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之行從烏魯木齊開始,第二天去了獨山子,游覽了獨山子峽谷,第三天就進入獨庫公路。導游給我們介紹了獨庫公路的來歷,讓我們知道了千千萬萬的解放軍戰(zhàn)士為了這條戰(zhàn)備公路付出了許多,甚至年輕的生命。聽后,我們都頗為感動。
第一站,到獨庫公路上的喬爾瑪革命烈士陵園參觀。一車的同伴不約而同地跟隨導游前去。到陵園門口,大家都主動購買了花束前去祭拜英烈。
出了陵園大門,發(fā)現(xiàn)右側搭建了一個涼棚,一位軍人和一位婦女端坐在涼棚里,他們面前擺放著一個條桌,上面放著幾本書和一捧菊花,他們在售賣書和花束。拿起書一看,只有《守望天山》一種。軍人側面的墻上掛著一面錦旗,寫著“守望者”三個大字。我忽然想起前段時間看到的一篇報道,寫的是感動中國人物之一的陳俊貴。陳俊貴隨所在部隊到新疆參加修筑天山深處獨庫公路的大會戰(zhàn)。1980年4月,部隊被暴風雪圍困在天山深處,面臨斷炊的危險。四名戰(zhàn)士奉命帶著最后的干糧出門求援。在風雪彌漫的生死關頭,班長把最后一個饅頭給了年齡最小的陳俊貴。陳俊貴終于找到了人群,部隊也因此得救了。陳俊貴始終記得班長和戰(zhàn)友的恩情,多年后放棄舒適的工作,到尼勒克縣喬爾瑪革命烈士陵園做管理員。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是一句古老的中國諺語,它傳遞著一種樸素而又深刻的感恩情懷。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我們常常接受著來自他人的善意和幫助,有時是一句鼓勵的話語,有時是一個溫暖的微笑,有時是一份慷慨的援助。然而,并非每個人都懂得感恩,都能以真摯的心去回報那些給予幫助的人。何況班長和戰(zhàn)友在危難之際給了陳俊貴的,不僅僅是一個饅頭,而是一次生還的機會。陳俊貴沒有貪圖舒適的生活,1985年冬天開始,他一直堅守著班長和戰(zhàn)友的墓地。這份感恩之情,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了一種永恒的力量。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感恩,什么是對恩情的銘記和回報。我與陳俊貴閑聊了幾句,他說他是遼寧人,從小生活的環(huán)境與新疆有著很大差別,當決定辭掉工作來疆時,家人們也有很多的擔憂和不理解。好在當?shù)卣o予了很大的幫助,讓他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他會一直堅守下去。樸實的言語似乎不是那么偉大,而堅定的態(tài)度卻讓我深深感動。
感恩,是一門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牛津字典對于“感恩”一詞給出的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xiàn)出來且回饋他人?!甭愤^的游客紛紛前來購買《守望天山》,那是對懂得感恩的人的一種敬畏。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古人云:“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眲游锷星叶酶卸?,何況我們人類?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內心必定充滿著愛和溫暖,能夠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因為他們知道,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有人伸出了援手,這份恩情值得用一生去銘記和回報。
感恩是一種力量,它讓我們能夠在困境中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當我們心懷感恩,就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他們的善意如同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我們在感恩中汲取力量,不斷成長,努力去成為更好的自己,以便有能力去回報社會,懷著感恩的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正如盧梭所言:“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p>
感恩也是一種責任,是對社會和他人的承諾。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碑斘覀兘邮芰怂说膸椭?,就有責任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溫暖和關懷。
獨庫公路之行的第一站,就讓我知道:感恩,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心靈的修行。在人生旅途中,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以感恩作為心中永不熄滅的明燈,照亮前行的道路。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吧,這樣,我們的生活將會充滿陽光和溫暖,世界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好。