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會同中央紀委辦公廳通報3起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典型問題。其中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qū)教育局長期從中小學校抽調借用教師,借調教師占該局工作人員比重一度高達60%以上,有的借調時間甚至超過20年。
借調干部本是人事應急補充機制,上級機關、單位在必要時通過借調提高工作效率,或者重大活動臨時借調以保障工作順利進行。不知何時,正常的借調逐漸走樣,成為加重基層負擔、助長形式主義的典型方式。有的上級單位把工作交給借調人員干,走了再找,變成“體外循環(huán)”,以至出現(xiàn)“借調的干著、在編的看著”的怪象。被借調的人員很多都是基層單位的骨干,他們一走,基層單位工作量卻絲毫未減,不管是招臨時工還是靠其他人頂著,基層單位都壓力山大。在違規(guī)借調之下,大部分借調人員長期夾在兩個單位中間,有的兩邊的活都要干,搞得疲憊不堪;借調人員既留不下也回不去,處境往往也很尷尬。
違規(guī)借調在各地普遍存在,花樣繁多。有的單位說是借調3個月,到了半年一年也不放人;有的不按程序走,把單位之間的借調搞得跟私下勾兌一樣;有的通過干部掛職、跟班學習、以干代訓等方式巧立名目借調……今年4月,有網友反映,四川隆昌市教體局的125名職工中,借調人員多達33人,被借調學校只好招臨時教師代課,嚴重影響教育教學進度和質量。如此借調,到底是上級部門嚴重缺員,還是讓借調人員迎來送往、泡在文山會海里?
違規(guī)借調之所以明目張膽、大量存在,就在于上級單位一聲令下,基層單位不敢不借也不能不借。所以,要剎住違規(guī)借調的歪風,必須以上率下。近日,中辦、國辦印發(fā)《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guī)定》,從嚴作出“上級機關、單位原則上不得從縣及以下單位借調干部”的規(guī)定,范圍涵蓋黨政機關、群團組織、事業(yè)單位在編在崗人員,包括中小學教師等?!吧霞墮C關、單位”必須對照這條紅線,認真梳理干部借調情況,嚴格借調程序,既要對照整改,更要下不為例。
(摘自《北京晚報》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