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農(nóng)歷新年,人們都會貼上喜慶的年畫。那么年畫有怎樣的歷史淵源、獨特工藝及豐富內(nèi)涵呢?今天,我將帶大家走進四川省綿竹市,開啟一場獨具特色的年畫之旅。
綿竹市是我國四大年畫之鄉(xiāng)之一。綿竹年畫歷史悠久,起源于北宋,興于明代,盛于清代。清代初期,綿竹市有大小年畫作坊300多家,畫師1000余人。綿竹年畫的題材十分廣泛,包括花鳥蟲魚、戲曲故事、民風民俗等。綿竹年畫用色大膽,且多是手繪,與其他以套印為主的年畫十分不同,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綿竹年畫因色彩鮮艷、表現(xiàn)形式獨特深受國人的喜愛,還遠銷印度、越南等國家,受到當?shù)厝说臍g迎。
在綿竹市年畫村里,有一座年畫展示館。這里珍藏著各個朝代、各種形式的年畫作品?!度?zhàn)呂布》《福祿壽三星》《娃娃放鞭炮》……令人目不暇接。館內(nèi)還有1套國家一級文物《迎春圖》(復制品)。《迎春圖》繪于清光緒年間(1903年),共4件,每件縱48厘米,橫150厘米。這套年畫以清代的綿竹縣城為背景,以栩栩如生的筆觸繪制了460余個造型各異的人物,展現(xiàn)了人們“迎春、游春、報春、打春”的熱鬧場景。
農(nóng)歷新年就快到了,綿竹市年畫村的年畫節(jié)也即將拉開帷幕。一走進年畫村,我們就能感受到年畫節(jié)帶來的濃濃年味兒。在這里,游客可以在年畫藝人的指導下,參與年畫繪制,親身感受綿竹年畫的獨特魅力。
雪花姐姐,我也想畫一幅年畫。
年畫要先由畫師細細地描繪草稿,再將草稿雕刻到木版上,刻好線條后拓(ta)印下來,最后手工彩繪。你在這些已經(jīng)拓印好的初稿里選一幅吧。
我選這一幅。這個憨態(tài)可掬的胖娃娃抱著條大鯉魚,正沖我笑呢。接下來我應該怎樣做呢?
“一黑二白三金黃,五顏六色穿衣裳?!边@是綿竹年畫的上色原則。在梨花木版上刻出輪廓,拓印出黑線的初稿是“一黑”。用白色涂抹出人物的底色是“二白”。道具涂成金黃色是“三金黃”。衣服顏色則自由搭配,描繪出鮮艷而飽滿的“五顏六色”。
聽完雪花姐姐的介紹,小雪絨小心翼翼地動筆,專注而投入,一筆一畫,細細描摹。漸漸地,一幅形象生動、色彩艷麗的年畫呈現(xiàn)在大家眼前。
賞畫,畫年畫,年畫的知識真不少,張張年畫都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