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四軍兩次北撤體現出毛澤東的偉人視野

    2024-12-31 00:00:00子夫
    大江南北 2024年12期
    關鍵詞:項英皖南新四軍

    新四軍在組建之初,毛澤東就高度關注,親自籌劃,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之后,毛澤東又以相當大的精力用于研究、指導新四軍的建設和發(fā)展,并多次發(fā)電報指示新四軍的行動原則。特別是在皖南事變前和抗戰(zhàn)勝利后,先后兩次指示新四軍北撤,更是昭顯了一代偉人的戰(zhàn)略眼光和高超的指揮藝術。

    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的陰謀 指示新四軍北撤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國共開啟了第二次合作,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頑固派,不愿看到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發(fā)展壯大,甚至置抗戰(zhàn)大局與民族大義于不顧,將新四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對此,黨中央、毛澤東早有洞察。1938年5月4日,正值新四軍向敵后挺進之際,毛澤東致電項英指出:“在茅山根據地大體建立起來之后,還應準備分兵一部進入蘇州、鎮(zhèn)江、吳淞三角地區(qū)去,再分一部渡江進入江北地區(qū)。在一定條件下,平原也是能發(fā)展游擊戰(zhàn)爭的?!贝穗娛贩Q“第一個五四指示”,指出新四軍下一步的方向是向北發(fā)展。

    但習慣于依托山區(qū)開展游擊戰(zhàn)的新四軍領導人項英,對向北發(fā)展的戰(zhàn)略方針有不同看法,認為長江以北江淮地區(qū)以平原灘涂為主,河道縱橫、水網密布,不利隱蔽、無險可據,因而在行動中表現出猶豫不決,沒有立即執(zhí)行中央的決定和部署。

    到了1940年,國民黨頑固派的圖謀愈加明顯,圖窮匕見的風險越來越大。在這期間,毛澤東一邊考慮如何粉碎國民黨頑固派在華中制造反共磨擦的陰謀,一邊不斷提醒項英注意國民黨軍隊的調動情況。5月4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的給中共中央東南局及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的指示(史稱“第二個五四指示”)指出:在國民黨反共頑固派堅決地執(zhí)行其防共、限共、反共政策時,“應強調斗爭,不應強調統(tǒng)一,否則就會是絕大的錯誤”。當國民黨調兵遣將準備一口吃掉新四軍之際,毛澤東致電項英詢問,新四軍軍部及皖南部隊在遭國民黨軍襲擊時是否有沖出包圍圈、避免重大損失的辦法,其辦法是以向南打游擊為有利,還是以向東會合陳毅部為有利,渡江向北是否已絕對不可能,等等。在顧祝同、上官云相等緊鑼密鼓地調集部隊,對新四軍形成包圍期間,毛澤東不得不用相當大的精力反復與項英電報溝通、交換意見,說服和催促他執(zhí)行北移方針。

    10月12日,毛澤東致電項英等人,明確指示軍部迅速過江,以皖東為根據地,“絕對不要再延遲”。11月18日,項英致電中央,認為顧祝同的態(tài)度是以局部解決的方式逼新四軍北移,國民黨的企圖是北守南逼中打,請示中央對此的具體方針和指示,是速移還是有拖一下的必要。21日中央回電仍然強調須認真準備北移。22日項英回電聲稱“新四軍皖南部隊短期內無法開動,如途中發(fā)生戰(zhàn)斗,十分不利,反不如暫留皖南,勝利把握較多”。毛澤東獲悉項英改變原定計劃后十分著急,24日電令催促“必須準備于12月底全部開動完畢”。在毛澤東的急電催促下,皖南新四軍才開始分批移動。

    但是由于國民黨故意泄露皖南新四軍北移的消息,日、偽軍隊沿江增兵封鎖,蘇南軍情緊張,項英又動搖了北移的部署。12月8日,國民黨當局發(fā)出“齊電”下最后通牒,同時加緊軍事部署,在皖南布置了袋形圍殲新四軍的“防堵計劃”,并簽發(fā)了“解決”皖南新四軍的作戰(zhàn)方案。此時,皖南形勢萬分緊急,軍事沖突一觸即發(fā)。但項英在12月13日卻電告中央“目前難求迅速北渡,應再延遲一時”。第二天中央即回電強調:“皖南新四軍仍須于本月內盡可能移畢?!鄙踔林钡?940年12月下旬,當時國民黨頑固派已完成對新四軍皖南部隊的包圍,項英等人還多次向中央要“行動方針”。

    對此,毛澤東十分震怒并于12月26日發(fā)了一封措辭嚴厲的電報:“全國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像你們這樣遲疑猶豫無辦法無決心的。在移動中如遇國民黨向你們攻擊,你們要有自衛(wèi)的準備和決心,這個方針也是早已指示你們了,我們不明了你們要我們指示何方針,究竟你們自己有沒有方針,現在又提出拖還是走的問題,究竟你們主張的是什么,主張拖還是主張走,似此毫無定見,毫無方向,將來你們要吃大虧的!”這個批評深深震動了新四軍,軍部才于28日倉促召開會議討論北移事項,決定1941年1月4日晚開始行動,移往蘇南。

    但此時已經超過了中央原計劃12月底之前必須全部過江的時限,錯過了突出國民黨包圍的有利時機。1月6日,當新四軍軍部及所屬部隊9000余人行至皖南涇縣茂林地區(qū),突遭國民黨第三戰(zhàn)區(qū)顧祝同、上官云相指揮的7個師8萬多人的攔擊。8日,新四軍陷入重圍。新四軍廣大指戰(zhàn)員在葉挺軍長指揮下進行抗擊,血戰(zhàn)七晝夜,終因眾寡懸殊、彈盡糧絕,除約2000人分散突圍外,大部分壯烈犧牲。軍長葉挺與頑軍談判時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副軍長項英、副參謀長周子昆突圍后不幸被叛徒殺害。

    皖南事變,由于項英的優(yōu)柔寡斷和以各種理由的拖延,錯失了北移的時機,致使新四軍遭受重大損失,但從黨中央、毛澤東多次電報指示看,毛澤東對國民黨頑固派的陰謀早有洞察,對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的企圖已有對策,對新四軍今后的發(fā)展也有明確的方向,并給予了新四軍具體的指示。如果項英等新四軍領導人能夠堅決果斷地嚴格執(zhí)行黨中央、毛澤東的指示,悲劇就不會發(fā)生。

    統(tǒng)籌新四軍主力北撤 奪取全國解放戰(zhàn)爭勝利

    抗戰(zhàn)勝利后,中國國內的階級矛盾逐漸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黨當局在美國的支持下,欲爭奪抗戰(zhàn)勝利果實,建立全國性的獨裁統(tǒng)治,國共雙方的矛盾逐漸加劇,沖突在所難免。在這一形勢下,毛澤東對新四軍的發(fā)展和今后行動方向作出了明確指示。1945年9月15日,正在重慶與國民政府當局談判的毛澤東電示江南新四軍的行動方針是:“立即開始注意控制北上通路,保障北上安全,并準備將來適當時機渡江北上,請通知華中擬具體意見?!?月17日,華中局遵照毛澤東指示,提出了江南新四軍主力北撤的具體建議。19日,劉少奇、朱德等向毛澤東、周恩來發(fā)電提議:“為了使國民黨不能很快安定南京、上海,我蘇南力量的撤退可以逐步實行。目前只撤主力?!泵珴蓶|、周恩來即于當日下午復電:“浙東、蘇南、皖南、皖中部隊北撤”要“越快越好”。劉少奇等接電后,立即著手起草了 《向北發(fā)展向南防御的戰(zhàn)略部署》 ,并于當夜以中央名義火速發(fā)往各地。

    由此可見,抗戰(zhàn)剛一結束,毛澤東就敏銳地洞察國際國內風云,審時度勢,著眼應對和談破裂和奪取全國解放戰(zhàn)爭勝利的總目標,從戰(zhàn)略全局考量和統(tǒng)籌新四軍主力的北撤,顯示出一代偉人的廣闊視野和戰(zhàn)略眼光。

    一是作為談判讓步條件,最大限度爭取和平。江南新四軍北撤,是在華中局和身在延安的其他中央領導同志都有顧慮的情況下,由在重慶的毛澤東、周恩來決定的。1945年經過14載浴血奮戰(zhàn),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最終勝利。戰(zhàn)后,飽受戰(zhàn)爭之苦的中國亟待休養(yǎng)。為了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前途,也為了全國人民期盼和平的愿景得以實現,毛澤東率領的中共代表團在同國民黨當局的談判中,就解放區(qū)政權和軍隊問題作出多次讓步。毛澤東還主動提出,中共讓出包括浙江、蘇南、皖南在內的八個解放區(qū),將上述地區(qū)的人民軍隊分別撤至長江以北或隴海鐵路以北地區(qū)。因此,當劉少奇等同志于9月19日建議將江南新四軍撤退作為讓步條件用于重慶談判時,毛澤東、周恩來早已于9月15日,就讓我方談判代表王若飛向國民黨方面談判代表提出了,并在給劉少奇、朱德的回電中特別說明:“此間已當作一個讓步條件向對方提出,且有好影響?!?945年10月1日,新四軍政治部向江南人民發(fā)布《 告別民眾書》 ,指出江南部隊北移是為了制止反動派的陰謀,為了避免內戰(zhàn)的舉措,是為了人民和平、幸福的生活:“我們現在要什么呢?我們要和平、民主、團結。我們不要什么呢?不要內戰(zhàn)和獨裁?!贝宋奶栒偃嗣駡F結起來,排除因新四軍北撤而產生的悲觀、慌亂情緒,用和平的合法斗爭來保衛(wèi)各種已得的利益。它生動體現了以毛澤東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高超的軍事斗爭策略、政治宣傳水平,以及江南新四軍與根據地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

    二是準確把握撤退時機,避免皖南事變悲劇重演。血的教訓使毛澤東不得不慎重考慮江南新四軍撤退的時機。撤退的具體時間,必須根據重慶和平談判的進展,由毛澤東、周恩來決定。如果談判還沒成功就決定撤退,不但可能遭到像皖南事變那樣的損失,而且根據地人民必然遭到殘害;和平談判成功,國民黨必然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這時江南新四軍部隊北撤時,可以避免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和對根據地人民的公開殘害。如果他們這樣做,就違反了協定,在國內外人民面前輸了理。由于毛澤東、周恩來謹慎地掌握了這個撤退時機,結果在短時間內,我江南新四軍主力不但全部撤出,而且許多地方干部也一同撤出了。整個撤退是順利的,根據地人民也沒有遭到大的損害。

    三是內線作戰(zhàn),得道多助。江南新四軍北撤是一個重大的戰(zhàn)略調整,不但贏得了政治上的主動,表明了共產黨以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為重,求和平、講團結的誠意,而且內線作戰(zhàn)表明是蔣介石挑起內戰(zhàn),人民解放軍不得不進行自衛(wèi)反擊,有利于獲得社會理解與同情。同時,進行內線作戰(zhàn)地理環(huán)境熟悉,群眾基礎牢固,能夠得到解放區(qū)政府與群眾的大力支持,兵員補充、物資補給、傷病員安置等等戰(zhàn)時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可以及時得到解決,對取得作戰(zhàn)勝利、鼓舞解放區(qū)軍民的士氣和勝利的信心都會起到重要作用。

    四是收縮兵力,形成拳頭??箲?zhàn)勝利后,國共雙方軍事實力差距較大,蔣介石擁有無可比擬的裝備和數量優(yōu)勢。國民黨方面總兵力達到430萬人,武器先進,裝備精良,還有相當規(guī)模的??哲娕炌Аw機;共產黨方面,總兵力127萬人,裝備方面只有步槍、手榴彈和少量的機槍、火炮。在經濟上,更是相差懸殊。國民黨統(tǒng)治著全國3/4地區(qū)和3億以上的人口,幾乎控制著所有大中型城市,還能在財政上得到美國的援助;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qū),面積僅占全國的1/4,人口約1.3億,城市都是小城市,經濟主要是手工業(yè)和農業(yè)為主,缺乏工業(yè),軍工數量稀少。蔣介石曾揚言要在3個月內解決共產黨。當時,江南新四軍所在區(qū)域是國民黨政治經濟中心,四周強敵環(huán)伺,一旦蔣介石發(fā)動內戰(zhàn),很容易陷入重兵圍困。因此,從國共和談破裂、蔣介石發(fā)動內戰(zhàn)考慮,江南新四軍主力北撤,更有利于集中優(yōu)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及時組織戰(zhàn)略進攻和戰(zhàn)略決戰(zhàn)。

    五是統(tǒng)籌全國一盤棋,爭取解放戰(zhàn)爭全面勝利。重慶談判并非出自蔣介石本意,蔣介石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談判爭取時間,調兵遣將,部署內戰(zhàn)。在國共雙方簽訂 《停戰(zhàn)協定》 的同時,蔣介石即密令國民黨軍隊“搶占戰(zhàn)略要點”,接著不斷調動軍隊向解放區(qū)進攻,直到1946年6月26日,徹底撕毀停戰(zhàn)協定向解放區(qū)發(fā)動全面進攻。面對國民黨蔣介石的戰(zhàn)略企圖,毛澤東著眼全國一盤棋,早在黨的七大上就提出了戰(zhàn)后全力爭取東北的戰(zhàn)略任務。他特別強調說,從我黨、從中國革命最近的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么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1945年9月19日,毛澤東在電令江南新四軍主力北撤的同時,指示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發(fā)出 《關于目前任務與戰(zhàn)略部署的指示》 ,明確規(guī)定“向北發(fā)展,向南防御”是黨的一項“全國戰(zhàn)略方針”,并決定華中局北移山東,與山東分局合并組成華東局,新四軍軍部北移山東后兼山東軍區(qū)。9月21日,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由淮南移駐淮陰城。不久,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率2師、4師主力一部和7師北移山東臨沂。10月下旬,華中局與山東分局合并,組成中共中央華東局,統(tǒng)一領導山東、華中兩大戰(zhàn)略區(qū)的工作。同時,新四軍第3師主力開赴東北,加強具有戰(zhàn)略地位的東北地區(qū)的軍事力量。

    后來的歷史發(fā)展,證明了黨中央、毛澤東的戰(zhàn)略遠見。我們的軍隊雖然北撤,但勝利最終屬于人民。1945年10月中旬,蘇南、浙西、浙東的新四軍主力部隊,以及地方武裝和黨政干部,全部撤到江北與兄弟部隊會師。12月3日,中央軍委決定新四軍與山東軍區(qū)合并,陳毅任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qū)司令員,粟裕任華中野戰(zhàn)軍司令員,部隊也進行了改編。從此,曾經戰(zhàn)斗在江南地區(qū)的新四軍將士們繼續(xù)在華東戰(zhàn)場上南征北戰(zhàn),取得了蘇中七戰(zhàn)七捷、孟良崮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等著名戰(zhàn)役的勝利,為爭取解放戰(zhàn)爭的全面勝利和全國的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勛。

    (編輯 易 化)

    猜你喜歡
    項英皖南新四軍
    行走皖南
    《皖南的秋天》《余暉》
    《馬頭墻》、《皖南印象》之二
    《皖南印象》
    連云港文學(2020年6期)2020-03-17 01:40:06
    項英與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爭
    軍事歷史(2004年6期)2004-08-21 06:30:32
    項英軍事實踐的重要歷史見證——寫在《項英軍事文選》正式出版之時
    軍事歷史(2003年6期)2003-08-21 06:47:22
    真實的項英
    軍事歷史(2003年6期)2003-08-21 06:47:22
    新四軍的兩個英雄團
    軍事歷史(2000年6期)2000-08-16 02:13:30
    《新四軍發(fā)展史》評介
    軍事歷史(1998年3期)1998-08-21 02:59:40
    《新四軍簡史》出版
    軍事歷史(1998年5期)1998-01-17 22:08:07
    仁寿县| 黄浦区| 交城县| 元阳县| 绥宁县| 车险| 天峻县| 顺义区| 庆阳市| 乐东| 阿尔山市| 辉南县| 马山县| 张家口市| 凤山市| 邵阳县| 宁化县| 正镶白旗| 香河县| 乡城县| 米泉市| 黄石市| 石台县| 金阳县| 蒲城县| 海南省| 巴楚县| 图们市| 华池县| 白山市| 托里县| 武山县| 肥西县| 南昌市| 盱眙县| 正定县| 巴彦淖尔市| 蒙阴县| 石台县| 景东| 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