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天空烏云密布,雷鳴不絕,伴隨著滴滴答答的雨聲與呼嘯的狂風,組成了自然的交響樂。湖里的浮萍依著水面漣漪而動,它們無根,也無靠。從前的女性就如同這浮萍一樣,毫無抵御風雨的能力,缺少獨立自主的意識,只能隨波逐流,將希冀放在看得見,卻靠不住的異鄉(xiāng)。
初讀《雷雨》,愛曹禺的文字,愛細膩的文筆;再讀《雷雨》,愛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也愛生動豐滿的人物;三讀《雷雨》,我被曹禺筆下的女性所打動。深受封建思想荼毒的女人,要想反抗命運,擺脫痛苦,需要的不僅僅是斗爭到底的勇氣,更要有覺醒的意識和自由的靈魂。一個女人的一生,只有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自立自強,實現(xiàn)真正的人格獨立,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價值,綻放獨屬于自己的美麗。
曹禺筆下的《雷雨》,講述了兩個不同階級家庭的恩怨,命運的兜兜轉轉讓所有的悲劇都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爆發(fā),愛恨交織中,美好、憧憬、夢想都走向了毀滅。
女主人公繁漪,作為女性思潮中的代表人物,她是一名知識女性,敢于沖破世俗為自由而努力抗爭。她的悲劇性就在于她想沖破封建專制家庭的牢籠,不甘屈服命運,卻還是被命運所迫,新舊思想的更迭并未改變她的歸途?;榍暗墓变舸蠓?、勇敢、聰慧,是美好的代名詞,婚后的她陰郁、極端、瘋狂,婚前婚后是截然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或許是婚姻讓她壓抑,是封建倫理綱常的壓迫讓她備受心靈創(chuàng)傷的煎熬,雖然她頑強地抗爭過,但依舊沒有追求到她想要的自由,最后走向了悲劇。
如果說公繁漪是被壓抑的叛逆女子,那侍萍則是命運坎坷的無奈母親。人生無常,造化弄人,侍萍的命運是坎坷的,在那個時代,作為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代表,她善良、賢惠、沉默,她的一生更多的是被壓迫的無奈。原本有著平凡的人生,只因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而顛沛流離、命途坎坷,現(xiàn)實的殘忍讓她竭盡全力保護的孩子也在命運的操控下被狠狠地折磨,延續(xù)了她的悲劇。為了對抗不公,她也曾努力過,但她終究無法逃離命運的擺布,無法逃離男權的枷鎖,無法主宰自己的人生。
侍萍的女兒四鳳,是涉世未深的單純少女,一如她年輕時期的母親,因為沉淪愛情斷送了自己的一生,她的悲劇性不僅體現(xiàn)在她的人生經(jīng)歷,更體現(xiàn)在她身上所承載的母親的期望。她的母親因為人生的不幸,將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女兒身上,四鳳就如同侍萍的救贖。單純的少女被賦予了過高的期望,也給她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她不過是個普通少女,面對這種壓力,她無法背負,也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最終重復了母親的悲劇,走向了死亡。
兩代人的恩怨糾葛充滿了戲劇性,因果輪回幾乎貫穿全篇。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命運就是種種偶然與巧合交織下的必然結果。在《雷雨》的文本世界中,曹禺以悲憫的筆觸描繪著一幕幕人生慘劇,并苦苦追尋悲劇的成因,而他塑造的三位女性角色,則表達了對當時社會和制度的強烈抨擊。
一場雷雨,隨著重要人物的陸續(xù)登場與情節(jié)的一步步推向高潮,使看似平靜的水面漣漪波動,塵封多年的往事一點點撕開命運的偽裝,一場昏天黑地的雷雨云也籠罩在周、魯兩家的上方。而這三位女性,她們就像湖里的浮萍一樣,渴望自由,但深受桎梏,只得將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最終成了時代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