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身旁的物品,郵票、轉(zhuǎn)筆刀、飲料瓶;再看看戶外的自動販賣機、廣告牌、加油站;然后閉上眼,回憶你見過的跑車、高鐵,再想象一下國際空間站的樣子……你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點了嗎?
這些五花八門、看似互不相干的東西會有共同點?當然!我們每個人記憶中的制造物品,幾乎都有一個與藝術息息相關的共同點,那就是工業(yè)設計。
本期,我們將走近一位“無所不能”的設計師,從商標繪制,到太空艙設計,他都一手包辦。如今,我們?nèi)阅茉谏钪须S時見到受他影響的工業(yè)設計作品。他就是二十世紀著名的美國設計大師——雷蒙德·洛伊。
只身去闖蕩
雷蒙德·洛伊于1893 年出生在巴黎,他從小就喜歡火車、飛機之類的機械裝置,大學便攻讀了工程學專業(yè)。就在他完成學業(yè),試圖在機械設計領域大展身手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于是,雷蒙德便去當兵了,服役于法國軍隊。戰(zhàn)后,法國經(jīng)濟陷入蕭條,雷蒙德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便穿著他的軍官制服,帶著口袋中的五十元美金,只身坐上郵輪,前往美國闖蕩。
雷蒙德會畫畫,又學習了工科專業(yè),因此他很擅長繪制設計圖紙。他的畫稿構圖嚴謹、美觀、干凈,這讓初到紐約的雷蒙德很快就找到了一份為百貨公司設計櫥窗的工作,隨后又接單為雜志繪制時尚插畫。這些工作雷蒙德干得得心應手。在眾多插畫師里,雷蒙德是出了名的“快手”,工作效率非常高。他的櫥窗設計圖紙和插畫為他招徠了不少客戶,其中包括聞名世界的梅西百貨、《VOGUE》雜志、《時尚芭莎》雜志等。
僅憑插畫師的工作,雷蒙德就能過上不錯的生活,但他并不滿足于此。當時,美國的經(jīng)濟也正處于蕭條期,人們的消費觀變得更為務實,不再喜歡舊日那些“花里胡哨”的裝飾。雜志上和百貨公司里那些簡潔實用的新衣服、新物件成為當時的流行時尚。
這是“現(xiàn)代設計”風靡世界的一個縮影,雷蒙德趕上了時代潮流,走上了更寬闊的設計之路。
好外觀更值錢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雷蒙德意識到,工業(yè)中的制造業(yè)將會迅猛發(fā)展。那么,他能利用自身優(yōu)勢做些什么呢?
雷蒙德利用插畫工作的間隙,頻繁地拜訪各種制造公司。當時,紐約大大小小的制造商手里幾乎都有雷蒙德自制的名片,上面介紹他可以為多種工業(yè)產(chǎn)品進行外觀設計,名片上還印著一行醒目的廣告語:“好外觀更值錢?!?/p>
這句話吸引了一個生產(chǎn)復印機的廠商,雷蒙德的成名作也由此誕生。
你也許會心存疑惑:這種設計有那么厲害嗎?答案是肯定的。設計出前所未有的產(chǎn)品外觀,并且通過設計來優(yōu)化產(chǎn)品的使用體驗,這不僅在一百年前是一種出眾的能力,即便到了今天,也依然是對設計師們的高標準要求。
在此之后,雷蒙德還為西爾斯“冰點”冰箱做了外觀的改進設計,用實力闡釋了什么叫“好外觀更值錢”。
1935 年,雷蒙德設計的新款冰箱銷量暴增,很多顧客就是沖著其外觀而購買的。簡單大方的造型,更符合當時的審美觀念,西爾斯公司因此大賺了一筆。
在之后的幾年里,每隔一年半載,雷蒙德便會更新產(chǎn)品設計,推出“2.0 版”“3.0 版”,比如去掉凸出的把手、增大內(nèi)部空間,以及設置可自由組合的置物架、采用腳踏式開關門等。越來越多的生產(chǎn)商認識到外觀設計的重要性。此后,雷蒙德接到了更多的設計訂單,還帶動了一個新興行業(yè)的發(fā)展——工業(yè)設計。
最美的曲線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雷蒙德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公司,業(yè)務范圍迅速擴大,從拖拉機、摩托車到煤氣爐、照相機,再到郵票和口紅,雷蒙德公司都給出了令甲方滿意的產(chǎn)品設計方案。而在眾多設計中,雷蒙德投入心血最多的,應該就是汽車了。
不過,在介紹他設計的汽車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款小小的轉(zhuǎn)筆刀。
這款轉(zhuǎn)筆刀子彈頭般的外形和光滑的金屬表面,看起來極具科幻感。把手采用木質(zhì)材料,以便增大摩擦,方便旋轉(zhuǎn)操作。
轉(zhuǎn)筆刀全身呈流線型,這種極具曲線美感的設計,正是雷蒙德的風格。這種風格被他廣泛應用于各種產(chǎn)品設計中,比如汽車。
底特律是美國最早發(fā)展汽車工業(yè)的城市之一。當時,很多汽車制造商主推奢華的“老爺車”,將目標客戶鎖定為富人階層。而雷蒙德卻反其道而行,結合當時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推崇線條簡練、外形美觀的設計理念。他考慮到修理的便利性,去掉了煩瑣的裝飾,采用流線型設計,這樣既能使車輛減少阻力,又更加節(jié)能。
因為和底特律的多家汽車制造商之間在設計理念上存在分歧,雷蒙德的不少汽車設計并沒有投產(chǎn),這只能說他的設計太超前了。他圖紙上的那些流線車型,放到今天都毫不過時。
的確,雷蒙德有著靈活的“商業(yè)頭腦”,但這并不妨礙他創(chuàng)作出眾多經(jīng)典的藝術設計。
雷蒙德接到的設計訂單類型越來越多,他還設計過巴士和火車,是不是令人驚嘆?到了六十年代,他的業(yè)務更是“一飛沖天”,走向了外太空。
來看看雷蒙德的更多經(jīng)典設計吧!
“MAYA 原則”
作為一位工業(yè)產(chǎn)品設計師,雷蒙德有著自己的獨家理論——“MAYA 原則”(Most Advanced Yet Acceptable),即“盡可能前衛(wèi),只要能被人接受”,換言之,就是拒絕那些無法實現(xiàn)的天馬行空的構想,做到腳踏實地。但是,僅僅滿足客戶的切實需要還遠遠不夠,更要突破客戶的想象,讓他們得到超出預期的滿足。
雷蒙德的設計生涯長達七十年之久,合作伙伴有上千個之多。直到今天,我們?nèi)匀荒茉谠S多地方見到他的設計作品,比如常見的“殼牌”石油公司商標和與之相關的加油站。
比“殼牌”更為隨處可見的,大概要數(shù)可口可樂了。
1952 年,雷蒙德公司對可口可樂的玻璃瓶進行了重新設計。在此之前,可口可樂的商標是以浮雕形式壓制在玻璃瓶身上的,若不在特定角度很難看清。改良后的可口可樂瓶采用光滑瓶身,搭配白色標識,在深色汽水的映襯下,瓶身上的品牌商標更加突出。今天我們能見到的玻璃瓶和塑料瓶的可口可樂瓶身,就是以此為基礎設計的。此外,雷蒙德公司還設計了罐裝款,紅白格子的“鉆石花紋”也成為可口可樂的經(jīng)典包裝設計之一。
除此之外,雷蒙德還憑借設計打造出一種新式的“營銷方案”,即“設計全覆蓋”。他不僅設計可口可樂的瓶裝,就連冷柜、送貨箱、可樂售賣機也統(tǒng)統(tǒng)加上“可口可樂”的商標,并采用醒目的紅白配色,以達到“處處打廣告”的效果。
不少人知道雷蒙德·洛伊這個名字,可能就源自這些可口可樂包裝。
雷蒙德·洛伊成為首位登上《時代周刊》雜志封面的工業(yè)設計師。他始終是那個畫畫又好又快的人,是那個想象力和執(zhí)行力兼?zhèn)涞纳虡I(yè)奇才,是在專業(yè)領域倍受贊譽、影響深遠的設計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