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型零售商的線上平臺購買過東西的美國消費者,最近一年應該會注意到新的配送選項—他們不再需要等兩天,甚至不需要等一夜才收到包裹,而是在下單當天的下午4點到8點之間就能收到商品。
以前零售商們一直在價格或質量方面競爭,如今則在“同日達”配送服務上展開拼搶。他們發(fā)現(xiàn),一旦客戶習慣了這種快速配送,他們就會變得更加忠誠,并且愿意花更多的錢。
“我們配送得越快,客戶回購的頻率就越高。這聽起來不難理解,但是這確實是突然得到的領悟。”亞馬遜配送體驗副總裁莎拉·馬修(SarahMathew)表示。多年來,亞馬遜確立了美國電商的配送速度標準。亞馬遜Prime會員(會員年費是139美元)可以享受兩日內送達的服務。2019年4月,該公司宣布次日達成為“新常態(tài)”時,銷售額幾乎立刻實現(xiàn)了加速增長。
沃爾瑪?shù)攘闶凵碳尤肓穗娚谈偁幉l(fā)現(xiàn)自己具有一項優(yōu)勢:靠近客戶家庭的實體店網(wǎng)絡可以提供在短短30分鐘內配送上門的服務。2023年推出該業(yè)務至今,沃爾瑪在美國的4600家門店可以為86%的美國家庭提供當天配送服務。2024年11月,沃爾瑪CFO稱,其門店配送量比一年前增長近50%,平均每個月帶來25億美元的銷售額。配送商品的銷售額增長速度超過了實體店。塔吉特(Target)也在利用相同的門店網(wǎng)絡來實現(xiàn)當日達服務,2024年其整體訂單平均配送時長比一年前縮短了將近一天。
亞馬遜沒有線下門店可以依靠,它嘗試了其他方法,例如在美國德克薩斯和亞利桑那兩個州引入無人機配送,一小時內將包裹送到客戶家。但這種方法存在局限性:商品重量不能超過5磅。如果用戶家里的廚師機出故障買了一臺新的,是用不了這種配送方式的。
2023年,亞馬遜針對美國市場重新規(guī)劃了配送網(wǎng)絡,將全國系統(tǒng)分解成8個地區(qū),目的是讓更多商品與更多客戶的距離變近,從而讓配送速度變快、成本降低。其中,通過55座倉配一體設施,亞馬遜可為全美120個都市圈提供當日達服務,但面對2024年的圣誕新年購物季,這種配送速度正在經(jīng)受考驗。
電商大促集中的“網(wǎng)絡星期一”(CyberMonday,每年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一)當天,全美消費者下單總金額為133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了7.3%。亞馬遜想以“超人”的速度配送客戶訂購的商品的野心遇到了種種障礙。
一位紐約布魯克林的消費者在上午大約11點下單時,發(fā)現(xiàn)當天的所有當日達服務已經(jīng)約滿了。次日該顧客不到7點就下單然而當日達的機會又被約滿,她將配送地址改為一英里外的朋友家后,發(fā)現(xiàn)那里還可以預約當日達。
亞馬遜在紐約的布朗克斯區(qū)有一個占地21.8萬平方英尺(約合2.03萬平方米)的當日達配送中心,已經(jīng)運營了一年,為布朗克斯區(qū)和皇后區(qū)的客戶配送當日達訂單。28歲的站點經(jīng)理普拉蒂克·薩阿介紹說該地區(qū)“當日達”服務平均需要5個小時。
當商品訂單被轉到布朗克斯中心時,整個流程會快速展開—高頻購買的小件商品被存放在一些高大的黃色“倉儲箱”中,看起來就像商店里的貨架,實際上它們是機器人,會根據(jù)訂單信息自動導航到揀貨人員的工作站。
一個顯示屏幕上出現(xiàn)的信息指示一個叫凱莉·西蒙(KeriSimon)的配送中心助理要從這些貨架中取下某個物品—一瓶洗發(fā)水或是一本2025年日歷,然后把它們放在一個灰色的隔間柜里。
在柜子另一端,伊莎貝爾·艾賽斯(IsabelIsais)會按屏幕上顯示的系統(tǒng)為每個物品選擇的包裝類型,將這些物品分別放進3個不同的套筒中并貼上發(fā)貨標簽:兩個不同大小的牛皮紙袋和一個塑料袋。使用這些套筒來打包比裝箱子更快。
整個過程用時只有幾十秒鐘。
接下來,傳送帶會將包裹運送到一臺機器前,在那里蓋上一張黃色的貼紙,標明其配送路線—這正是亞馬遜聲稱的“路線技術”(routingtechnology),涉及配送地點的類型、包裹的大小和重量、步行距離以及裝車卸車等信息要素。
配送的最大挑戰(zhàn)是“最后一公里”環(huán)節(jié),也就是把物品從倉庫運到客戶家門口。這一步會增加成本,在紐約這樣的城市,大量的送貨車輛會阻塞狹窄的街道,造成交通堵塞。
布萊恩·佩雷茲(BrianPerez)負責亞馬遜在美國東北部幾個州的當日達運營工作。他表示,由于交通和其他問題,亞馬遜目前對紐約市的當日達訂單設置了數(shù)量限制。在這座城市配送包裹讓人格外頭疼,特別是在曼哈頓地區(qū),錯誤的密碼或填錯公寓門牌號等情況都會阻礙貨車司機和騎著e-Bike的配送人員順利完成投遞。
佩雷茲手下有一個團隊專門負責“跟大廳管理人員”合作,在公寓樓的大堂建立專屬存放柜,或者“根據(jù)各個公寓大樓的限制來提供可選的配送時間”。本質上來說,他們就是負責跟門衛(wèi)搞好關系。
當被問及是否遇到過讓他迷惑不解的當日達訂單商品時,佩雷茲回答說:“我想到的是PlayStation控制器,真的非要當天收到不可嗎?”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對吧?”他說。這就是佩雷茲的工作,跟機器人、揀貨員、包裝員、掃描員和司機一起合作,把包裹送到客戶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