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星天牛在薄殼山核桃林木上的危害狀況,阜陽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組織技術人員開展了星天牛生活史觀察,并參考相關文獻資料總結了星天牛主要為害樹種、為害特點、發(fā)生規(guī)律及主要防治措施,以期為有效防治星天牛、推動薄殼山核桃產業(yè)化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薄殼山核桃;星天牛;為害特點;發(fā)生規(guī)律;防治方法
文章編號:2096-8108(2024)06-0094-03" 中圖分類號:S664.1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文獻標志碼
收稿日期:2024-06-25中文收稿日期
第一作者簡介:陳" 雷(1970-),男,高級工程師,大專學歷,主要從事經濟林栽培技術研究和林木良種繁育工作。E-mail:1930954026@qq.com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Anoplophora Chinensis in Carya Illinoinensis
CHEN" Lei,DONG" Lili,REN" Yadong,ZHAO" Wei
(Fuya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Fuyang Anhui 236029,China)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situation that the Anoplophora chinensis caused detriment in Carya illinoinensis, the Fuya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organized technical personnel to observe the life history of the Anoplophora chinensis, and referred to related literatures. The main tree species, characteristics, occurrence patterns, and ma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that the harms done by Anoplophora chinensis was summarized. The aim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Anoplophora chinensis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Keywords:Carya illinoinensis; Anoplophora chinensis; damage characteristic; occurrence rule; control method
薄殼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又稱長山核桃、美國山核桃,為胡桃科山核桃屬高大落葉喬木,是全球性高檔果、油兼用經濟樹種,也是優(yōu)良的綠化、生態(tài)、用材樹種。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阜陽市對薄殼山核桃進行了重點引進、繁育和推廣。目前,全市共栽植薄殼山核桃4666.67 hm2(7萬畝)以上,其中規(guī)模栽植4046.67 hm2(6.07萬畝)。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市2022年掛果面積1 180 hm2(1.77萬畝),采收干堅果340t,銷售收入達1 450余萬元。2023年全市薄殼山核桃堅果產量超過450t,堅果銷售收入超過2 250萬元,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隨著薄殼山核桃效益的提升和栽植面積的擴大,其病蟲為害嚴重現(xiàn)象也日益凸顯,木蠹蛾、天牛類蛀干害蟲普遍存在并時有發(fā)生。相較于木蠹蛾和其他天牛種類,星天牛為害更為嚴重,尤其是幼樹幼林受害具有毀滅性潛在風險。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是薄殼山核桃目前為害最嚴重的蛀干害蟲,對成年大樹和豐產林具有較強的破壞性,是造成薄殼山核桃樹勢衰弱、主干流液壞死和大枝風折的主要蟲害,也是引起薄殼山核桃產量、質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星天牛寄主廣泛,包括楊樹、柳樹、欒樹、懸鈴木、櫻桃、烏桕、刺槐、復葉槭、桑樹、榔榆、海棠、櫻花、紅楓、無花果、核桃、石榴、楸樹、梧桐、蘋果、梨、棗等眾多園林綠化樹木和果樹樹種[1]。同時,星天牛的發(fā)生范圍廣,調運苗木攜帶害蟲的幾率高,導致星天牛本地蟲源廣泛,異地傳播存在潛在風險。因而,有效防治薄殼山核桃星天牛的發(fā)生和為害,是薄殼山核桃產業(yè)做大做強、增產增效的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基礎保障工作。
1" 星天牛的為害特點
1.1" 幼蟲為害主干是造成粗放管理條件下幼林植株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
星天牛幼蟲對薄殼山核桃植株的為害以1m以下的主干部位為主,地表30cm以內的主干是幼蟲為害重點部位,地表以下主根受害也時常發(fā)生。每年7月-10月是星天牛幼蟲集中為害期,9月-10月尤為嚴重。為害較重的植株,8月-9月枝葉黃化,部分枝條干枯、葉片萎焉焦枯;10月-12月,葉片、葉軸干枯不落,樹木死亡。為害較輕植株,8月-9月部分枝葉黃化、新梢生長停滯;11月中下旬正常落葉。來年3月-4月樹液流動,幼蟲開始活動,樹干基部有新鮮蟲糞排出。4月上中旬有新芽萌發(fā),長勢弱,葉片黃化,速度遲緩。5月-6月,為害植株葉片黃化,生長停滯,受害植株開始枯死,大風天氣極易倒伏。星天牛幼蟲蛀食皮層和木質部,為害薄殼山核桃樹干基部和主根,輕則造成樹體生長不良或風折,重者導致植株枯死,一般危害率在10%左右,嚴重的達70%以上[2],是薄殼山核桃幼樹幼林潛在的毀滅性蟲害風險因素。
不同粗度的苗木受害情況差異較大。地徑3cm以下苗圃苗木較少受害;5~8cm苗木受害嚴重,為害部位以主干1m以下為主,受害株數(shù)多,死亡率高;10~20cm粗度植株,主干及大枝受害時有發(fā)生,受害嚴重(幼蟲超過3頭)情況下,植株黃化,甚至死亡。粗放管理園區(qū),受害重,易形成植株大片倒伏、枯死;粗度25cm以上大樹,主干鮮有天牛排糞孔,僅在主根及大枝處蛀食為害。
1.2" 成蟲取食是造成枝條生長失衡和大枝風折的主要因素
星天牛成蟲羽化后即尋找適宜場所啃食1年生枝條樹皮。取食部位以當年生健壯枝條中下部為主,啃食韌皮部和部分幼嫩木質部。因啃食傷口創(chuàng)面大,枝條受損嚴重,短期內很難愈合恢復。傷口創(chuàng)面的產生,嚴重影響枝條水分養(yǎng)分輸送,造成枝條生長失衡,營養(yǎng)分配不均。同時,傷口創(chuàng)面的存在,極易導致風雨天氣大枝風折。
2" 星天牛發(fā)生規(guī)律
星天牛一年1代,須跨兩個年度完成。以幼蟲在大枝、主干基部或主根木質部蛀道內越冬。翌年3月氣溫回升后,越冬幼蟲開始活動取食。4月上旬,氣溫穩(wěn)定到15℃以上時開始化蛹,蛹期約25 d。5月上旬成蟲開始羽化,羽化時間有一定差異。據(jù)多年觀察,星天牛最早出現(xiàn)于4月25日,最遲出現(xiàn)于10月8日。阜陽地區(qū),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星天牛成蟲出孔高峰期。成蟲羽化后在蛹室停留4~6d,待身體硬化后才從圓形羽化孔爬出,并尋找適宜場所,啃食寄主苗木幼嫩枝梢樹皮補充營養(yǎng)。10~15d后,成蟲開始交尾。交尾時間多在晴天無風的上午7時-10時和下午4時-7時為多,中午高溫多于陰涼處停息,早上7時前、晚上9時后及陰雨天多在樹冠葉叢取食或靜息。
成蟲白天活動,以8時-12時較為活躍。成蟲敏感性差,飛翔能力不強,較易捕捉。6月中旬至7月下旬為成蟲產卵。產卵前在樹干上啃個刻槽,呈“U”字形,每槽產卵1粒。蟲卵位于刻槽底部,上覆少量木屑。成蟲以分泌物封閉刻槽木屑,以保持幼蟲孵化所需濕度條件。一般每頭雌成蟲可產卵20~30粒,最多可產卵70余粒,卵期2周左右。
幼蟲一般于6月中旬開始孵化,7月中、下旬為孵化高峰。幼蟲孵化后即從產卵槽蛀入,向下在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蛀食,形成不規(guī)則的扁平蟲道,同時不斷向外排出棕褐色液體及糞便。歷經1~2個月后,幼蟲逐漸深入木質部,并向上蛀食。害蟲蛀道保持外部木栓化樹皮,受害樹干外觀不易察覺。9月下旬以后,大部分幼蟲轉頭向下,沿原蟲道向下移動,至蛀入孔后,再向下開辟新蟲道繼續(xù)蛀食,植株受害加劇。受害植株,排糞孔除有大量蟲糞和棕褐色液體排出外,樹皮往往出現(xiàn)下陷、顏色變褐。11月下旬氣溫降低,幼蟲停止活動,在蟲道內越冬。整個幼蟲期長達10個月,形成長35~60cm蟲道。
3" 星天牛的防治
3.1" 加強害蟲檢疫
星天牛在樹皮上留下的產卵孔、排糞孔非常明顯,因而可在苗木調運時加強檢疫,嚴禁攜帶天牛幼蟲的苗木調入、調出。造林栽植時要嚴格把關,帶蟲苗木就地銷毀。在天牛發(fā)生嚴重區(qū)域,對外運和進入的原木進行檢疫,對發(fā)現(xiàn)有蟲糞和排泄孔的要禁止外運或進入,防止原木攜帶害蟲,造成蟲害擴散蔓延。
3.2" 加強營林撫育管護
對薄殼山核桃林鄰近區(qū)域雜樹進行清除;及時妥善處理園區(qū)內枯立木、風折木,消除蟲害隱患;加強撫育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蟲能力。5月底至6月初,采用樹干涂白或纏繞保護袋條,阻止成蟲產卵。6月中下旬,在成蟲產卵期進行撫育管理,清除生長不良的過密株、病弱株,集中銷毀或深埋。
3.3" 設置餌木誘殺和人工捕捉成蟲
利用星天牛對寄主植物的喜食程度不同,在薄殼山核桃林區(qū)內指定區(qū)域栽種楝樹或槭樹(糖槭、復葉槭)等星天牛誘餌樹種,引誘星天牛成蟲集中取食,補充營養(yǎng),進行人工捕殺或施藥毒殺。天牛成蟲發(fā)生期的清晨、傍晚及雨后、降雨間隙等天氣涼爽時段,正是成蟲取食、交尾的活躍期,此時可進行人工捕殺。網格化、多頻次捕殺成蟲,是小規(guī)模人工防治星天牛較為有效的防治措施。
3.4" 釋放和保護天敵
星天牛常見的寄生天敵主要有蛀姬峰、管氏腫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和花絨寄甲[Dastarcusheloph-oroides(Fairmaire)]等[3]?;ńq寄甲又稱花絨穴甲,常寄生于星天牛老熟幼蟲、蛹以及成蟲體內。根據(jù)安徽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李曉娟博士等釋放花絨寄甲防治薄殼山核桃星天牛試驗來看,花絨寄甲是星天牛最具有價值的優(yōu)勢天敵種群,防治環(huán)保安全無公害,防治效果好。不足之處是,花絨寄甲受環(huán)境影響較大,自然擴散能力較弱,在生態(tài)條件較好的環(huán)境下寄生率較高,寄主數(shù)量較多時需要連年釋放,成本高。
3.5" 保護和招引益鳥
保護和招引鳥類,利用啄木鳥等天敵的自然控制力,實現(xiàn)生物自然防控效果。
3.6" 性激素誘殺
懸掛星天牛性信息素誘芯,結合燈光誘殺、粘蟲板、捕捉籠,多渠道誘捕成蟲,集中殺死。江蘇省農科院利用人工合成激素誘芯和捕捉籠裝置,捕捉天牛成蟲。
3.7" 化學防治
星天牛為害嚴重的薄殼山核桃林要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化學防治應對措施。
成蟲產卵前,在寄主樹干及大枝上噴施8%氯氰菊酯懸浮劑(綠色威雷)150~300倍液、2%噻蟲啉1 500倍液[4]、40.7%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連噴2~3次。噴施綠色威雷可驅逐、毒殺星天牛成蟲,也可毒殺星天牛蟲卵[5]。
7月中下旬,發(fā)現(xiàn)薄殼山核桃樹干有液體和蟲糞排出,可用脫脂棉蘸取40.7%毒死蜱乳油100倍藥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20倍液填塞蟲孔的辦法消滅,也可在蟲孔處插入毒簽或針管注射敵敵畏稀釋液熏殺幼蟲。
根部施藥可結合蚜蟲防治,對蟲害發(fā)生嚴重的、實生植株可采用印楝素灌根、噻蟲嗪顆粒土壤施藥等方法防治。
中文致謝
參考文獻
[1]" 郭偉,高鵬,王鋒,等.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發(fā)生規(guī)律和防治技術[J].現(xiàn)代園藝,2016(8):53.
[2]" 儲曉燕,徐奎源.薄殼山核桃果用林星天牛危害情況調查及防治試驗[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9(15):106-107.
[3]" 孫迎輝,鄭華英,解春霞,等.利用天敵昆蟲防治薄殼山核桃天牛試驗初探[J].江蘇林業(yè)科技,2020,47(4):22-23,47.
[4]" 桑巴葉,朱玉偉.林間藥劑噴霧防治新疆光肩星天牛的藥效試驗[J].防護林科技,2019(3):10-12.
[5]" 楊克飛,薄殼山核桃星天牛綜合防治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20(1):111.
歡迎訂閱2025年《河南農業(yè)科學》
《河南農業(yè)科學》是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農業(yè)科技期刊,深受省內外農業(yè)科技人員、農業(yè)院校師生等涉農讀者的喜愛。本刊連續(xù)多年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業(yè)(農林)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2011—2018年連續(xù)被遴選為“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CSCD)來源期刊”,2021—2022年連續(xù)入選《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shù)(WJCI)報告》。曾多次獲得有關部門的獎勵,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農業(yè)期刊”,連續(xù)榮獲“河南省優(yōu)秀科技期刊一等獎”、“河南省自然科學期刊綜合質量檢測一級期刊”、“河南省自然科學二十佳期刊”,2022年榮獲“河南優(yōu)秀出版獎期刊獎”。
欄目設置:綜述、作物栽培·遺傳育種、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植物保護、園藝、畜牧·獸醫(yī)、農業(yè)信息與工程·農產品加工。
本刊為月刊,國際標準16開本,180頁,每期定價25.00元,全年300元。各地郵局均可訂閱,郵發(fā)代號:36-32。如錯過訂期,可直接與本刊編輯部聯(lián)系訂閱。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qū)花園路116號
郵編:450002
電話:0371-65739041
E-mail:hnnykx@163.com
網址:http://www.hnnykx.org.cn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