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五育并舉”視域下,本校結合“活動-發(fā)展”育人方式,貫徹勞育課程設計理念,一“七彩農場”項目架構起種“七彩農場 向陽賓虹”、“綠撒江南、花滿賓虹”、“七彩萌廚 溫暖賓虹”“萌寵· ZOO”四個領域的課程框架設計,充分發(fā)揮本?!捌卟兽r場”勞動實踐基地的重要作用,踐行從“愛勞動”“慧勞動”走向“勤勞動”到“善勞動”的具體實施方法和策略,同時在如何評價勞動教育的時效性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我將以“七彩農場”項目化學習為分析對象,對項目中所設計的思維進階式進行闡述分析。
【關鍵詞】勞動課程 項目化學習 課程體系
一、研究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眲趧咏逃仁橇⒌聵淙说幕疽?,也是人生成長所需之課堂。
二、以項目化為鏈條,構建優(yōu)化組合勞動課程體系
針對小學生對農耕文化認識欠缺的現(xiàn)實,結合學?!熬G色課程+五育融合”發(fā)展規(guī)劃,規(guī)劃建設成校園“七彩農場”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七彩農場”項目是一項用來鍛煉學生各項能力和素質的實踐活動,要想保證實踐活動效果,學校必須要為學生編寫可以參照的教材,同時也讓教師的實踐教學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科學性。因此,學校特聘專業(yè)農業(yè)技術人員,安排學校老師擔任助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七彩農場》課程開發(fā)。以“七彩農場 向陽賓虹”、“綠撒江南 花滿賓虹”“七彩萌廚 溫暖賓虹”“萌寵來了 悅動賓虹”四個領域課程為主要抓手,挖掘學校勞動教育實踐內容,引導學生參與農事管理,傳承農耕文化,在豐富課余生活、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感知、體驗、發(fā)現(xiàn)田園勞動的樂趣,感受勞動的艱辛,收獲勞動的成果。
三、基于勞動實踐基地的課程樣式展開
學校從辦學理念出發(fā),相對開展勞動教育的不同階段,確立各年級勞動教育的領域目標和能力目標。各類目標的培育體現(xiàn)多開端、層次性、遞進性、反復性、堅持性等特點。在處理各年級勞動教育內容、方式、途徑等的時候,重視融會貫通,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現(xiàn)學?!懊總€孩子就是一座山水”的辦學理念。
(1)精心構建勞動實踐基地,教育做到潤物細無聲。“七彩農場”,是學校創(chuàng)建可以為學生提供勞動實踐基地,將民間傳統(tǒng)節(jié)令“二十四節(jié)氣”與蔬菜的種植相結合,用二十四節(jié)氣這個勞動人民獨創(chuàng)的文化遺產指導學生的種植蔬菜活動,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領域,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會勞動、能勞動,為幸福人生奠基。
“萌寵來了 悅動賓虹”是學?!捌卟兽r場”勞動系列課程中讓學生培育飼養(yǎng)小動物的勞動課程,為此,學校專門開辟了近500平方的校園動物培育園,并命名為“萌寵 zoo”,從前期規(guī)劃到具體動工,傾注了學校所有師生的期待,并根據(jù)不同生活習性,學校為初來乍到的小動物們安了新家,當小動物進校園的那一刻,整個學校都沸騰了,伴隨著所以師生的目光,小動物在學校住下了,學生們紛紛為在圍欄旁駐足,跟這些小家伙熱情地打著招呼。為了保證動物飼養(yǎng)的專業(yè)性,學校特意聘請了職業(yè)飼養(yǎng)員,在日常飼養(yǎng)中引導學生獲取專業(yè)飼養(yǎng)動物的知識,在長期與小動物的互動中,學生們逐漸掌握了飼養(yǎng)動物的技巧和觀察習性的方法,并把小動物當成了學校里重要的好伙伴。最終,通過“萌寵來了 悅動賓虹”勞動課程,讓學生們在與動物的相處中,感受勞動的體驗和收獲,真正明白付出愛心的勞動是溫暖可愛的。
(2)用心創(chuàng)編勞動教育課程,內容開發(fā)獨具特色。勞動教育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為了讓學生體驗更加多元的勞動內容,本校從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建立勞動與技術課程體系,開展了具有學校特色且涵蓋各年級的具體勞動課程,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勤勞品質,豐富學生的勞動體驗。
學校以校內外生態(tài)種植和飼養(yǎng)課程為重要抓手,建立起了特色鮮明、全員普及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1.勞動實踐活動之“七彩農場向陽賓虹”課程。將農場搬入校園,學校因地制宜,經過精心的規(guī)劃和籌備,從選地到規(guī)整,再從土地到施工,學校對現(xiàn)場的空地進行了“微改造”。經過一個月的努力,400多平方的勞動實踐農場誕生了。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參與農場建設,對農場名稱進行全校征集,經過投稿和大隊委代表的投票,將農場命名為“七彩農場”,它與?;掌卟手腔蹣湎嗪魬?,寓意著同學們通過努力耕種出七彩童年。
2.勞動實踐活動之“綠灑江南花滿賓虹”課程。人人學會小種植,學校以項目化學習為驅動,為一至六年級設計了不同種類的家庭種植課程,特開展了“綠灑江南 花滿賓虹”系列活動。從2021年3月至今,本校已開展了《三月的約定,六月的花》、《小蘿卜頭成長記》、《向日葵成長變形記》、《菌菇種植》和《番茄成長記》系列主題活動,每學期規(guī)定框定不同的主題植物,以科學探索為主線,以觀察記錄為主要方式,以學生自己種植為主要途徑,以過程記錄的筆記、照片、視頻、收獲的成果、成果的加工品等為展示形式,開展以其生長周期為限期的勞作物勞動。有計劃地安排種植時間,鏈接勞動認知、勞動習慣、勞動技能、勞動創(chuàng)意素養(yǎng),讓學生在不同學段的學習中得到完整的勞動教育。
(三)勞動教育課程顯成效,回歸教育本真
1.讓教育立足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陶行知說:“學校生活是社會生活的起點,遠處著眼近處著手改造社會環(huán)境,要從改造學校環(huán)境做起?!弊尳逃⒆阌谏钣只貧w于生活,這也是“七彩農場”項目創(chuàng)建的初衷。
2.有助于學生道德和精神的發(fā)展?!捌卟兽r場”項目的開展是一種綜合實踐活動,當學生自己親身體驗之后,也能體會到農民勞動的辛苦,真正明白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從而逐步形成節(jié)約珍惜的意識。通過勞動收獲,使學生們認識到成果的來之不易,想要好的結果就必須勤奮工作、腳踏實地,因為勞動的付出和產出是成正比的。而且,大自然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它能夠教會我們很多知識,如潛在的管理智慧、哲學智慧等等。
3.賦予學生美好生活的知識和能力。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勞動教育的真正意義在于賦予人美好生活的能力,既包括滿足生存需要的基本能力,又包括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七彩農場”項目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崗位、扮演一種角色、獲得一種鍛煉、培養(yǎng)一種能力。學生對勞動興趣越來越濃厚,很多隊員周末也會在家勞動,并自發(fā)地通過班級微信群將勞動的照片和小視頻發(fā)出來與同學共享。
通過“七彩農場”項目,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學會了合作,并能運用合理的策略和方法來解決問題;學會了提問,初步開發(fā)其批判性的高階思維能力,在勞動過程體現(xiàn)出了創(chuàng)意思維、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
學校在勞動教育實施中由點帶面,從學校到家庭再到社會,有收獲也有困惑,近年來,雖然依托學校開展的多個勞動實踐項目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要使勞動教育課從課堂育人到開放育人,從書本育人到生活育人,從知識育人到實踐育人,在育人模式的轉換中形成立德樹人的勞動教育新常態(tài),還需在路上努力前行,讓勞動教育落地,讓勞動教育生根,讓勞動教育開花,讓勞動教育“托起”中國夢。
參考文獻:
[1]"城市小學課后服務優(yōu)質供需困境及其突破[J]. 顧玉軍;陶曉艷.教學與管理,2024
[2]"以樓頂農場為載體的城市小學勞動教育全息融合課程設計研究[J]. 馮利英.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
[3]"城市小學布局結構調整該向何處去[J]. 司成勇.當代教育科學,2005
[4]"《城市小學勞動育人的實踐研究》中期研究報告[J]. 李莉;楊作霞.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