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任務群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的重要內容,在學習任務群視域下進行革命文化主題單元教學,可以以單元為主題展開教學,將閱讀、習作等內容進行統(tǒng)整。本文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為例,從“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的視角,探討如何整合單元知識,實施主題單元任務群教學,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教學方案與實施策略。本單元的教學要引導學生圍繞“家國情懷”這一人文主題,閱讀多樣的文學作品,整體感知、把握文本、學會鑒賞、獲得情感體驗,并能借助吟誦、觀察、走訪、搜集、整理等方式感受美、表達美、創(chuàng)造美,形成正確的審美取向。課文內容距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較遠,教師應整合學習內容和資源等要素,整體規(guī)劃單元教學方案,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他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英雄形象,體會家國情懷。
精準定位課標,實施有效教學。本單元人文主題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教學時,教師要對寫作教學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比如組織“給人民英雄寫一封信”班組活動,鼓勵學生分享所思所感,表達對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引導學生為寫作內容賦予家國情懷的元素;通過英雄故事會,引導學生聚焦主要人物和事件,了解英雄故事情節(jié),鍛煉學生篩選、整理、總結資料的能力;鼓勵學生在展演活動中鍛煉表達能力,實現(xiàn)由“文學閱讀”到“創(chuàng)意表達”的能力躍遷。
確定學習主題,創(chuàng)設情境任務。本單元所有內容都指向“英雄”。為此,教師把學習主題歸納為“追歷史長河,尋英雄足跡”,把學習內容、形式、方法有機關聯(lián),建立起語文學習、社會生活和生活經驗之間的聯(lián)系,設計了四個學習任務:“平上去入,古詩誦讀吟英雄”“戰(zhàn)士未還,千秋歷史皆英雄”“時空壯行,各顯特點展英雄”“世代相傳,天地凜然尚英雄”。以主題海報設計、詩歌朗誦會、革命故事講解員等活動形式,將文學閱讀和創(chuàng)意表達有機融合。以大任務統(tǒng)領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鑒賞、表達交流,實現(xiàn)深度學習。
關注學習過程,設計評價工具。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樹立“教學評”一致的意識,評價要指向學習任務的達成,教師要設計科學的學習評價工具,關注學生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完成任務的情況,促進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學習任務即評價任務。每一項學習任務都根據學習目標制定了詳細的評價標準。評價貫穿整個學習過程,學生的自評、互評,旨在推進合作共學,培養(yǎng)自驅力;教師在動態(tài)收集、處理評價信息的過程中,完成了教學相長的過程,優(yōu)化了教學方案。
“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學習任務群視角下的革命文化主題單元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語文知識,在語文實踐中進行遷移運用,在邏輯推進中實現(xiàn)深度學習,充分挖掘和豐富了革命文化教育的內涵,有效推進了課程育人。
(作者單位:上海市奉賢區(qū)鄔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