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2024年11月16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秘魯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應約同美國總統(tǒng)拜登舉行會晤。
此次會晤是去年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后再次面對面溝通,雙方回顧了過去四年中美關系走過的歷程,從中總結經驗啟示,圍繞在美國政府過渡期推進對話合作、妥善管控分歧,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qū)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在中美建交45周年、2024年美國大選落下帷幕之際,此次中美元首會晤對于推動兩國關系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1月上臺的拜登政府,在對華政策方面繼承了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大國競爭”路線,以所謂“投資、結盟、競爭”作為處理對華關系的主要策略,在經貿、科技、地緣政治等領域對中國施壓。對此,中國方面踐行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方略,對美方的相關言行及時給予批駁、反制,有力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特別是在舊金山會晤后,拜登政府尋求與中方增進對話,中美關系出現(xiàn)一定的企穩(wěn)態(tài)勢。過去四年,中美關系雖然歷經跌宕起伏,但在兩國元首領航把舵下,雙方也開展了對話和合作,總體實現(xiàn)了穩(wěn)定。
在此次會晤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中美關系比作一座大廈,這一生動比喻展現(xiàn)了中方宏闊寬廣的戰(zhàn)略視野。習近平表示,2021年兩國元首視頻會晤時,提出兩國應該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是中美關系這座大廈的穹頂;2022年巴厘島會晤時,重點談了中方在臺灣問題、道路制度、民主人權、發(fā)展權利上的4條紅線,這是大廈的基座;2023年舊金山會晤時,建議中美雙方共同樹立正確認知、有效管控分歧、推進互利合作、承擔大國責任、促進人文交流,這是大廈的5根支柱。此次會晤,習近平又歸納了7點經驗和啟示,包括:要有正確的戰(zhàn)略認知,要言必信、行必果,要平等相待,不能挑戰(zhàn)紅線、底線,要多搞對話合作,要回應人民期待,要展現(xiàn)大國擔當。
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習近平指出,“修昔底德陷阱”不是歷史的宿命,“新冷戰(zhàn)”打不得也打不贏,對華遏制不明智、不可取,也不會得逞。拜登則表示,美國不尋求“新冷戰(zhàn)”,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灣獨立”,不尋求同中國發(fā)生沖突,不會利用臺灣問題同中國競爭。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核大國,中美沖突對抗的代價是誰都不可承受的。世界在發(fā)展,時代在變化,中美不能重復大國沖突的舊歷史,必須確保中美關系這艘巨輪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
習近平在此次會晤中強調,中美關系的發(fā)展歷程,印證了中美建交45年來的經驗和啟示。如果兩國做伙伴,求同存異,中美關系就能夠取得長足發(fā)展。如果把對方當對手,惡性競爭,中美關系就會遭遇波折甚至倒退。無疑,中美合作從來不是你輸我贏的零和游戲,也不是一方吃虧一方占便宜的單行道。以經貿關系為例,2023年中美貿易額超過6600億美元,7萬多家在華美企年利潤達500億美元,僅對華出口就支撐美國93萬個就業(yè)崗位。
當今世界動蕩不安、沖突頻發(fā),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大國競爭不應是時代底色,團結協(xié)作才能共克時艱?!懊撱^斷鏈”不是解決之道,互利合作才能共同發(fā)展?!靶≡焊邏Α辈皇谴髧鳛?,開放共享才能造福人類。無論是經貿、農業(yè)、能源等傳統(tǒng)領域,還是人工智能、公共衛(wèi)生等新興挑戰(zhàn),中美雙方都擁有廣闊的互利合作空間。
在今年的美國大選中,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贏得總統(tǒng)選舉,并將于明年1月20日上臺執(zhí)政。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2017年—2021年)正式開啟了美國對華戰(zhàn)略競爭,以加征關稅等方式向中國施壓,通過實施“印太戰(zhàn)略”加大對中國的制衡。外界普遍擔心,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中美關系可能會面臨新的沖擊。
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動中美關系平穩(wěn)過渡,需要雙方付出更大努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此次會晤中特別強調了“四個沒有變”,即中方致力于中美關系穩(wěn)定、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沒有變,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處理中美關系的原則沒有變,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立場沒有變,賡續(xù)中美人民傳統(tǒng)友誼的愿望沒有變。習近平指出,雙方要繼續(xù)為中美關系這座大廈添磚加瓦,愿同拜登及其繼任者為此共同努力。
拜登表示,美中關系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不僅事關兩國人民,也事關世界的未來。確保美中競爭不演變?yōu)闆_突,這是美中兩國政府對于兩國人民和世界肩負的責任。實現(xiàn)中美關系的平穩(wěn)過渡,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以建設性方式妥善管控分歧。中美是兩個大國,難免有些矛盾分歧,但不能損害彼此核心利益,更不能搞沖突對抗。習近平強調,臺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fā)展權利是中方的4條紅線,不容挑戰(zhàn)。這些是中美關系最重要的防護欄和安全網。
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可能引發(fā)沖突對抗的最大燃爆點。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lián)合公報是雙邊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恪守。習近平在會晤中指出,“臺獨”分裂行徑同臺海和平穩(wěn)定水火不容。美方想要維護臺海和平,關鍵是要認清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的“臺獨”本性,慎之又慎處理臺灣問題,明確反對“臺獨”,支持中國和平統(tǒng)一。
此外,中方重申堅決維護南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美國不應介入有關南沙島礁的雙邊爭議,不應縱容和支持挑釁沖動。圍繞其他國際安全熱點問題,習近平表示,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和作為始終光明磊落,就是穿梭斡旋、勸和促談,為和平而奔走,為推動局勢降溫而努力。中方不會允許朝鮮半島生戰(zhàn)生亂,不會坐視中國的戰(zhàn)略安全和核心利益受到威脅。
實現(xiàn)中美關系的平穩(wěn)過渡,要確立對話而非對抗、雙贏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調,消除誤解誤判,擴大利益交匯點,拉緊人文交流紐帶。針對美國對中國的經貿科技打壓,習近平強調,中國人民的發(fā)展權利不可剝奪、不容無視。各國都有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但美方不能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更不能以此為借口對別國惡意設限打壓。中美利益深度融合,脫鉤斷鏈既不經濟也不現(xiàn)實。雙方要拓展互利合作,實現(xiàn)共同繁榮,??兩國應該成為對方發(fā)展的助力而非阻力。在當前形勢下,中美兩國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雙方應該拉長合作清單,做大合作蛋糕,實現(xiàn)合作共贏。
此次元首會晤雙方達成了一些成果共識。包括:兩國元首重申雙方就中美關系指導原則達成的7點共識,即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保持溝通、防止沖突、恪守《聯(lián)合國憲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負責任管控雙邊關系中的競爭因素。兩國元首積極評價中美戰(zhàn)略溝通、外交安全團隊經常性接觸、兩軍、經貿、金融等領域對話機制的重要作用,同意繼續(xù)保持溝通勢頭,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xié)調。兩國元首還回顧了舊金山會晤以來禁毒、氣候變化、人工智能、人文交流等領域對話合作取得的積極進展。
尤其是,中美元首確認有必要應對人工智能系統(tǒng)的風險,提升人工智能安全性,加強國際合作,促進人工智能向善普惠。確認應維持由人類控制核武器使用的決定。兩國元首還強調應認真考慮潛在風險,本著慎重負責的態(tài)度在軍事領域發(fā)展人工智能技術。
總而言之,此次中美元首會晤是深入的、坦誠的、建設性的,展現(xiàn)了雙方尋求中美兩國正確相處之道的重要努力。向前看,中美關系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何去何從,需要做出明智選擇。雙方有責任共同努力,把握機遇,妥處挑戰(zhàn),拓展合作,努力實現(xiàn)中美關系保持穩(wěn)定。作為世界上兩個大國,中美需要計天下利,開展良性互動、不搞相互消耗、不脅迫別國選邊站隊,多為當前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確定性、提供正能量。
(作者系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