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我都會看看手機上顯示的天氣溫度,溫度一點點在往下滑,昨天是零下三四攝氏度,今天已變成了零下六七攝氏度。日子看著似乎是每天相似的,可是又那么不同。就像時光一樣,悄悄地在往前走。
除了感嘆時光的腳步匆匆外,大家現(xiàn)在討論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冷了。在屋里坐久了,人們出去轉(zhuǎn)轉(zhuǎn),又趕快回到屋子里,“太冷了,太冷了!”嘴里會不由自主地冒出這樣的話,好像訴說一下,就會更暖和一些。
我心里其實是有些矛盾的,我怕冷,又期盼天氣變得更冷些,好迎來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冬日里,山寒水瘦,枯寂無聊,唯有飛舞的雪花才能讓世界變得靈動。
“滿天吹過玉紛紛?!痹谠娙说墓P下,精靈似的雪花是晶瑩剔透的美玉,紛紛在人間起舞,灰色調(diào)的冬季一下子就明媚起來了。雪花層層落在房頂上、樹枝上、大地上,天地間仿佛披上一件美麗的衣裳,被打扮得煥然一新。
人的心情也跟著雪花的起舞變得好起來。下雪了,就有理由出去賞美景了,將寒冷也拋開去。春有百花,秋有月,冬天則有詩意的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边@句詩中的情景是我從夏天就在心中預(yù)存下的風(fēng)景。那時,午飯后遛彎,我偶然走進一條胡同,見一戶人家朱紅的大門兩邊分別栽了一排翠竹,它們在微風(fēng)里搖曳著,美而有詩意。沒想到,身邊不遠(yuǎn)處就有風(fēng)雅的景致,我以后常來這條胡同里走走,竹子的翠色看多了,就期盼著冬天下雪時能欣賞到詩句里的景色。
很多朋友和我一樣,也期盼著入冬后紛紛揚揚下一場大雪,好在雪天去看看這個城市的古建筑。那佇立著幾百年甚至千年的草木磚瓦經(jīng)歷了重重歲月,攜帶著一身故事,在白茫茫的雪天里不但美,而且總帶給人無限遐思。這時候,寒冷根本不值一提了。
“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待白。坐久清冽,蒼頭送酒至,余勉強舉大觥敵寒,酒氣冉冉,積雪欱之,竟不得醉……洞簫和之,聲為寒威所懾,咽澀不得出。”看看風(fēng)雅的張岱,大雪三尺厚,走路都費勁,并且冷得讓洞簫不能正常發(fā)出聲音,他還興致高昂地登龍山賞雪。
可見,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xiàn)代人,在難得的美景面前,寒冷是不足懼的。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在心中留存美,是可以抵御人間寒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