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來,姜思序堂一直傳承古法制色技藝,通過礦石、動植物來制作國畫顏料。2011年,國畫顏料制作技藝(姜思序堂國畫顏料制作技藝)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
滄桑中不變的品質(zhì)
姜思序堂是我國最為著名的國畫顏料品牌,創(chuàng)始于清代乾隆年間。清代以前,我國沒有專門制作和銷售國畫顏料的店鋪,畫家使用的顏料大多為自行研制,或畫家間互相索要、贈與。明代末期,蘇州進士姜圖香的后裔中出了一位畫家,善于制作顏料,在當時的畫壇享有盛名。他的子孫傳承了這份獨特的技藝,初期一直是小規(guī)模制作,主要用于分贈友人,但因為索要之人太多,不得不酌情收取一些工本費用,以示限制;到后來,逐步發(fā)展成訂立價目、公開出售,并于清代乾隆年間在蘇州閶門內(nèi)都亭橋設了鋪面(后遷至東中市32號),轉向國畫顏料的專門制作與經(jīng)營。因姜圖香這一宗支的堂名為“思序堂”,所以顏料鋪以“姜思序堂”命名。
“太平天國”時期,姜氏后人為了躲避戰(zhàn)亂逃往外地,姜思序堂曾一度停業(yè)。當時姜思序堂的學徒黃石裔,在東中市皋橋開設"“黃繪林堂”,繼續(xù)生產(chǎn)國畫顏料。戰(zhàn)亂結束后,姜氏后裔姜少甫回到蘇州,進入“黃繪林堂”學藝。黃、姜二人既是師兄弟,又是傳承和授業(yè)的師徒關系,因此店鋪同時掛起“姜思序堂”“黃繪林堂”兩塊招牌。后來,“黃繪林堂”遷至上海,姜思序堂則由姜少甫復業(y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姜思序堂幾經(jīng)拆并、組合,直至1979年正式定名為蘇州姜思序堂國畫顏料廠,主要生產(chǎn)國畫顏料,精制八寶、珍珠、朱膘、堆朱等印泥以及水彩畫顏料。國畫顏料銷往日本、美國及東南亞等國家或地區(qū),為蘇州傳統(tǒng)國畫顏料贏得了極高的國際聲譽。
百千研磨成顏色
姜思序堂的顏料產(chǎn)品有浮現(xiàn)光澤、輕細若塵、入水即化、與墨相融、著紙能和、經(jīng)久不變的特點,書畫印泥不滲油、不嵌章、耐曬、色澤莊重,是中國傳統(tǒng)國畫顏料的杰出代表,一直深受廣大書畫家青睞,在書畫作品中得到廣泛使用。
近代著名畫家任伯年、吳昌碩、徐悲鴻和齊白石等所用的顏料,多出自姜思序堂,使得姜思序堂的顏料在中國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姜思序堂制作顏料的礦石大多產(chǎn)于邊遠地區(qū)的深山老林之中,有些是不專門開采的伴生礦,有些是已近枯竭或禁采的礦物,加之許多礦石被用于珠寶首飾等用途,使得獲取原料的成本越來越高。
找礦辛苦,制作也很費時費力,斑斕的色彩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枯燥與艱辛。從堅硬礦石到細膩顏料的蛻變至少要一個月,原料性質(zhì)各不相同,制作方法也因材而異,有的要捶磨,有的要浸泡,有的要取其實質(zhì),有的只需上提浮膘。一般而言,先用榔頭進行手工敲碎,分揀出帶顏色的可用碎石,只有手工邊敲邊揀,才能提取出不同程度的顏色;接著用石臼將可用碎石敲小、捶細,再用絲網(wǎng)篩過濾粗糙顆粒,篩出細粉,然后將粉末倒進瓷缽,用懸空的石杵碾加水研磨,一天八小時,要研磨二十天,如果碰上質(zhì)地堅硬的青金石,得磨上四十天。磨好的石漿經(jīng)過清水沖洗,去除雜質(zhì)后,靜置沉淀,再分出懸浮物和沉淀物,烘干后產(chǎn)生第一道顏色。如此反復清洗、沉淀、取色、烘干,最終可以由深到淺分出四道顏色。
在傳承中期待綻放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仇慶年,1964年進入蘇州姜思序堂國畫顏料生產(chǎn)合作社工作,師從姜思序堂傳人薛庚耀,學習國畫顏料制作技藝,從事國畫顏料研究、制作近六十年,先后研制出不褪色的霜青顏料、錦盒套裝國畫顏料、高級五色印泥和古色印泥等產(chǎn)品,為國畫顏料制作技藝的保護與傳承作出貢獻。
仇慶年回憶拜師學藝時的情景時說:“這個工作太枯燥,另一名學徒忍受不住寂寞,兩個月后就走了。要把礦物變成顏料,十分繁瑣,得靠人工磨。除去吃飯、睡覺,剩余時間都在研磨礦石?!?/p>
傳統(tǒng)國畫顏料原料有限,且制作復雜,價格昂貴,并不普及。仇慶年半天在工坊勞動,半天去技術室學習并進行試研工作。1965年3月,仇慶年研究試制成錫管裝中國畫顏料,這成為中國畫顏料制作的一大突破,彌補了傳統(tǒng)顏料寫生不便攜帶的不足,逐漸普及。
張佰林是姜思序堂國畫顏料制作技藝的第六代傳人,1984年進姜思序堂分廠工作,先后師從浦家溶和仇慶年,堅持不懈地傳承這門技藝,將自己四十余年的光陰磨進了鐘愛的顏料制作。
近年來,仇慶年為了傳承技藝做出各種努力,他自備教案、顏料和工具,到美術院校、中小學、國畫院、書畫院、社區(qū)等辦國畫顏料知識講座,他說:“只要有人請我,我一定會去?!彪m然面臨著傳承的挑戰(zhàn),但通過政府、社會和傳承人的共同努力,姜思序堂國畫顏料制作技藝得以在新時代繼續(xù)發(fā)揚光大。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