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時候被著重記述不是因為宏大,恰恰是因為尋常。
前一天晚上,關閉了所有晨間叫醒的鬧鐘,手機設置了靜音模式,讓自己與工作之外的事物發(fā)生關聯(lián),開始一個人的周末生活。尋來幾樣童話零食,翻一本閑書,看期待已久的電影,沉迷于一句走心的話,感動于三流編劇煽情的臺詞,或者只是任性地發(fā)發(fā)呆。
精神的松馳帶來無障礙的深度睡眠。
晨間太陽穿過玻璃窗照進來,滿室明靜,披衣下床,拉開透光的窗簾布,推開玻璃窗戶,讓室內宿夜的滯濁之氣與室外的清鮮充分置換,緊步迎接這剛誕生的新鮮的日子。
接下來清洗,整理,掃除。在房間里來來去去,一個人也可以帶出滿室勞碌的律動感。
我在廚房,在廊道,在洗簌臺,在衣柜前,直線、拐角、倒退、前進,連綴起來像一組電影畫面的蒙太奇。
我為這突有的蒙太奇開心無比,像演了一場自己主角的電影。
午時吃簡潔的食物。
日光從北面的窗戶移到南面的陽臺,光陰寸寸,時辰張馳有度地流轉。
晌午時分,陽臺上的溫度幾乎回到夏天。飄著潔凈劑氣味的衣物高低參差地掛在晾衣架上,米色、黃色、駝色、煙色、深藍、黑并其它,好像秋天的色彩都在這里集錦,令這鋪滿光亮的空間成了色的展昭和盛宴。
太陽光分子勻稱地嵌入衣料的肌理,悄無聲息地吸取其中的水分子,用心地溫暖每一件衣物的表里,整個中午,光和水就這樣往復不倦地相互置換,質地單薄的衣物就已輕揚飄蕩起來,厚實些的依舊保持一份矜持。
陽臺溢滿芬芳,一種令人安心的、穩(wěn)妥的感覺自心底泛起,是兒時庭院里8號鐵絲上永固的味道。
遙遠的鄉(xiāng)下,遙遠的童年,庭院,雞鳴,狗吠,老人,孩子和很多很多簡單的快樂一一圍攏過來。
調皮的小孩在鐵絲晾曬的衣物空隙間穿梭來去找樂子,不久招來母親的呵斥,孩子們飛快跑遠。一只花灰的雜毛狗瞇著眼睛看天空,像是思考人生哲學。剛生蛋的母雞紅脹著臉扯開嗓子高聲歡叫,似在宣布生產的驕傲。
多么清晰的記憶,多么明白的快樂。
其實童年也時有委屈,間或有對錯誤行為認知的羞愧,但那委屈和愧疚都是分明有所指的,一是一,二是二,明明白白,從來沒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含混。到底,快樂是簡單的,以至后來每每憶起,那些時光都是金色的,明快的,特別是太陽光和肥皂沫混搭的清香,是足以鋪滿人生底色的清澈,香醇美好。
陽臺上的光陰真是奢侈,因為手里還攬了別的活計,實在分不出身體在這里消磨,就讓衣物替我享受這艷陽沐浴的舒暢。
太陽西斜的時候,清潔和整理已然收尾。環(huán)望四壁,塵無蹤,物歸位,半本閑書翻到末頁,滿室清悅,金橙色的夕陽掛在天邊,時光靜好。
忽覺這一天過得心甘情愿,似乎做了很多事,但卻并無半點勞碌之感,只覺得日子緊實細密,有樸素的質感,都是與光陰耳鬢廝磨的溫情,也是一個人與陽光與空氣與勞作以及和自己緊密相處的一天。
日落時分,我把手機切換到了鈴音模式,還好,這一天除了兩個標記為騷擾的未接來電外并無他事。余閑后對著鏡子仔細認真洗過臉,換了身棉質外套去超市購物,為接下來的五個工作日儲存?zhèn)湄?。走出門外,竟然有回歸俗世的惘然。
如果說白天是與時光的切磋,那么夜晚則更像是和自己的約會。
入夜后,一個人穿過昏暗的馬路去小城南廣場吹晚風,我知道這個時間的廣場是靜謐的。
溫煦的風力讓人誤以為季節(jié)倒轉,不似深秋,倒像夏初。看來,今夜要被這暖秋溫柔以待了。
在夜色的庇護下,偶見幾個貪玩的孩子在路燈下追逐,毫無規(guī)則的影子隨心所欲地在路面跳動。廣場空闊,露天的長方形演出臺空寂無人,夜色越來越濃,遠處樓群燈光鑠鑠。
偌大廣場此時空曠而寂靜,這寂靜似在等候什么。
一個晚來的人閑散地吹著夜風,耳朵里循環(huán)一首《尋常歲月詩》,詞曲意境居然和這時空意外相契。
久居于市,大多的時候,很難找到一個安靜空闊的去處,似乎到處都擠滿了人。而此時此刻,夜色微瀾,人群隱退,最適合一個人在這四寂的夜里仰望星空,沐浴月光。
是的,你看,月瘦如柳,天宇墨藍,星子在野,夜風在歌唱,小樹在歡舞,幾只流浪的老貓躥上墻頭,野狗三三兩兩來去無意,鳥還不倦,偶爾拍翅鳴叫……
一個人拾級而上,在濃密的夜色中站立于空曠的演藝臺中央,頓有登高遙遠之感,似乎這不是一方平臺,而是一座頂峰,視野平白地拔高數(shù)米,恍若出塵。
這是我的舞臺也是夜的舞臺,一個人在曠野里站在這寬大的臺面上,突感身份迷離,微茫,廣闊,孤寂,超脫……都是,又都不是。
我是從夏天開始迷上星空,夜和月光。我時常等待夜幕降臨,等待滿天星斗,等待人群散去,等待一地霜白,等滿地風聲。于靜寂處,一個人走向夜的深處,在深邃的天幕下,看星動月移,看浩瀚無垠。
盡管我并沒有捕獲任何一顆星子的秘密,但也會偶然瞥見一個季節(jié)的輪轉,還有一片葉子告別母體的頌言。
風,吹在深秋并不都是悲涼,我的影子在夜里越來越長。
腳步將夜一點點踩出浪花,每一步都帶著輕微的回響,像是與一個人的呼應。
折回來路,風高起來,夜愈寂靜,樹葉開始私語,許是在商量歸根的事,畢竟是深秋了。
打開手機APP,隨手記下這尋常歲月詩。
選自《大冶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