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孩子們越來越喜歡購買收集動漫周邊商品,徽章、亞克力牌、掛件……這些小玩意被稱為“谷子”,近年來深受孩子們的追捧
那么,“谷子”到底是什么意思?“谷子”是英文單詞goods(商品)的諧音說法,通俗來講指代的是由漫畫、動畫、游戲等ACG領域版權作品衍生出來的周邊產(chǎn)品。但近些年來,它大多數(shù)時候指的是以角色為中心,體積小、重量輕、材質不算昂貴的周邊裝飾品,比如徽章、角色立牌、色紙(彩色硬卡紙)、小掛件等等。
為了與“谷子”對應,購買這些商品的行為就被稱作“吃谷”。買谷子的人聚集到一起交流分享就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圈子,也就是“谷圈”。
谷子多以人物形象為核心,愛好者們往往會對喜愛角色的同一款周邊進行批發(fā)式復購。谷子又借用了盲盒玩法,熱門IP限量發(fā)售。咒術回戰(zhàn)、全職高手、排球少年、原神等谷圈大熱IP,其相關周邊產(chǎn)品一經(jīng)發(fā)售,便能引起國內(nèi)二次元群體的搶購熱潮。
相比于動輒上百元的手辦玩偶周邊,單價十幾元的谷子入坑門檻低,如今已經(jīng)成為最受歡迎的二次元實體商品品類,由谷子裝飾衍生出的“痛文化”也成為部分購買者的身份勛章。
從線上平臺看,抖音平臺“谷子”相關視頻播放量超67億次。以較有代表性的游戲《原神》為例,其天貓旗艦店內(nèi)的多款徽章銷量均超過10萬件,個別款式銷量甚至超過40萬件。
在線下,近些年“谷店”在國內(nèi)如雨后春筍般大量出現(xiàn),各種“谷店”讓實體商場再次“人潮洶涌”?!肮鹊辍钡南M者中大部分是中小學生,父母陪同未成年子女在“谷店”購物的情況并不罕見。
為何“谷子”能受到孩子們追捧?
情感載體:“谷子”迎合了年輕人對情緒價值的需求。在他們看來,“谷子”不是冰冷的商品,而是情感的載體。每一個“谷子”都承載著年輕人對于某款作品、某位角色甚至作者的喜愛與認同。作品是虛構的,但“谷子”是可觸碰到的實體,因此變成了連接虛擬與現(xiàn)實的紐帶。
社交屬性:對于二次元受眾來說,“谷子”的價值多體現(xiàn)在展示價值、收藏價值和社交價值。年輕人能在收集和分享“谷子”中不斷獲得滿足感,一起“逛谷”“買谷”“曬谷”滿足了年輕人的社交需求。
此外,在“買谷”的過程中,圍繞一個特定IP的年輕人形成了聯(lián)系緊密的小社群,每個人在社群里都有共同的愛好,分享也會更容易得到回應。“買谷”“曬谷”會強化自己的身份構建,進一步融入社群。
當孩子迷戀“谷子”的時候,騙子們也開始行動起來,針對熱衷于收集動漫周邊的未成年人實施的詐騙時有發(fā)生。
此類詐騙受害人往往是小學、初中等年齡較小的學生,因其可用資金受限,騙子會以低價誘導其上鉤,詐騙分子利用近期火爆的動漫周邊產(chǎn)品,通過社交群聊渠道發(fā)布販售廣告,使防備心較低的未成年人上當,實施詐騙。
案例:近日,一名13歲的學生肖某(化名)向警方報案,稱其在瀏覽某社交平臺尋找排球少年徽章,后被誘騙加入一個QQ群。詐騙分子以挑選喜愛的徽章為幌子,索取肖某的個人信息,后以未成年人購買需承擔法律責任為由,對肖某進行警告。在此過程中,詐騙分子冒充民警,通過視頻通話方式恐嚇肖某,令其用父母的手機登錄銀行APP并掃碼支付,最終騙取9999.93元。
1.詐騙分子通過社交平臺發(fā)布私信廣告以出售大熱動漫周邊產(chǎn)品為由,以“品種全、價格低”為噱頭,誘導受害者上鉤。
2.隨后引導受害人進入聊天群,騙取個人信息,之后詐騙分子便冒充公檢法人員,以未成年不得購買為由進行恐嚇,聲稱若繼續(xù)購買將會承擔法律責任,甚至影響父母聲譽。
3.在恐嚇和壓力之下,受害人往往會聽從詐騙分子的建議,將錢款轉至指定賬戶,以消除所謂的“法律責任”。
一方面受害人年齡小,缺乏社會經(jīng)驗和防范意識,容易相信詐騙分子的謊言。另一方面,冒充公檢法身份的詐騙分子具有很高的權威性,讓受害人難以辨別真?zhèn)巍?/p>
除了冒充公檢法,常見的谷子詐騙還有——
拼團采購:受限于整套購入花費更多、國際快遞成本高等因素,找些同好拼團往往是吃谷的常規(guī)操作,一般由團長組成達到一定人數(shù)的購物團,團長收取貨款統(tǒng)一采購,收到商品后再由團長統(tǒng)一發(fā)出。
提示:團長卷款跑路是常見的詐騙方式。跑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退群、拉黑團員、已讀不回等,團員收不到貨物,也損失了錢款。拼團還需仔細甄別團長身份信息,交易留痕。如發(fā)現(xiàn)受騙,第一時間保留相關證據(jù)向平臺舉報,同時聯(lián)系其他受害者一起報案。
退圈免費送:有不法分子以“免費贈送”“免費福利”等話術誘導未成年人上鉤,又會以“違規(guī)領取”“賬號被凍結,需要配合解封”等理由威脅恐嚇,要求未成年人操作家長手機配合調查,借機盜取家長賬戶信息和錢款。
提示:切莫輕信所謂的“免費福利”,任憑詐騙話術千變?nèi)f化,凡是涉及填寫個人信息、轉賬支付等操作時,一定要先征得家長同意。家長也應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機和賬號信息,避免讓孩子單獨使用手機。
出谷回血:有些不法分子會偽裝成“買家”,謊稱要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谷子,隨后又以“賣家沒有注冊店鋪”“沒有繳納認證金”等理由,要求賣家聯(lián)系假冒客服支付店鋪認證金,假冒客服通常會趁機要求未成年人使用家長手機多次轉賬,最終將家長銀行賬戶洗劫一空。
提示:吃谷、出谷應通過正規(guī)交易平臺進行,如買賣雙方遇到任何問題,請第一時間與平臺客服進行溝通,不輕信對方說辭。
提高警惕,辨別真?zhèn)危汗矙C關不會通過電話、網(wǎng)絡視頻等方式辦案,更不會要求群眾轉賬匯款至個人賬戶,遇到類似情況請立即掛斷電話,并通過官方渠道核實信息。
保護個人信息:切勿在不明網(wǎng)站或社交平臺隨意填寫個人敏感信息,包括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等。
家長監(jiān)護: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網(wǎng)絡活動的關注與引導,教育孩子識別網(wǎng)絡詐騙手段,同時管理好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密碼,避免孩子輕易接觸或使用。
及時報警:一旦發(fā)現(xiàn)被騙,請立即撥打110報警,并盡可能提供騙子的相關信息及轉賬記錄,以便警方迅速開展偵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