用資金≥0;在每日收盤結算后,當乙方的風險率大于100%時,甲方將于當日向乙方發(fā)出追加保證金通知,乙方應在下一交易日開市前及時追加保證金或者在開市后立即自行平倉。否則,甲方有權在未經(jīng)乙方同意的情況下,對其部分或全部未平倉合約強行平倉,直至乙方可用資金≥0。
關于穿倉的處理,案涉合同約定:當乙方賬戶的權益為負構成空倉時,乙方應在規(guī)定時間內償還欠款。若乙方逾期未還清欠款,甲方保留通過司法途徑向乙方追償?shù)臋嗬?/p>
2021年9月17日,奚某持有SF201空單16手。經(jīng)9月17日、22日和23日結算后,鄭州商品交易所SF201的保證金比例分別調整為:10%、13%、16%,期貨公司按照交易所要求將奚某期貨賬戶的公司保證金比例分別調整為:15%、18%、21%。
2021年9月17日,奚某期貨賬戶的公司風險率為101.05%,交易所風險率為67.3%。9月22日,奚某于當日9時13分追加資金3萬元。當日,奚某賬戶的盤中交易所風險率為100.66%,期貨公司向奚某發(fā)送結算單(含追保、強行平倉通知),并于當日下午通知奚某追加保證金。當日結算后,奚某期貨賬戶的公司風險率為189.48%,可用資金為-88483.44元。
2021年9月23日,奚某未再追加保證金或自行減倉,期貨公司遂對奚某賬戶的持倉頭寸進行強平,直到收盤未能成交。當日結算后,奚某賬戶可用資金為-257555.44元,客戶權益為-15030.64元,已構成穿倉。期貨公司遂再次通知奚某追加保證金或減倉。
2021年9月24日,期貨公司再次對奚某16手SF201進行強平,平倉后權益為-138710.64元,期貨公司為奚某墊付了上述穿倉損失。
因向奚某索款未果,期貨公司遂于2023年6月28日向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常州中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奚某償還138710.64元。
常州中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23年8月14日開庭進行審理。
原告起訴稱,按照案涉合同約定,被告期貨賬戶風險率大于100%時,應在下一交易日開市前追加保證金或自行減倉,否則原告有權對被告持倉進行強行平倉,由此產(chǎn)生的手續(xù)費及結果應由被告承擔。
被告奚某辯稱:本案系因原告沒有及時平倉導致最終損失。雖然被告當時沒有追加保證金,導致風險率提高,但在9月22日,原告仍然可以通過及時平倉的辦法減少損失。奚某指出,9月22日當天,交易標的SF201合約有5分鐘左右的時間可以在開盤后成交,當時賬戶顯示負1萬余元,已經(jīng)穿倉,達到強平要求。按規(guī)定,原告應當在開盤時及時強平,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但原告并沒有在第一時間掛單強平,而是在SF201合約漲停時才掛單,導致最終未能成交。原告沒有及時強平導致了最終的損失,故其認為原告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請求法院予以駁回。
常州中院經(jīng)審理,將本案爭議焦點歸納為:原告對被告持倉強行平倉的時機是否存在延誤,以及涉案穿倉損失應當由誰承擔。
本案雙方當事人對于案涉情形已達到強行平倉的條件并無爭議,爭議在于原告是否存在強行平倉不及時的行為。對于該爭議,需要結合強行平倉的性質、期貨交易保證金制度的功能、雙方在期貨交易中的地位以及涉案穿倉損失產(chǎn)生的原因等予以綜合分析。
首先,從期貨公司、客戶在期貨交易中的地位來看,期貨經(jīng)紀公司并非期貨交易的民事主體,期貨交易是否及如何進行均由客戶決定,客戶對自己賬戶及所持合約的風險具有積極管理及注意義務;期貨公司所享有的強行平倉的權利,并不排除客戶為保護自身財產(chǎn)安全與利益采取平倉措施的權利。此外,本案雙方間簽訂的案涉合同中也約定被告有隨時關注并妥善處理持倉資金的義務,且并未約定被告賬戶公司風險率大于100%時,原告必須執(zhí)行強行平倉。
其次,從本案損失產(chǎn)生的原因看,本案訴爭損失雖然為穿倉損失,但原告強行平倉行為的實施并無不當,穿倉系由于市場行情所致。本案中,原告于2021年9月23日開始對被告賬戶的持倉頭寸強行平倉掛單,但因行情極端,無法成交。根據(jù)案涉合同第五十五條約定,“只要甲方選擇的平倉價位和平倉數(shù)量符合期貨交易所的相關強行平倉規(guī)定或在當時的市場條件下屬于合理范圍的,乙方同意不以強行平倉的時機未能選擇最佳價位和數(shù)量為由向甲方主張權益”,被告不能強求原告選擇最佳價位和數(shù)量進行強行平倉。因此,原告在本案中強行平倉,并無不當。
被告稱原告應于2021年9月22日強行平倉,原告未及時強行平倉導致了損失。對此,法院認為,原告強行平倉的時間節(jié)點應是被告期貨賬戶的交易所風險率大于100%時。本案中,被告賬戶的交易所風險率于2021年9月17日為67.37%,9月18日至9月21日適逢交易所休市或中秋節(jié),由于被告賬戶的交易所風險在前一個交易日未達到100%,原告未在9月22日集合競價階段掛單強行平倉,并無不當。
在9月22日盤中,被告追加保證金3萬元后,被告期貨賬戶的交易所風險達100.66%,符合強行平倉的風險率。但是,由于被告期貨賬戶的交易所風險率高于強平線不多,需要強平的合約不夠1手(邏輯上僅需要平掉約0.1手合約),而被告持有的期貨合約也僅為1手,且被告剛追加了保證金,持倉意愿較強,在被告追加保證金后立即強行平倉不符合被告的意愿。在這樣的情況下,原告未在盤中采取強平措施并無明顯失當??梢?,本案穿倉損失系由于客觀原因,而非原告平倉不及時所致。
2024年12月11日,常州中院公布本案一審判決結果:被告奚某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原告(期貨公司)138710.64元。一審宣判后,雙方當事人均未提出上訴。
(本文謝絕轉載)
編輯:黃靈" " yeshzhwu@foxmail.com
“穿倉”是一個專業(yè)術語,指的是投資者在杠桿交易中,由于市場波動導致其賬戶資金不足以維持原有的持倉,從而被強制平倉的情況。在極端的市場行情中,期貨交易存在巨大風險,甚至會發(fā)生需要平倉的情況。期貨交易中市場波動的特點,決定了人們無法準確預測后市上漲或下跌,因此不能苛求交易實施者將平倉選擇在最佳時機。本案中,雖然期貨公司未能在最佳時間節(jié)點平倉,客觀上導致?lián)p失擴大,但法院結合期貨交易的波動性特征,認定期貨公司無過錯,是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