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議論文在說理中融入真摯情感,就能增加感染力,高考作文就能得到閱卷教師的青睞。在寫作中,要精心雕琢題目和論點,將情感融入其中;要善用各種修辭手法,注重融情表達思想情感;要敘述論據,注重融情分析事實;要闡述理由,注重融情煽動讀者情緒。
關鍵詞 高考作文 議論文 情感 觀點 修辭 煽情
高考作文把“語言生動、感情真摯”作為評分發(fā)展等級之一??梢姡肽玫阶魑母叻?,就要注重文中情感表達。寫議論文重在以理服人,同樣也要情感真摯。本文就怎樣在議論文中融入情感談幾點方法,用以拋磚引玉。
一、雕琢主句,注重融情呈現觀點
主句是文章的關鍵句,關鍵句常用作文章的標題句、論點句、直抒胸臆句、哲理句等。主句是文章的精華,是作者苦心雕琢的結晶,它常以顯性形式出現在文中。這里著重談談在標題句、論點句中融入情感。
議論文標題常由論題句或論點句構成,但大多是精心提煉的論點句。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標題含情脈脈,閃爍出情感的烈焰,閱卷教師立馬會被吸引,進入作者設置的情感磁場,認真閱讀手頭的文章。且看這些高考作文標題:《凝創(chuàng)新之力,聚復興之光》《借鑒誠可貴,創(chuàng)新價更高》《青春好姿態(tài),迎風共成長》《矜細行以立大德,顧小讓而成大行》。這些標題或以美好的物象表明情感,或以鮮明的立場表明情感,或以鼓動性語句表明情感。標題顯示出站高望遠的思想境界,觀點融情,語言整飭靈動,實屬亮眼之筆。
文章的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也要注重情感的融入,讓情理齊飛,增加情的感染力和理的說服力。如高分作文《跨越艱難險阻,創(chuàng)造卓越未來》,題目本身就是中心論點,“跨越”“創(chuàng)造”都具有強烈的鼓動性色彩。文中安排了三個分論點,即“選心中愛,擇正確路”“砥礪敢為,創(chuàng)新精神”“開拓進取,薪火相傳”,分論點的表述帶有鮮明的褒揚色彩,滲入了熱愛創(chuàng)新、奮斗進取的真摯情感,頗有感染力。
二、巧用修辭,注重融情表達思想
在議論文寫作中,不能通篇都是抽象的概念和推理,冷冰冰的說教會讓讀者味同嚼蠟。我們可用比喻、擬人、排比、反復、對比、引用、仿詞等修辭手法來助力說理,表達自己真摯的情感和正確的思想。這樣既能凸顯語言的文采,也能強化議論的感染力。
且看學生佳作《最丟不起的是時間》選段:
時間是一把銳利的雙刃劍,既獎勵忙忙碌碌的勞動者,又懲罰無所事事的懶惰者。時間是美麗的天使,也是殘酷的魔鬼,它為勤奮耕耘者奉上豐收的碩果,為好逸惡勞者留下荒蕪的戈壁;它贈給永不止步的跋涉者以醉人的芳香,也會把華而不實者引入絕望的沼澤。時間會讓白發(fā)蒼蒼者青春永駐,也會讓年富力強者暮氣沉沉……
選段運用了比喻、對比的修辭手法,化抽象的時間為可視可感的具象,語言凸顯文采。在論述中融入真摯的情感,鮮明地表達了對珍惜時間和荒廢時間的褒貶態(tài)度,給讀者以誠懇的忠告和生活的警醒。
再看佳作《苦難的價值》的選段:
海倫在苦海中,找到一雙漆黑的眸子,發(fā)掘出光明;霍金在癱瘓里,思考著宇宙時間的關系,著成《時間簡史》;曼德拉在歧視里,奪取種族平等的籌碼,捍衛(wèi)了黑人尊嚴;貝多芬雙耳失聰,彈奏出曠古絕世的強音;史鐵生雙腿殘疾,用文字演繹出剛強的人生;韓美林蒙冤入獄,雕塑繪畫藝術綻放出奪目的光輝。是苦難成就了這些強者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業(yè)績。哲人云:“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敝挥惺苓^苦難的人才懂得運用寶貴的生命創(chuàng)造價值。
這段文字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選擇一串簡練典型的人物事例,增大了信息量,讓論據顯得厚實,論證更有力度;也使行文緊湊綿密,讓語言形成駢散結合的變化美,加強了說理的澎湃氣勢。最重要的是,作者在引述事例中注入對這些人物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將說理與抒情融合在一起,頗有感染力。
三、敘述論據,注重融情分析事實
真摯的情感能動人心魄,增加理性的力量。在敘述論據時,我們可以依據人物的具體事例融入與之相符的情感。且看這段文字:
“玉不琢不成器”,器不只是物品,也可把人比作器。我們每個人最初都是一塊不起眼的璞玉,不能受到高看。要想成為身價不凡的器,就要認清自己,精心構思,不斷打磨雕琢,著力雕刻符合自己個性的花紋,璞玉會在你的艱苦努力下愈來愈光彩耀人。然而,有些人缺乏明智,認不清自己璞玉的本質。想做一只會飛翔的小鳥,結果是粉身碎骨;有些人嫌雕琢繁雜,失去耐心,懶于雕琢,心情浮躁,盲目地東敲西打,最終荒廢了一塊上好的璞玉,精美的玉器與他無緣;而有些人不一樣,他們抱定信念,矢志不移,十年磨玉,堅持不懈,最終雕琢成一件受人追捧、流芳百世的玉器。因此,只要有自知之明,認清自己的特點,付出百般的努力,就能成就大器。
選段概括敘述事例,并對事例進行了具體分析,在分析過程中融入了自己真摯的情感?;虮磉_對不能認清自己本質而粉身碎骨之人的惋惜之情,或表達對缺乏耐心、懶于雕琢而玉器不成的遺憾之情,或表達對努力雕刻終成玉器的贊美之情。作者借器喻人,借事說理,理中融情。理一旦融入情感的分析,就避免了冷冰冰的說理,使分析帶有情感的溫度,這既有理性的說服力,也有文字的感染力。
四、闡述理由,注重融情煽動讀者
演說家李燕杰說過:“演講只有抽象枯燥的道理,沒有生動的事例渲染,缺乏情緒的煽動,聽眾是不感興趣的?!毖葜v與議論文同理,議論文要以理服人,必須要融入作者的情感。寫議論文,作者不能把自己當成局外人,就像清朝文人袁枚所說的“作詩不可以無我”。“我”的情緒要滲透其中,褒貶態(tài)度應該旗幟鮮明。這方面,魯迅雜文是我們學習的典范。他揭露社會弊端,語言犀利,極盡諷刺和挖苦,對舍身為民請命的勇士們極盡贊美和頌揚。從高考作文來看,那些讓閱卷老師眼睛一亮的佳作,無不飽含了作者真摯、濃烈的情感。
有名學生在論及現代戰(zhàn)爭給國家?guī)淼臑碾y時寫道:
電視上播放出一幅畫面,幾個小姑娘帶著迷人的微笑坐在教室窗前,縷縷陽光灑在她們漂亮的衣裙上。這是一幅富有詩意的、美麗的、溫馨的畫面??墒钱嬅嬉晦D,教室后面出現破爛不堪的一片坍塌的房子。那是以色列狂轟濫炸的 “杰作”,當你知道加沙地帶目前面臨怎樣險惡的局勢時,你會做何感想?
這段文字蘊含著一股情感潛流,卻未把情感抒發(fā)到高潮就戛然而止。我們可以把美與丑、善與惡、浪漫的詩意和殘暴的現實組合在一起,形成強烈反差,以產生心靈震撼效應。接著可以這樣煽情:
也許你會感慨這美麗和詩意是多么的脆弱,一顆炮彈就可以使它灰飛煙滅;也許你會嘆惋:小女孩們臉上那迷人的微笑還能盛開多久?她們那溫馨的夢能否不被炮火驚醒?她們那純凈的心靈能否不飄進一片戰(zhàn)爭的烏云?這殘酷的戰(zhàn)爭隨時都會摧毀這美麗、純凈的事物。物質的毀滅可以重建,但心靈的創(chuàng)傷還能愈合嗎?
這段話把戰(zhàn)爭的危害用富有濃郁創(chuàng)傷色彩的筆調表現出來,具有煽情效果。作者融入強烈情感,敘述令人震驚,論述顯得深刻。
總之,理性的花朵需要情感的活水來滋養(yǎng),才會更加鮮艷美麗。寫議論文做到情理密切融合,就能增添說理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