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針妙藥治百病,醫(yī)德高尚美名揚?!薄@是媽媽的好友潘阿姨最近收到的錦旗上的感謝語。
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眮碓\所找潘阿姨看病扎針的人絡(luò)繹不絕,我和媽媽見到她時,她正陀螺似的“高速運轉(zhuǎn)”,忙得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即便如此,她的臉上仍然掛著笑容,一邊給病人做針灸,一邊熱情地寬慰病人。
忙了好一陣子,得空的潘阿姨才注意到我們:“來啦?千羽是不是又長高了?”阿姨招呼著我們,利落地收拾出一張理療床讓媽媽躺下。
她從白大褂的口袋里取出針灸包放在桌上。隨后,她拿來一根棉簽,將其在酒精瓶中蘸濕。接著,她用蘸滿酒精的棉簽在媽媽的后背上來回擦拭,對皮膚進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她便迅速開始了針灸操作。一根根銀色細針在潘阿姨的捻轉(zhuǎn)、提插間找好了各自的位置,整齊地排列成行。她扎針的動作極為熟練,簡直一氣呵成。
潘阿姨一邊調(diào)整銀針的深淺,一邊囑咐護士上艾灸,隨即起身離開,去關(guān)照其他床位上的病人。她還不時給身邊的實習醫(yī)生講解疑難病癥,仿佛是一個會分身術(shù)的武林高手……
媽媽的針灸治療結(jié)束了,她愜意地舒展著身子。我也想親身體會一下潘阿姨精湛的醫(yī)術(shù),我最近總是腹脹。潘阿姨了解后說:“這好辦!”不一會兒,我挨了幾針??粗觳采系膸赘y針,我竟沒有一點兒疼痛感。潘阿姨幫我在銀針的另一端插上艾條,緊接著艾條被點燃,一股青煙徐徐升起。我忽然感覺肚子變得暖暖的,里面有一股暖氣在緩緩流動,伴隨“咕嚕?!钡膸茁?,沒一會兒,我的肚子就舒服多了。潘阿姨的手法真是神了!
過了一會兒,我的針灸治療也結(jié)束了,我要同媽媽一起回去了。離開前,我看到潘阿姨的那面錦旗,不由得又看向診所里的人—有站在窗前“放血”的,有被輪椅推進來的,有眼皮上扎著銀針的……
人世間有很多種苦難,身體的病痛是其中之一。但我相信,有潘阿姨這樣醫(yī)術(shù)高超、醫(yī)德高尚的“神醫(yī)”在,這世間疾苦也能減輕一些。這個“神醫(yī)潘”,真讓我敬佩!
指導(dǎo)老師:張德英
【點評】文章開頭很巧妙,由錦旗上的文字引入,頗有些“未見其人,先聞其名”的意味,能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文中對潘阿姨給病人進行針灸治療時的動作的描寫讓讀者仿佛親臨其境,感受到治療過程的神奇。小作者通過對親身經(jīng)歷的講述,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一位醫(yī)德高尚、技術(shù)精湛的醫(yī)生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