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怡萱,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22級公共事業(yè)管理專業(yè)本科生。曾在哈爾濱市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擔任志愿講解員
作為一個哈爾濱人,提到家國,繞不開的一定是“731”這組數(shù)字。曾經(jīng)的我,對于七三一部隊的了解僅僅停留在歷史書上所學的內(nèi)容,但當我成為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的一名志愿講解員,深入了解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后,我才真正明白那段歷史是何等的鮮血淋漓,才切身感悟到國防的深刻含義。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是日本侵華期間實施細菌戰(zhàn)、研制細菌武器、開展人體實驗的大本營,這支部隊利用中國人進行活體實驗的罪惡行徑,毫無人性、令人發(fā)指。他們把年輕的母女關在密閉的毒氣室里,只為試驗毒氣效果;他們在零下幾十度的環(huán)境中,將人赤身裸體地置于冰水后再迅速放入沸水;他們將馬血輸入人體,旁觀受害者如何在絕望與痛苦中慢慢死去。在長達13年的時間里,大量無辜百姓在“絕對清醒”的狀態(tài)下,被各種非人類手段殘害致死。這些受害者,大多沒有姓名、沒有尊嚴,留下的只有一串串冰冷的數(shù)字;而這每個數(shù)字的背后,都是沉痛的、血淋淋的生命,都是破碎而又苦難的家庭。
有一位老人叫徐丙翠,出生于麗水市蓮都區(qū)碧湖鎮(zhèn)。1942年,日軍攻占麗水縣城,在當?shù)貙嵤﹪乐剡`反國際公法的細菌戰(zhàn)。鼠疫、炭疽、傷寒等惡疫肆意橫行,縣城一時成為人間煉獄。一年后,日軍終于撤離,但人們等來的不是盼望已久的光復的喜悅,而是對死亡的恐懼:幸存者開始爛臉、爛腳,有的幾乎全身腐爛。當時年僅11歲的徐丙翠嘴部潰爛、牙齒外翻、說話含糊,因為這場浩劫,她此后的一生都只能食用流食,活在失去味覺的痛苦中。而在當?shù)?,這樣的受害者竟高達1.5萬余人。
今年冬天,“爾濱”的出圈,也使坐落于我家鄉(xiāng)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迎來了屬于它的熱度。長長的隊伍一直延伸到館外的人行道上,人們手持五星紅旗,肅靜地站在冰天雪地中排隊參觀。我曾見到年近耄耋的老人在場館內(nèi)熱淚盈眶,顫顫巍巍地拉著我的手反復叮囑道:“閨女啊,一定要向更多的人講好這段歷史?!蔽乙苍龅綇脑颇蟻韰⒂^的一家三口,他們跨越三千七百多公里的距離,就是為了讓孩子了解日本侵略者帶給中國的深重苦難。我還曾帶領過一隊中學生前往遺址,來時的路上他們歡歌笑語,然而隨著講解的深入,當他們看到那些發(fā)黃斑駁的試驗紙張、銹跡斑斑的動物鐵籠、觸目驚心的人體殘骸、細思極恐的陶瓷細菌彈頭時,逐漸變得靜默無言這是內(nèi)心的震撼,震撼于日本侵略者毫無人道的罪行;更是無聲的吶喊,吶喊著中國國防要強大、國人要自強、我們要擔當。
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強大的國防是國家的安全屏障,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南方的“小土豆”們暢享冰雪之旅,推動了東北旅游的火爆發(fā)展。我們何其有幸,生活在和平安穩(wěn)的中國,我們的背后是強大的國防體系,這也是中國國防意義之所在。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不會、不能、不該忘!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在黨的領導下,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用滿腔熱血護佑山河無恙,憑血肉之軀捍衛(wèi)盛世中華。正如我們在展館出口處對參觀者講的:“別回頭,往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間煙火,有國泰民安。別忘記,來時路,有民族苦難,有國仇家恨?!蔽彷吳嗄戤敇鋹蹏模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