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婚姻與家庭》,愿更多人從這里獲得幸福。?!痘橐雠c家庭》越來越好,永葆青春!
前段時間,學校要舉辦讀書分享活動,輪到我推薦一本書。推薦什么呢?我一下想到時常閱讀的《婚姻與家庭》雜志,她可是囊括了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名副其實的良師益友。
不要被她的名字迷惑。《婚姻與家庭》的內容不僅僅是談婚姻、談家庭,還會談到教育、健康。既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又有嚴謹?shù)目茖W理論指點迷津。
這些年來,我和妻子從磕絆走向溫馨,女兒順利度過青春期,我和學生、家長相處和諧……這一切,《婚姻與家庭》都功不可沒。
曾經(jīng),妻子愛打麻將,我頗有微詞;夫妻間有不滿的地方也不直說,而是生悶氣、搞冷戰(zhàn);孩子小的時候對她限制比較多,希望她按照我的要求發(fā)展;工作中對學生命令多、指責多;生活常常不順心……
《婚姻與家庭》讓我慢慢明白,夫妻二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是兩個獨立的個體,生活習慣有差異,對事情的看法有區(qū)別是正常的,也無所謂對錯,要求同存異,多理解、包容、欣賞,不要想著去改變對方,而要相互成就,幫助對方實現(xiàn)夢想。興趣愛好只要沒有原則性問題就要支持。
親子關系就更有學問了。女兒高中時,我為教育的“內卷”焦慮,為孩子將來的就業(yè)憂心忡忡,是雜志上一篇《逆向思維》的文章,讓我明確了方向,保持了平常之心。其中有段話這樣寫道:
在無法預知未來10年會有什么變化、孩子該學習哪些新知識和技能時,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未來10年什么是不變的,成就孩子的底層品質和能力是什么?也許就會少一些教育焦慮。
我一下子豁然開朗。教育,說到底其實是用來托底的,最終指向是“學以成人”,立足幫助孩子成長為身心健康、人格獨立、熱愛生活的人。至于孩子未來能否走向塔尖,能否功成名就,教育只是一個方面。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想法,多傾聽、多共情、多陪伴、多信任。
教育自己孩子的理念,同樣適用于教育學生。各種心理咨詢案例,是我們舒緩自我、幫助學生的“神秘鑰匙”;“全國最美家庭”的事例,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工作的意義,收獲工作的快樂。
讀書分享會那天,我動情地對同事們說,《婚姻與家庭》雜志,讓尚未、準備、已經(jīng)步入婚姻家庭生活的人都有大大的收獲。她能讓你認識愛情婚姻的本質,決定是否跨入婚姻的大門;提供選擇愛人的參考;幫助你獲得良好的夫妻關系、親子關系;讓你懂得如何孝順父母……家庭生活順心如意,必然有助于我們的工作。
最后,我由衷地向大家推薦《婚姻與家庭》,走近她、了解她,一定會開啟人生的幸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