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不散場》中,我飾演的角色是計算機社的社長。這個角色是計算機社團的核心人物,他不僅技術精湛,還具有很強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
最初參與這部短劇時,我只是以協(xié)助老師工作的同學身份介入,工作內容很普通,負責協(xié)調各方拍攝需求和人員統(tǒng)籌,做好本職工作即可。然而,一切因導演的一句話而改變:“小楊,我這兒有個適合你的角色,跟你很像,就是計算機社長?!倍覄t擔心自己演技欠佳耽誤拍攝進度,多次婉拒,實則更是害怕自己蹩腳的演技淪為笑柄。導演和老師看出了我內心的緊張,鼓勵我說:“沒事,你就像在藝術團那樣,正常展現(xiàn)自己就行,別緊張!嘗試突破一下?!痹谒麄兊脑偃齽裾f下,我答應了。
“楊帥,你真的能行嗎?”我無數(shù)次問自己,最后還是決定放手試試。在拍攝過程中,我逐漸深入理解了計算機社社長這個角色。他不只是個技術高手,更是個有溫度、有責任感的青年。他帶領社團成員積極參與各類編程比賽和項目,全力提升社團影響力,還成功搭建了校慶網(wǎng)站。研讀劇本時,我越發(fā)覺得這位社長的形象與我十分契合。
其實,在演出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將角色的專業(yè)性和青春活力完美融合。計算機社社長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背景,而我對計算機領域并不熟悉。為了克服這一困難,我提前查閱了相關資料,參考類似角色的演繹,以確保在表演中能真實展現(xiàn)角色的專業(yè)性。同時,通過反復排練,不斷調整表演狀態(tài),更好地呈現(xiàn)角色的青春活力和責任感。還有一個困難是,當時正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辦建校60周年慶祝活動,作為大學生藝術團的秘書長,我必須合理分配時間、統(tǒng)籌好學生組織的各項工作,以及兼顧好自身學業(yè),這給了我不小壓力。
第一次上鏡時,導演的話讓我更加緊張:“小楊,你說話別太快,就像平常咱們聊天一樣,而且你要演出計算機社社長的范兒,你是社團的頭兒,得營造出那種氛圍。”我心里犯起了嘀咕,怎樣才能做到說話不快,又怎樣才能更像計算機社社長呢?
恰好連著兩個晚上都沒有我的戲份,這給了我思考的時間。我意識到,如果只是死記硬背臺詞,而不投入情感,語速就容易過快。我需要沉浸其中,去享受表演,把生活中的自己融入到這個人物形象里。在藝術團時,我那種活潑開朗的社長形象或許可以代入進來,但怎樣才能更像計算機社社長呢?幽默風趣?似乎太過活潑了,還得有計算機行業(yè)的嚴謹。如何刻畫好這個社長的形象,成了擺在我面前的一道難題。
第二次拍攝前,在學??Х瑞^門口,我碰到了數(shù)據(jù)處理課的老師,他身上就有我要找的那種感覺。他幽默風趣,平時很會開玩笑,但一上課就認真起來,對各種邏輯語言的運用十分嚴謹。就是這種風格!我終于找到了。在后續(xù)的拍攝中,一切逐漸順利起來,我臺詞說得不再那么快,情感也飽滿起來,還會為劇組提供一些靈機一動的小巧思。所以,我很感激能遇到計算機社社長這個角色,就像導演說的,他和我很像。這次經(jīng)歷帶來的不止是成就感,更是對新嘗試的探索,讓我知道自己可以突破自我。
拍攝結束后,我出現(xiàn)了戒斷反應。我特別喜歡拍戲時大家那種工作和相處的氛圍。戲里的人物仿佛也走進了現(xiàn)實生活,有時在藝術團工作時,我會不斷提醒自己要嚴謹,對社團成員千叮嚀萬囑咐,就像劇中計算機社社長審核代碼那樣仔細認真。
原來在藝術團工作時,我對團隊氛圍并沒有太在意,我認為認真完成任務即可,社團成員難免會有一些牢騷。但在《青春不散場》的拍攝過程中,有件事讓我印象深刻。由于缺少鼠標、電腦鍵盤燈等拍攝道具,同學們自發(fā)地拿出自己的物品,甚至找來了自己父母學生時代的衣服,還有同學因為拍攝錯過了家人的生日聚會。每件小事同學們都認真對待,讓我深刻感受到他們對這項工作的支持。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和環(huán)境,這正是我所追求的。我不再只關注工作本身,而是開始以學長的身份關照同學,就像劇中計算機社社長幫助劉芳菲那樣。計算機社社長仿佛從劇里走了出來,我身上有了他的影子。我開始和大家分享大學生活的趣事,我們之間也不再是嚴肅的上下級關系,而更像朋友,像一起成長的家人。
其實,每個人都像一顆隱藏的金子,既有天賦又很努力。去年二外建校60周年慶?;顒悠陂g,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當時因為缺少人手,我們招募了許多大一新生。大家在不同崗位上挑戰(zhàn)自己,這讓我聯(lián)想到自己挑戰(zhàn)計算機社社長這個角色的經(jīng)歷,我們都在不斷進步、不斷成長。事實上,那段時間每個人都做得很好!看著學弟學妹們從懵懵懂懂到能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建言獻策,我覺得這就是成長,不,這是教學相長,是獨屬于我們的青春記憶。
責任編輯: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