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歲末的一天,我收到了兩張明信片。雖然是兩張普通的明信片,但看了寄出日期與地點,我有些不淡定了。那是2022年7月10日,從珠峰大本營所在的西藏自治區(qū)定日縣寄出的,等我拿到卻已經是5個月后的12月了。
兩張明信片,從西藏自治區(qū)定日縣到浙江省寧波市,竟然走了5個月。兩個間隔5個月的收、發(fā)日期郵戳,也算是對當年疫情的一種歷史見證。明信片正面是陽光下皚皚白雪覆蓋的美麗珠峰,背面歪歪扭扭寫著一行問候語:羅校長,暑假快樂!署名是105班小鵬??粗@份來自珠峰大本營的問候,我激動得有些“破防”。望著這行歪歪扭扭的文字,我眼前仿佛浮現(xiàn)了小鵬同學趴在珠峰腳下郵政大廳桌子上一筆一畫寫明信片的情景。
我在揣測,從9月1日開學第一天起,孩子一定在想:我給校長寄了明信片,新學期校長碰到我,怎么沒當面說聲謝謝呀?孩子外出旅行,在海拔那么高的地方,還惦記著給我郵寄明信片,這份心意確實很讓人感動。
收到明信片的那一刻,我就想著要給孩子一個回報,要讓孩子感受到善行是能給自己帶來福報的。我給孩子購買了一套兒童讀物,還準備了一小盒牛肉干。那天中午,我?guī)еY物走進了小鵬所在的班級。我把自己收到的明信片給孩子們看,讓小鵬說一說,為什么會想到給校長郵寄明信片。
我告訴孩子們,為了獎勵小鵬同學,我準備給他送上三個禮物。說著,我把書和牛肉干送給了小鵬。第三個禮物是什么呢?我賣了個關子。最后我告訴孩子們,我準備給205班全體小朋友講個故事。當我講完故事,三個禮物全部送出后,小鵬已然成了班級的小明星,大家都圍著他、簇擁著他。靦腆內向的他,眼里閃著光,臉上露出無比燦爛的笑容。
班主任王老師告訴我,小鵬本來是一個很內向的學生,課堂上極少會舉手發(fā)言,自這件事以后,他變得自信、活潑、開朗了許多。王老師也是一個很有心的人,看到這樣一個偶然的事件給孩子帶來的變化后,她以此為內容,用“愛的回環(huán)”為主題,給孩子們上了一節(jié)班會課。讓孩子們懂得一個不經意的、小小的愛的行為,也許會給自己帶來大大的回報。孩子們對“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也有了一點懵懂的認識。
自那以后,我經常能收到這個班孩子外出游玩時在旅游目的地寄來的明信片。有來自西藏拉薩布達拉宮的,有來自北京圓明園的,有來自云南騰沖的……信息時代,這些普通的明信片,已然有些老古董的感覺。然而,每每收到明信片,看到孩子們用稚嫩的筆觸寫著“羅校長暑假快樂”“羅校長國慶快樂”,我依然會感到驚喜與感動。
明信片收得多了,我心里又冒出一個疑問:那次小鵬給我寄明信片,我到他班上回報三個禮物,會不會產生不良的教育效果?會不會給這個班級的其他學生一種不良暗示?會不會讓他們產生一種“我要討好別人”的錯誤觀念呢?也許是我想多了,也許是我把孩子的世界想復雜了,但教育無小事,既然有這個顧慮,何不再往前走一步呢?
我把自己的顧慮向班主任王老師和盤托出。王老師覺得不無道理。為了消除孩子們心里的“小投入大回報”“迎合他人”“功利主義思想”,王老師又組織學生上了一節(jié)班會課,主題是“愛是付出不求回報的善”。
我也配合著王老師,起先對給我寄明信片的小朋友,用本子、鉛筆、橡皮等回贈,或者也寫一張明信片送去以表感謝。再后來,當我收到他們的賀卡、明信片,我會在路過他們班教室時,走進教室,對孩子們說聲謝謝。
有一次,王老師告訴我,現(xiàn)在孩子們外出旅行,不僅會給校長郵寄明信片,還會給班主任、任課老師、要好的小伙伴郵寄明信片了。聽了王老師的話,我知道,純粹的愛、沒有功利心的善念種子已經發(fā)芽。我再也不用擔心他們?yōu)榱恕凹拿餍牌倍拿餍牌恕?/p>
小鵬給我郵寄明信片的事,發(fā)生在2022年暑假,那時候他還是一年級的小朋友。等我收到明信片時,已經是他上二年級第一學期的期末?,F(xiàn)在孩子們已經上三年級了,不僅會給校長寄明信片,還懂得要給師長、小伙伴郵寄。一次教育前后跨越三個年頭,真正應了“教育是慢的藝術”那句話。雖然過程有些漫長,但這樣的教育太美妙了。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高新區(qū)實驗學校)
(插圖:賴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